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沙漠之花》觀後感大全

《沙漠之花》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沙漠之花》觀後感大全

《沙漠之花》觀後感大全

導語:其實本不知道有這部電影,只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一不小心地看了,看完之後,有心痛, 有敬佩,總之,百感交集。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沙漠之花》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沙漠之花》觀後感大全

篇一: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以歡歌

第一次由衷的打了五分,激勵、鼓舞、悲哀、惋惜。

女主的一生從一開始就註定與衆不同:在索馬里出生,三歲就被父親歲被迫接受割禮,十二歲因爲五頭駱駝被父親嫁給了六十歲的老叟,機緣巧合來到倫敦,被人發掘成爲一名世界級的名模。人們第一次知道,一個非洲女孩也可以這麼美。從此,她的模特生涯華麗起飛。

當她成爲明星越來越多的人也願意來聽聽她們的聲音,她一開口就告訴了全世界一個那麼震撼也從未有人敢提起的話題,割禮。

在非洲的一些國家,如果女性不進行“割禮”就不能結婚和被驅逐出村,她們的地位等同妓女。很多女孩子在割禮時失血過多或者後期受感染死去,活過來的身體和心理都收到了巨大的傷害。他們信奉的《古蘭經》明明沒有記載的東西,卻一直存在了四千年。直到現在,每天還有好幾千的女孩子遭受割禮迫害。多麼希望這個世界上不在有“割禮”,不再有女孩子遭受這種酷刑。

在他們說“女人雙腿之間的東西是不純潔的,應當除掉” 何來的不純潔?男人爲了得到女人的那一絲快感,將女人淪爲自己的性奴然後再娶四個五個六個老婆。男女之間本就應該是平等的,每一次性交這些女孩只會感到疼痛撕裂般的疼痛,終身體會不到性的快感。

我始終認爲性是神聖的,也是美好的。它的職能是我們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同時它總能製造浪漫和愉悅。它本該是在兩個相愛的人之間順其自然發生的,而不是在它即將要發生時,讓女孩們覺得自己是不純潔該遭到譴責的。他們並沒有錯,是社會的錯,是這麼多年來落後思想下的產物。

電影《沙漠之花》根據真人事蹟改編而成,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裏從索馬里走向世界。世人評價華莉絲是一個勇於反抗壓迫的鬥士,她生命中所體現的那種非凡勇氣會激勵每一個人去面對意想不到的困境。

“生命的可能性,在於遇見另一個世界。”每一次新的開始都足以改變一生,回望過去就已是永恆。當她赤腳獨自一人穿過沙漠戈壁來到城市時,當她爲了生活做了多年保姆時,當她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展現美麗時,每一個時刻她生命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成就了她。Today is your lucky day,只要你永遠笑着面對。身上裹滿紗巾的小女孩在沙漠裏走着,朝着一線生機走着……

這部片子意義在於讓世界的眼光去關注那些真在遭受苦難的人,激勵更多的女性勇敢的生活。“行走在生命之路上,會遭手風雨,會享受陽光,也會身陷無數颶風的風眼。—個人能否生存下去,完全取決於意志是否堅強。”這是華莉絲·迪裏在她的自傳開篇中寫的一句話。而一路所有艱辛,苦楚,無不驗證了詩人泰戈爾的詩句:“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以歡歌”

篇二:

完整的活着

每一個女人都做很多五彩繽紛的夢,在中國,一百多年前,這個夢也許是不用裹小腳,幾十年前,這個夢是上學讀書,十幾年前是同工同酬;在西方,幾百年前,是選舉是工作,幾十年前,是自我價值,十幾年前,是向前一步。

可是,在非洲,每一個女人都有一種天生的宿命,一種無法選擇的缺憾,他叫割禮。電影裏的畫面,荒涼而悽苦,在半山腰上,一塊稍顯平整的石頭,不遠處的樹木都是枯死的,毫無任何醫學常識的老婆子,用古舊的鐵具給三四歲的女孩子切除全部的外生殖器,我耳邊依然記得那個響徹山谷的哭喊聲,所有的掙扎在茫茫戈壁,更加的孤苦無依。

電影結束的時候,我幾乎還是不能相信這樣的習俗,這樣的故事。我又查了很多的文字資料,關於割禮習俗的種種,最常見的一個理由是: 女人雙腿之間,有“不潔淨”的、讓男人沉溺的東西,只有當這些東西被移除以後,女性纔是乾淨、美麗和有教養的 。幾乎出生就是錯,生命伊始就要修正這種莫須有的罪名,這就是女人,被割除什麼,纔有人生。

