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後天》觀後感精選五篇

《後天》觀後感精選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後天》觀後感精選五篇

《後天》觀後感精選五篇

導語: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篇《後天》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後天》觀後感精選五篇

觀後感一:

《後天》是老媽力薦的災難片。本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古氣候學家霍爾博士和他的兒子山姆利用知識,救出了成千上萬的人。

片中,我能感受到政府的無能,人類在災難面前如同螻蟻一般的無法抗衡。如果人類沒有那麼的貪婪,那麼山洪海嘯就都不會爆發;如果總統能早一個星期聽從博士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大批大批的人無辜地死去;如果在圖書館裏的難民們能相信山姆的話,雪地上就不會出現大批大批的冰雕… …可是,一切都沒有“如果”二字。

電影中處處充斥着死亡的威脅,每個人的心裏都在咆哮着吶喊:這風雪的肆虐什麼時候結束,明天的明天,自己究竟會變成什麼樣的?

震撼的視覺特效賦予了電影以極近真實的觀感,自然之怒帶來的浩劫,當颶風席捲而來:當海嘯撲面而至,當冰雪的嚴寒不再給人以任何的喘息,絕望中仿若將觀衆也凝結爲冰,但電影另一面用愛與親情的情感填充,則如一縷救贖的微光,暖人心房,電影並沒有用絕對的絕望塑寫悲情,而仍舊篤信着人類終有一天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觀後感二:

窗外的雨一直下,心中自然也是悲涼。一個人,靜靜的看《後天》,似乎充滿了一種難以描述的心理,像是身臨其境,完全暴露於危機四伏的天寒地凍中,感受着那遙遠卻深刻的寒冷,而一邊一顆熾熱、永不停息的心臟又默默的爲那些頑強的人堅強的事讚歎。

影片的開始,我並未有任何感情傾入,我認爲影片的開頭有點突兀,一種未被重視的情況,竟能不斷惡化最終導致南極冰蓋的破裂,着實是發生的有些與現實脫節。但事後,我仔細思考,也明白了製片人的良苦用心,正如餘秋雨先生在遊過龐貝古城後所說:“有一種震撼穿過一千九百多年直接抵達我們,那就是人類羣體在毫無預告的情況下集體死亡,霎時毀滅。”是啊,當一種震撼,史無前例的大災難毫無準備就鋪天蓋地地捲來時,又怎會有虛僞文學中所講的浪漫呢?這時,人的本性,最頑強的一面便展現出來了。

在如此大的災難發生後,劇情就開始急速推進,當博士將這一情況報告後,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由於美國副總統的私心,導致更大的災難。

偶然導致必然。

當東京被巨型冰雹洗刷,蘇格蘭陷入冰天雪地,紐約被洪水完全覆蓋以後,全世界對待這場災難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改變,可爲時已晚。

再後來,當世界被巨大的雲層覆蓋時,我以爲全世界都完了。

讓我感動的是那頑強的人類與一對有默契的父子的所作所爲。當真正的災難來臨,氣溫可以將人瞬間凍死時,還有頑強不屈的生命在奮鬥。一方面,爲了愛,不惜冒着生命危險的父親正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尋找兒子;另一方面,堅強、不懼風暴的兒子正在嚴寒中絕處逢生。這是一種生命不屈的態度!就像被石頭壓住的小草,被嚴冬歷練的梅花,被岩石束縛的竹子,哪一種沒有最好的詮釋生命的頑強和對逆境無限的抗爭呢?

同樣,本片描寫了身處逆境的人。當你身處逆境,處處受排擠,受諷刺,前途彷彿一片迷茫時,難道胸中不應該有那《後天》中紐約市圖書館燃燒書籍帶來溫暖的那一個火爐嗎?難道不需要如同主角那樣絕處逢生,對打擊面無懼色的精神嗎?

如同李大釗先生所說“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覺到的。”此時,我真正體會到了一種“雄健”的精神和一種永無止境的頑強。

漸漸地,雨停了,我對於災難的畏懼消失的無影無蹤。輕輕地,望向暴風雨過後依舊嫩綠青翠的葉片,一種堅毅的淚水這時才爭着涌出眼眶。這種感動,不是一般的觸動或心痛,而是一種強烈爲生命而感到驕傲,爲自己是這其中的一員感到自豪的情感。我攥緊手心,望向初晴的遠方,胸中彷彿燃起一支拼搏炬火,靜靜的,在這夏天,品着生命的頑強。

觀後感三:

