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女性必讀書籍《第二性》讀後感精選三篇

女性必讀書籍《第二性》讀後感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K 次

女性必讀書籍《第二性》讀後感精選三篇

女性必讀書籍《第二性》讀後感精選三篇

導語:這是一本女人的聖經,是一本女人必讀的書。下面是有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這部著作的讀後感,以供大家更好的理解這本書中作者的思想!歡迎閱讀!

女性必讀書籍《第二性》讀後感精選三篇

【第一篇】

將近一個多月纔讀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第二性讀後感。期間恰好追了HBO新出的一部mini劇,澳大利亞作家莉安·莫亞麗提同名小說改編的《小謊大事》。追完覺得不過癮,於是有買回原著讀了一遍。和《第二性》一樣,《小謊大事》也是一部女性題材作品,兩者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纔會讓好久不寫讀書筆記的我寫下這篇讀後感。

《第二性》包括I、II兩部,I從生物學、精神分析學、歷史和女性神話在文學中的體現等方面來分析女性的處境;II從存在主義的哲學理論出發,研究女人在出生、青春期、戀愛、結婚、生育到衰老各個階段,以及在農婦、女工、妓女、明星或知識分子等各個階層中的真實處境。大概只有女性看這本書才能做到跟作者有強烈的心理共鳴吧,而且還必須得是人格、經濟獨立的女性,只要這樣的女性纔會和波伏娃一樣,面對性別歧視的種種不公,會思考到底爲什麼女性是次於男性的第二性。

如果說身爲女性是一種悲哀,那麼更悲哀的事情大概就是身爲女性而感覺不到這種悲哀。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女性地位並非一直低於男性地位,母系社會也曾一度繁榮。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瞭如今女性處於劣勢的地位呢。

身體是一種處境,是我們對世界的掌握和我們計劃的草圖。從人類起源開始,生理上的優勢確立了男性是至高無上的主體,而女性只能扮演他者。女性生來就比男性弱小,女性的力量小,紅血球少,肺活量也少,這些先天的生理因素不能被抹殺,但這些事實的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懷孕、分娩、月經都會削弱女性的工作能力。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分析過,各個資產階級能形成聯盟的原因是因爲共同的利益,而女性的利益那麼與原生的家庭相連,要麼與丈夫的利益相連,因此很難形成維護女性權益的共同體。女性成年後是否會人格獨立、經濟獨立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原生家庭的教育。也正是因爲很多父母撫養女兒只是爲了讓她結婚,並不鼓勵甚至抑制她的個人發展。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女性成年後往往只會期待從t那裏獲得財富和幸福,而不是獨自嘗試困難而不一定成功的成功。這種女性在原生家庭裏把一切決策權交給父親,結婚後把一切決策權交給丈夫,而自己從始至終都只是一個男性的附屬品,她的價值永遠只體現在生孩子做家務上。

幾乎所有的宗教或者遠古的神話傳說都或多或少帶有性別歧視。《聖經》中先有亞當,後有夏娃;潘多拉打開魔盒使災難來到人間。《古蘭經》中更爲嚴重:“因爲真主使他們比她們更優越”。而在拉丁文學作品中,女性總是得到相應的尊重。古代女性根本沒有地位可言,完全可以等同於生殖工具和女僕傭人。無論是東亞還是中歐,都是在一夫多妻制的前提下要求新婚的女性必須保持貞操。男性可以從事工作,而女性工作,甚至接受教育都被認爲是有傷風化。更不用穆斯林國家一味的貶低女性價值,還要求女性必須佩戴面紗,在家族男性的陪同下才能出門,完全沒有人身自由可言。弗雷澤說過;“男性創造神,女性崇拜神”。正是男性決定神話中最高地位的神是男性還是女性,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都是男性賦予的,就像葉卡捷琳娜的登基絲毫沒有改變俄國女農奴的命運一樣。不管她的地位有多高,實質上都是在依附男性。

現代的女性地位相對而言可能有所提高,但只要國際三八婦女節依然存在,就說明女性仍然是弱勢羣體。說道現代女性,就要提到《小謊大事》裏面的女主角之一S。在外人眼裏,甚至是在S最好的朋友眼裏,S擁有近乎完美的人生。她擁有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美貌和財富。一家四口居住在豪華的海景房裏,結婚後S就放棄了律師的工作成爲一名專職家庭主婦,丈夫每次從國外出差回來都會記得給她買昂貴的禮物。一切都看似很完美,但是S身上會隔三差五出現一些傷痕,這是她正在遭遇的家暴,可是她卻像所有人隱瞞了真相。即使是在心理醫生面前,S還在爲丈夫的暴力行爲找各種各樣的藉口,試圖把錯歸於她自己爲丈夫開脫。她有想過離開丈夫,帶着孩子離開,可是總是遲遲下不定決心。直到有一天,丈夫親口對她說:“我早該殺了你”,S才醍醐灌頂決定要離開,讀後感《第二性讀後感》。S的經歷跟現代很多女性很相似吧,起先自己有一份引以爲傲的工作,不菲的工資足夠讓自己過得很好。可是最後爲了婚姻,爲了孩子,放棄了工作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家庭,最後卻要面臨家庭暴力,丈夫出軌的結局。

愛情裏的兩個人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如果一方在經濟上完全依賴另一方,那就沒有平等可言了,經濟不獨立還談什麼人格獨立。在愛情裏根本就不應改出現“我養你”這句話,“我養你”無異於溫水煮青蛙,看似不需要自己努力付出就可以坐享其成,其實你的志向,你的激情,你的才能正在被一點點荒廢。借用波伏娃十五歲的時候寫的一段話:“我只通過自己存在,也只爲自己存在”。希望女性都能“自私”一點,多爲自己考慮一點,畢竟生育只會束縛女性的個人發展而不是男性。

