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經典語錄 > 大學中庸經典語錄

大學中庸經典語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1、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大學中庸經典語錄

2、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3、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

4、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是故君子必誠其意。

5、闢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闢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

6、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出處。

7、書者,述也,以載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9、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爲能化。

10、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11、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12、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13、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

14、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15、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16、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1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18、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之三竅。

19、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20、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21、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23、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24、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25、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26、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和而不濟。

27、君子,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28、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29、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30、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31、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32、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33、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34、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35、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者自誠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36、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

37、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38、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39、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

40、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41、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大育。

42、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43、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44、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

45、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4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47、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48、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49、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50、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51、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地位焉,萬物育焉。

5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53、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54、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55、從事於斯,無少間斷,必使道心常爲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爲自無過不及之差矣。

56、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57、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58、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59、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

60、君子慎獨,不欺暗室。

61、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2、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63、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64、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

65、故居上不驕,居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

66、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67、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68、誠之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69、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70、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71、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72、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73、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

74、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

7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76、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77、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

78、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79、是故君子動而世爲天下道,行而世爲天下法,言而世爲天下則。

80、自是而又再傳以得孟氏,爲能推明是書,以承先聖之統,及其歿而遂失其傳焉。

81、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