不看書的時候,我們真幸運,再也不用面對這種可怕的酷刑,肉體的折磨。但仔細審視,熙熙攘攘的周圍,我依然感到有什麼從我們身上被割走了。作爲一個女生,你小時候會不會有一個夢,去做警察或者飛行員,會不會有個聲音告訴你,這不適合一個女生[]。長大一點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環遊世界,但總有人勸你相夫教子。甚至,即使你的丈夫出軌外遇,依然有會告訴你,爲了孩子爲了家,忍一忍。我們的世界好像總有一些選擇一些想法被割走了。

而這個黑人超模華麗絲•迪裏的故事,就是不斷丟失的找回來,不斷把被割走的補回來,哪怕疼,哪怕只有一點點可能。我相信和喜歡這個故事,儘管我依然承認這個故事裏好像還有千萬分之一的幸運,作爲一個清潔工被星探發現,成爲世界級的名模。如果她只是一個清潔工呢?可能這就不是一個會變成電影的故事,但他一定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走過的路。在快餐廳,收拾着桌面,掃地拖地,偶爾偷吃着客人的剩飯,可即便這樣,她已經不同於她的妹妹,她家鄉很多女人,嫁給一個老頭,忍受性愛生子的痛苦,然後一點一點丟掉人生的所有可能。

可是,我們想要成就的,我們想要爭取的,我想要爲自己贏得的更多一點點可能,也許都伴隨着別人的白眼和嘲笑,電影裏有一個片段,華麗絲忍受割禮的疼痛,被朋友送進了醫院,在白人醫生帶着震驚和不解檢查之後,同鄉人卻給了她巨大的謾罵和侮辱。她幾乎要放棄修正這一切,改變這種疼痛的可能了,她哭出走出醫院,我想那是認命。但還好,她又用巨大的勇氣返回醫院,這是爲自己的幸福和人生,做出的最重要的選擇。

我想,每一個成長的路上,可能都有一瞬間的認慫,也可能終究提起來勇氣,一往向前。因爲我們都需要更完整的去生活,無論生理還是心理的,讓每一絲陰暗都能得到陽光,都能感受溫暖。我們不斷接納那些殘缺,我們不斷與自己和解。這就是最後,華麗絲面對鏡頭,平靜的講述這個故事的結局吧。

女性,平等,贏得尊重,不是口號,不是學術,是每一個人用心完整的生活,明白自己的渴望,按照自己的意願爭取所有的可能。

現在,今天,但願再也沒有什麼從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理被割走。

我們,有勇氣有能力完整的生活!

篇三:

今天是2月19日,農曆1月17日,南京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圓,《沙漠之花》觀後感。古人說15的月亮16圓,但是,16日卻因爲天氣原因,不能看到圓圓的月亮。坐在窗臺,看着明月,腦海中卻不斷閃過電影《沙漠之花》中一幕幕場景,耳邊迴盪着女主角華莉絲在聯合國的演講。

《沙漠之花》是一部讓人震撼的電影。之所以"震撼",是因爲這部電影讓我們瞭解到在同一輪明月之下,在非洲,仍然存在着這樣的禮儀-"割禮",如同中國歷史上的"裹腳",深深地傷害着人類的肉體和靈魂。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需要科學,需要兩性之間的尊重和平等。

"命運"與"運命"。華莉絲爲了不被"命"所"運",克服重重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運""命"。華莉絲出生在物質和知識均貧瘠的非洲大陸,爲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之苦-飢渴、傷痛、欺辱,穿過茫茫戈壁,來到了英國倫敦。兒時的非洲生活經歷讓她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堅強,這是華莉絲人生寶貴的財富,是她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基礎,觀後感《《沙漠之花》觀後感》。爲了能夠留在英國倫敦,願意在垃圾中尋找食物,願意通過虛假婚姻獲得英國的永久居住權,兒時的生活經歷讓她的"底線"比常人低很多,能夠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華莉絲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周圍也是常發生的,祖輩們總結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便是對這樣的故事很好地印證。一個人的"底線"和對於命運改變的需求程度決定是否能夠實現人生的改變。

對於愛情的忠貞。"割禮"是愚昧的,但是,割禮背後的,對於愛情的忠貞卻是我們需要堅持的。劇中的華莉絲看到同居女友的性開放,看到自己心愛的人和另外一個女人進入房間,均表達了不理解,這是優秀的品質。"割禮"是需要反對的。對於女方而言不能濫性,對於男方而言同樣不能濫性,"對於愛情的忠貞"、"男女雙方的尊重和平等"是需要堅持的。

《沙漠之花》是一部值得尊重的好電影。片尾90年代聯合國便委任女主角在全世界倡導改變愚昧的行爲,但是,直到2011年我才瞭解到了在我們地球某個角落仍然存在這種現象。期望《沙漠之花》這部電影能夠喚起更多的人,改變愚昧落後的行爲,促進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