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孔子孟子名言

孔子孟子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孔子名言

孔子孟子名言

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3、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8、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0、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11、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5、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16、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1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18、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1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0、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吾日三省吾身。

2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8、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0、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3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3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3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35、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3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9、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40、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4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2、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3、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4、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45、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6、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47、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4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50、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51、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孟子名言

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有風人之託物,二雅之正言,可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聖之大才者也。

3、”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

4、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5、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

6、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爲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爲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爲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7、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8、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9、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10、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11、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12、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13、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也。

14、養心莫善於寡慾。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6、其進銳者,其退速。

17、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2、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23、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4、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爲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爲人所奪,故不得以爲樂也。

25、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爲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6、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爲也。

27、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28、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29、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3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3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

3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4、民事不可緩也。

35、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3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38、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40、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