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翻譯

名人名言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7K 次

1、是可忍,孰不可忍。 譯文: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那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名人名言翻譯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可以呢!

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君子嚴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則千方百計要求、苛求別人。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聰明,愛好學習,向下面的人請教而不以爲恥。分。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譯文:君子之間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6、既來之,則安之。 譯文: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裏安下必來。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爲反面教材)做自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惘,只空想不讀書那就危險了。

10、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譯文:大寒季節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不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好處),只憂慮自己無能。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發命令,人民也會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發佈命令,人民也不會聽從。

1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譯文: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能講信用。

1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纔可以成爲君子。

1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文: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師的。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自己就可以改正。

16、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譯文:開始時,我對於人,是聽了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爲;現在,我對於人,是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爲。

17、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18、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 譯文:(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啓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個角,就不要再重複去教他了。

19、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爲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複習?

20、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原指以仁爲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21、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譯文:子貢說:過錯,人們都看得見;等到他改正了,人們都會仰望他。

2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2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譯文: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

2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譯文: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父母,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這就是作賢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嘆世俗阿諛成風,嘆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喚真正的孝子、賢臣。

2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譯文:君子不僅根據言論推舉選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點而廢棄他的言論。

26、且夫⑴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譯文如果水積的不深不厚,那麼它就沒有力量負載大船。從大舟與水的關係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啓示:求大學問,幹大事業,必須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

27、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纔是真正的明智。

2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譯文:每天能學到一些自己沒有的知識,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29、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年輕人是值得敬服的,怎麼知道將來的人們不如現在的人呢?

30、道不同,不相爲謀。 譯文:主張不同,不能互相商量謀劃。

3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譯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3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33、言必信,行必果。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行動一定堅決果斷。

34、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曾子說)要慎重地辦理好喪事,虔誠地追祭祖先,(這樣做了)人民地道德就會歸復忠厚老實。

3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36、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 譯文:形體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純實之知,不堅持故見。

37、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3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爲疑惑而更加危險。

3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譯文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40、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譯文:天鵝並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並不天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

4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譯文:學習永不滿足,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譯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43、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爲,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譯文: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爲,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的極高境界。

44、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譯文: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45、無爲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爲也,則爲天下用而不足。 譯文:無爲,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閒暇有餘;有爲,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爲,闡釋無爲之治。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問及下於他的人爲恥。

4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4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譯文: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物質可無限分割。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譯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5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5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君子懂得義,小人懂得利。

5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譯文:學習知識並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

5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5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譯文:知識少的不瞭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瞭解年壽長的。

55、四海之內皆兄弟。 譯文:(君子只要認真謹慎,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有禮貌)天下的人都是兄弟。

56、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譯文:做官要做得好,就應該學習;學習好了纔可以做官。

57、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譯文:真像是腐朽的木頭不能再雕刻什麼了,糞土的牆壁不能再粉刷了。

58、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譯文: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但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5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幫別人做成壞事。小人與此相反。

60、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

6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切要以忠信爲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6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6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節,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6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6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有知識不會疑惑有仁義不會擔憂有勇氣不會恐懼。

6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侷促,經常憂愁。

67、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譯文:至人泯滅了物我的對立與區別,不再有“我”,神人聽應自然,完全拋棄了“功業”的概念;聖人深明事理,完全拋棄了“聲名”的桎梏。偉大的人不爲自我、功業、聲名所累。

68、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譯文:名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是相互鬥爭的手段。兩者是兇器,是不可以盡行的。

69、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 譯文: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睏;衣服破爛,鞋子磨穿,是貧窮,不是疲睏,這是所謂沒遭遇好世道。

7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譯文: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爲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

7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過問那個方面的政事。

72、大言不慚,則無必爲之志。 譯文:一個人如果大言不慚,那麼,他一定沒有實際去做的志向。

73、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譯文:發憤時,竟忘記了吃飯;快樂時,便忘記憂愁。簡直連衰老就會到來也不知道。

7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譯文: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方法也就有了。

75、衆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譯文:多數人看重利,廉潔之士注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聖人看重精神。

76、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譯文:知足的人,不爲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心道德修養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纔會超脫。

77、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78、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譯文:(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纔是明智的。

79、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譯文:悲痛與歡樂,會使德性流於邪僻;不忘喜怒,會以道爲過錯;陷入好惡,會喪失道德。

8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什麼善事能比這個更大的的了。

81、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pián)闢(pì),友善柔,友便(pián)佞(nìng),損矣。 譯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友,與誠信的人交友,與見聞學識廣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與習於歪門邪道的人交友,與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交友,與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82、指窮於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譯文:脂膏燒完了,火種卻流傳下去,無窮無盡。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盡火傳,是說形體雖死而精神永存。後以“薪盡火傳”喻學業師徒相傳。

8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譯文: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

84、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譯文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爲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85、言必信,行必果。 譯文: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8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擔心人們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知道別人。

8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譯文: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88、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譯文:君子要少說虛話,多幹實事。

89、不以物挫志。譯文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可玩物喪志。

90、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爲人不遷怒他人,不重複犯(同樣的)錯。

91、相與於無相與,相爲於無相爲。譯文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爲於無爲之中。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爲。這纔是”莫逆之交”。

92、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曾子說)鳥將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候,說的話是善意的。

9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9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譯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

9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自立於世;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9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對任何事業來說),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爲快樂的人。

9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沒有爲了謀求生存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仁德的。

99、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譯文:擡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努力去鑽研,越鑽研越覺得艱深。

10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10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譯文: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說,四時有明確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說。聖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達萬物生成之理。

10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譯文: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