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葉聖陶先生的名言

葉聖陶先生的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K 次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葉聖陶先生的名言,希望你們喜歡。

葉聖陶先生的名言

葉聖陶先生的名言集錦

1.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教育“如扶孩子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

2.各種學科除了各自的目標之外,有個共通的總目標,就是:教育學生,使之成爲國家的合格公民。

3.語文教學過程中認真地把握好三個階段,即“預習—討論—歷練”;其中“預習”在課前完成,“討論”以課內爲主,“歷練”則以課外爲主。

4.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爲人師表,有好的品德,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使整個學校形成一個好校風,這樣有利於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

5.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6.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須教。

7.語文教師以講解爲務者尚不乏其人,以爲學生鮮能自覽,必爲之講解始能明曉。鄙意則謂今日而言教育,此一點首宜打破。

8.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

9.語文教學之提高,與教師之水平關係至巨。……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爲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師不斷提高其水平,實爲要圖。假若教師本人既不善讀,也不善寫,怎麼能以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有效引導、激發學生呢?以己之昏昏,欲人之昭昭,自古及今,未之嘗聞也。

10.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爲: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須做到此兩點,乃爲教學之成功。

11.教師只管講,教師是演員,是主角;學生只管聽,學生是觀衆,即使偶爾舉舉手回答個問題,也不過是個配角。葉聖陶說:“這在學生很輕鬆,聽不聽可以隨便。但是,想到那後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學生會不會習慣了教師都給講,變得永遠離不開教師了呢?永遠不離開教師是辦不到的,畢業了,幹什麼工作去了,決不能帶一位教師在身邊,看書看報的時候請教師給講講,動筆寫什麼的時候請教師給改改。那時候感到不能獨自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豈不是極大的苦惱?

12.“凡爲教,目的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故隨時宜注意減輕學生之依賴性,而多講則與此相違也。”

13.……讓受教育者“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鬥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成爲一個能‘自得’的人”。 ……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14.“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爲什麼長期以來,相當多的語文教師還只是注重在“教”上用功夫,而不願在“導”上花氣力呢?那是因爲“教”比“導”容易,“導”比“教”困難;“教”有地方搬用,如教學參考書或優秀教師的教案等,而“導”卻完全得由自己去反覆琢磨,精心設計。

15.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麼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麼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現在,有的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那門功課不大懂,今天聽別人講,自己沒有好好領會,明天就去教學生,這樣講課不會給學生太多的益處。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課,在理解知識和掌握學習上給學生實際的益處。

16.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 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17.教師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動真正有益於學生,有益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之間就要團結合作,互相配合。

18.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於語文),"講"都是爲了達到用不着"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爲了達到用不着"教"。怎麼叫用不着"講"、用不着"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複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着給"講"給"教"了?這是多麼好的境界啊!

19.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都要以啓發誘導爲主,教師只須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多讀、多想、多寫、多改。只要堅持以學生爲本位,以教師爲主導,經過長期的輔導和訓練,學生自然就能學會舉一反三、觸處自伸的本領,嚐到學習語文的甜頭,得到學習語文的實益,這又會反過來進一步促使學生去“自求得之”,那就進入 “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成爲“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鬥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

20.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學生精讀效果的.考問方法。

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摘抄

1.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2.葉聖陶談語文學習方法:“所謂學習方法,無非是參考、分析、比較,演繹(一般個別),歸納(個別一般),涵泳,體味,整飭語言,獲得表達技能這些項。”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4.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

5.在現代中國做一個人,決不可放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每一個機會。

6.教師得先肯負責,才能談到循循善誘,師生合作。教師不負責,有的因爲對教學本無興趣,當教師只是暫局。這種人只有嚴加淘汰一法。

7.閱讀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取得正確無誤的,於我有用的,藉以擴充我的知識,加多我的經驗,增強我的能力。就是讀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等,也不是沒事做閒消遣。好的文藝作品中總含有一種人生見解和社會觀察,這對於我的立身處世都有極大的關係。

8.或說寫似技能而非技能,實際是其人的表現。

9.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10.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變爲主動性的?自我教育?。

11.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驗和知識上,彼此雖然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

12.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巧爲善教者也。

13.“要文章寫得像個樣兒,應該在拿起筆之前多做準備功夫。準備功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的純技術的準備,急躁是不成的,祕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的流淌了。”

14.我以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15.教師並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

16.自己摸索得來比向別人學更重要。

17.師範教育是推進和革新教育事業的根本。

18.國文是兒童所需要的學科,國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

19.爲教縱詳密,亦僅一隅陳,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伸。

20.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投到學校裏來的兒童認作討厭的小傢伙,惹得人心煩的小魔王;無論聰明的,愚蠢的,乾淨的,骯髒的,我都要稱他們爲?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僅僅浮在嘴脣邊,抽腔滑調的喊一聲;而是出於忠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是我的歡快;小朋友的贏弱和拙鈍是我的憂慮。對朋友的忠誠本該如此,不然,我就夠不上作他們的朋友,我只好辭職。

21.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

22.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爲大心,是文學獨具有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深。

23.教師引導學生用心閱讀,宜揣摩何處爲學生所不易領會,即於其處提出問題,令學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則爲講明之。……總之,教師之主導作用在就學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適當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領會課文之內容與語言之運用,最後達到不待教師之講解而自能閱讀。

24.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瞭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爲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纔會終身受用不盡。

25.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須教 。

26.當教師的人,應當講究修養。

27.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

28.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後暢講,印入更深。

29.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

30.情感與思想是“互相聯涉,分割不開的”,“有了真切的經驗、思想,必將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則喜悅,失敗則痛惜,不特限於一己,對於他人也會興起深厚的同情。而這喜悅之情的享受與痛惜之後的奮發,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實。……生活永遠涵濡於情感之中,就覺這生活永遠是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