最後,還是用偉大的女權主義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原著裏的一段話做結尾:女性應該獨立的尋找人生的意義、自我價值、自己的夢想,這一切與父母、伴侶及其他任何人都無關。

【第二篇】

要參透一本書,應該先了解作者,瞭解作者的生平經歷、思想觀念等,這樣才更有助於加強對作者作品的理解和體悟。所以爲讀第二性,我先蒐集了一些關於波伏娃的資料和書的寫作背景。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存在主義學者、文學家,19歲時,她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波娃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寫了許多作品,《第二性》是她獲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鉅著,是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意志、智慧的一本書,被譽爲女人的“聖經”,成爲西方女人必讀之書。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人類求索中的女性哲學,向所有的讀者,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提示了當代婦女面臨的問題:生命的自由、墜胎、賣淫和兩性平等。既是當代婦女問題的探尋,也是歷史與永恆的品味。波伏娃還將自己作爲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第二性》這本書爲何頗受爭議。凱特.米利特以及陶麗.莫伊在他們的著作《西蒙娜.德.波伏娃》中講到:“這本書很危險,像是一個報警器。它讓你不僅想成爲一個優秀的女大學生,也想成爲破窗而入的壞學生。”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一本關於“女權主義”的書。西蒙對女性主義的重要貢獻,在於把它從一種理想主義引向文化解析。

首先,書名“第二性”觀點鮮明的指出了女性生活在男性創造並主導的世界,處於受支配的不平等地位。這點很重要。因爲即便當今,很多女性未曾意識到她們生活在男權制定的規則裏。

第二,指出這種被支配的地位不是天生註定如此。儘管有生理的原因,但並不具有決定性。經濟上的依附性更爲重要,社會風俗法律道德等施加給女性的限制和枷鎖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對此,作者雄辯地從生物學、歷史學、經濟學、精神分析等多重角度進行了龐雜但條理清晰的論證。

第三,指出所謂“女性氣質”不是女性受支配的原因,而是其處於受支配地位的結果。並不存在天生如此、一成不變的女性氣質。女人的“特性”——她的信念,她的價值,她的智慧,她的道德,她的情趣,她的行爲,應當由她的處境來解釋。其形成既是女性對自身處境的反應,也是社會風俗所施加影響的結果。童年和少女時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對女性氣質的形成“功不可沒”。

第四,作者說被支配地位的形成女性本身有“共謀”的成分。在男性允諾的利益誘惑下,女性主動接受了這地位和身份。儘管這地位使她喪失了主體的超越性,置身於“他者”地位的危險當中。

第五,作者對工業發展和思想啓蒙推動的女性解放運動和新女性的誕生以及男女平等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男女平等並非否認兩性差異,而是尊重差異,也尊重彼此的主體性,廢除兩性間存在的壓迫愚昧欺騙等,實現彼此的充分自由發展。唯有此,兩性之間才能形成真正的健康的手足關係。展望前景,筆者總結一句話就是,“男性需放手,女人要給力”!

【第三篇】

對於女性來說,《第二性》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因爲它可以幫助你深入的瞭解女性,發現女性。本書章節太多,我在此次讀書交流會上,就書中一個內容展開討論。

作者波伏娃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了女性的處境,女性的生育和撫養幼兒等這種所謂的“內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爲“他者”、“第二性”。之前一直不理解爲什麼會存在對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即女孩子就應該溫柔優雅,而男孩就應該喜歡勇敢不流淚。現在看完這本書似乎明白了那麼一點,這一切都是有歷史淵源的。

男人強調女人身上的女性氣質,並當作女人優劣的衡量標準。實際上女性氣質這個命題從開始就是僞命題,根本不存在絕對的女性氣質,這是一個由男性定義的,由處境決定的名詞。

男人爲了實現自己的利益,鼓勵女人體現女性氣質。在男人的世界中他們願意把女人當作僕人、伴侶,她是客體的、沒有攻擊性的,以他爲中心,以他爲標準的。男人不願看到女人變成了一個進行設計的超越主體。而在現代女性身上,男人看到了女人的智慧,女人的能力,女人的勇敢,所有一切他有或盼望得到的美德。但男人認爲,女人只能是物化的,象徵着他對世界的征服。於是他故意曲解,排擠,打壓女人,迫使她們回到父系社會的寄生蟲這個角色上去。

從波伏娃之後的半個多世紀的情況來看,並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預料的,女性會越來越取得平等的權利和尊重的地位。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了這種處境,然而,她們在追求兩性平等的道路上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這些痛苦要由女人自己承擔。社會對於這部分女人的認同雖然在增加,但是總的來說依然認爲這樣的女人不夠“女人”。在一個自由的國度裏,任何人都擁有選擇如何發展自己的自由,女性可以決定去做一個傳統的女孩,也可以選擇去做一個假小子,可以選擇做一個女強人,也可以選擇去做賢妻良母。所有這些都不應該被限制。但過於追求與男性的一樣與平等,會讓女性受到另外一種壓抑。記得有人說過,“女漢子”這個詞其實包含了對女性的歧視,在我看來,有時自嘲又有何不可,我們雖然柔弱,但我們有一顆強大的心,誰說女子不如男?

正如謝樂爾?桑德伯格說過的,“我認爲我們世界上,半數國家和半數公司,會由女性所領導,那將會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作爲女性,我們不應退縮,要勇敢做自己,自信起來,永遠追隨自己的內心,別被一些所謂的社會框架阻礙了自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