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聖經名言 > 佛教中的經典禪語

佛教中的經典禪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佛教在我麼們心中是聖潔的存在,是心靈的淨土。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佛教中的經典禪語名言,歡迎閱讀分享。

佛教中的經典禪語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人類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馬克思

我們的理想應該是高尚的。我們不能登上頂峯,但可以爬上半山腰,這總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們的內心爲愛的光輝所照亮,我們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麼就不會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普列姆昌德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字典裏最重要的三個詞,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將要在這三塊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巴斯德

獵人搜尋獅子的足跡,禪師:我知道它在哪裏!獵人一聽害怕了:我其實並不想遇到它。有些人的勇敢僅停留在口頭上。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即品茶和學佛一般皆是可得寬性宜情之舉。

人生追求富貴快樂,必備五因素:不殺生而培慈愛;不偷盜而富義氣;不邪淫而重禮義;不妄語而有信用;不酗酒而造諸善。

公牛頂死小獅子,母獅痛哭流涕。豹子:有多少人爲孩子被你們咬死而落淚!禪師:只有自己遭到不幸,纔會反省對別人的傷害。

佛陀說:努力纔是一個人的幸運之星,一個人不該把時間浪費在卜卦和選擇黃道吉日上,自己纔是自己的主。

佛: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螽則有割舌之患。注:財色味寡而傷害甚多,有智者不類彼小兒也。

一碗渾濁的水,老搖它,水便總是渾濁,把它放到器皿裏不動,沙塵便能沉底,可見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驅煩惱的初步功夫。

古德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如一念微動,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實相。所以古德雲:“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一佛名爲“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衆威德畏。

修行不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恆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要講那麼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嚥下,那是甘露水。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衆生應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捨,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幸福。

問:心是什麼?答:心是無形無相的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周遍宇宙。

《頌投子答月圓未圓》:圓缺曾伸問老翁,石龜銜子引清風。咋朝木馬潭中過,踏出金烏半夜紅。--投子義青。

禪有四行: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打破執着,是“無所求行”,讓自己從苦海解脫出來,用法淨之理作指導,是“稱法行”。

僧人: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禪意?禪師: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順治帝出家詩: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

信佛,學佛,不是爲自己,乃是爲一切苦海中的衆生。

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爲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欲爲諸佛龍象,先做衆生馬牛。

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衆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人類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敢承擔聖人的心。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不要因爲衆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爲衆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衆生的過錯。你看衆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你每天若看見衆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的衆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癡,愚癡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