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歷代的真實聖旨是什麼樣子的

歷代的真實聖旨是什麼樣子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明朝纔有“奉天承運”
  
  “聖旨”即是古代皇帝的命令。這個詞最早見於漢代,蔡邕奏疏中出現過“臣伏讀聖旨”。不過,在宋代以前,“聖旨”只是偶爾使用,人們對皇帝的命令,常用的稱呼還是“制書”、“詔書”、“敕旨”等。現存漢代詔書開首大多直稱受詔者官職,如“制詔御史”等,結尾常有“如故事”幾個字。南北朝後,門下省成爲制詔機關,於是詔書開首變爲“勅門下”(也有直稱“勅某”的),結尾有“故茲詔示,想宜知悉”“佈告中外,體朕意焉”等幾種。
  
  直到宋代,“聖旨”一詞才普及。按照南宋人岳珂的說法:“國朝所司承旨之別;乘輿稱聖旨,中宮稱教旨,儲闈稱令旨”。意即宋代規定,皇帝、皇后、太子的命令,分別稱爲“聖旨”、“教旨”和“令旨”。
  
  古裝劇中那種有固定開頭的“聖旨”,遲至元代纔出現。當時的聖旨上,先是音譯自蒙古語的開首語,再寫“皇帝聖旨”及具體內容。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認爲元朝聖旨的開首語,“未盡謙卑奉順之意”,於是親自改爲“奉天承運”,意即皇帝所做一切,都是遵從上天意旨。他還改大殿爲“奉天殿”,規定皇帝所持“大圭”(玉製手板)上刻“奉天法祖”,自稱“奉天承運皇帝”。因此,有人認爲,明清時期聖旨開首文字的斷句,不是常說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應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很多時候,“詔曰”也會替換爲“制曰”)。至於古裝劇中聖旨結尾的“欽此”二字,在真實歷史中並不多見。
  
  很多聖旨並不重要
  
  廣義上的聖旨,按照不同用途,分爲多種。比如,宋代聖旨有七種:“一曰冊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敕書,五曰誥命,六曰御札,七曰敕牓”。明清時期聖旨最常見的是“誥命”和“敕命”,即皇帝對官員及其親屬進行封贈時所用的文書。清代封贈五品及以上者用“誥命”,其聖旨材質爲御用的“提花織錦”,有三色、五色、七色等,品級越高,使用的顏色也越多。封贈六品及以下者的“敕命”,使用常見的綾織物,僅有單色一種。
  
  有些散落民間的這些誥命、敕命,大多屬於例行公事。如歷史學者蘇同炳所言,“‘誥敕’只是填入受文者姓名的官樣文章”“殊不能因爲上面蓋有皇帝印信之故,一概視之爲‘富有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獻。”
  
  比“誥敕”更重要的聖旨是“詔”和“諭”,其上蓋有“敕命之寶”或“皇帝之寶”,用於皇帝宣佈重大事件。常見的有即位詔、遺詔、罪己詔、退位詔等。這種詔書結尾,常有“佈告天下,鹹使聞之”八個字,表示要讓全國“子民”全部知曉。
  
  傳達聖旨無需太監
  
  真正的頒旨過程頗爲複雜,遠不是古裝劇中太監高聲宣讀那麼簡單。尤其聖旨中有重大事件宣佈時,工部、禮部等要在午門外搭設宣詔臺、龍亭等。頒旨當日,皇帝在太和殿召見百官,由大學士手捧聖旨,交給禮部堂官。在鸞儀衛護送下,禮部堂官將聖旨放置於龍亭中。已然等候在外的百官行三叩禮,鸞儀衛再將龍亭迎至午門外城樓上。至此,宣詔官才能取出聖旨,當衆宣讀。最後,百官再行三拜九叩禮。
  
  聖旨宣讀後依程序移交禮部,鐫刻後頒行全國。傳至各地,亦有一套複雜的迎接流程,如文武官員要穿朝服跪迎,老百姓也要伏於道旁等候。宣詔時,少不了又是幾番三拜九叩。

歷代的真實聖旨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