去年,我看了部災難片——《後天》。影片講述了美國的一個氣象機構監測到幾天後世界各地都將出現龍捲風,發生特大海嘯。其中一位氣象學家監測到龍捲風和海嘯過後,全球氣溫會急劇下降。

可同行都說他在胡說,誰都不相信他[]。就在他苦惱沒有人相信他時,突然想到自己的兒子還在外地考試。他急忙打電話給兒子,可是已經晚了,海嘯已經發生了。他告訴兒子呆在房子裏,千萬不要在外面走動,儘量找些能燒的東西來取暖。他兒子把這些話告訴考試的人,可人們都不聽,都到外面去了,只剩下他兒子和幾個人留下來了。 他們用這種方法堅持到救援隊的到來。

看完這部影片,我有些憂慮,如果我們還繼續污染環境,砍伐樹木、破壞大自然、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啊?會不會像電影中一樣,龍捲風、海嘯;會不會上演全球版的“日本仙台大地震”,會不會發生火災、旱災、洪澇災害。有人說這些不可能發生,不,有可能,雖然這很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隻要人類繼續肆無忌憚破壞大自然,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到時候,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時,你會後悔莫及地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在此,我想呼籲人們,不要再破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不要再污染一寸土的,污染大自然就是在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有一天的球上寸草不生,到處是人、植物、動物的殘骸。不時的發生自然災害,我們將到何處去生存、居住呢?月球嗎?火星嗎?還是……地球是宇宙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我們要好好的珍惜這片可以讓我們生存的地方,要愛惜大自然中的每一寸土地,動物、植物。我們既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就讓我們站起來一起保護地球吧 !

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我們舉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觀後感四:

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生物都是渺小的存在,包括人類,我們曾妄以爲人類這個物種是世界的主宰,其實不然 ,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吾等生於斯,長於斯,且均依仗於斯。 ——題記

電影《後天》放映於2004年,電影以氣候學家傑克爲主人公展開描述,全球暖化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北冰洋的冰山大量消融流入大西洋,海水中的水鹽平衡因此遭受破壞從而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人類江面臨着新的冰河世紀……傑克面向政府官員提出自己的設想,但政客們目光不在於此,他們認爲天馬行空的想象不足以讓他們分神預防這未知的變數,經濟創收提高國家實力纔是他們的目標。於是在傑克多次的提醒均未受接納的情況下,他預計的未來提前到來……形成於陸地的龍捲風覆天蓋地所到之處磚瓦不留,熱帶國家被暴風雪覆蓋,巨型冰雹從天而降,整個北美先後遭受了海嘯,低溫,暴風眼的籠罩,千萬條生命被無情湮沒。《後天》是我看的第一部自然災害片,每一年我都要重複欣賞幾次,它展示了早在二十一世紀初,人們對氣候形勢的大膽想象和認識已經超前到一定的高度了。影片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只有令人震撼的自然災害特效,還有面對一個種族的瀕臨滅亡時,人類對文明守護的渺小願望以及互幫互助的和諧溫馨。此中種種無一不展示着自然纔是公正的主宰,生命的可貴性,我們肆意地享受的美好歸根結底都是地球母親在爲我們買單……而天道輪迴,人類始終要爲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導演羅蘭艾默裏奇以特殊的角度,新奇的題材以及高超的技術將這一大自然災害的災難片送到我們面前。重工業氣體不合理排放,汽車尾氣大肆排放,對林木的亂砍濫伐……人們認爲僅僅是小部分的破壞達到一定的積累量後最終後果反饋到了人類身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假設每個人都抱着我不做別人也會做的僥倖心理,那麼惡行積少成多終成惡果。近年來各責任國針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形勢聯合展開一系列的預防和補救活動,生態的完善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國家法律法規的引導無異於爲我們的人民提供了標榜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鼓勵綠色共享單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構建高效的綠色和諧社會……人類是渺小的,但全人類的力量是龐大的,只要我們能團結一致地對待環境問題,只要積善成德,只要鍥而不捨,那金石可鏤指日可待!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要讓《後天》成爲全人類的後天,我們的後天需要無數今天和明天的努力來守護!

觀後感五:

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生物都是渺小的存在,包括人類,我們曾妄以爲人類這個物種是世界的主宰,其實不然 ,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吾等生於斯,長於斯,且均依仗於斯。 ——題記

電影《後天》放映於2004年,電影以氣候學家傑克爲主人公展開描述,全球暖化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北冰洋的冰山大量消融流入大西洋,海水中的水鹽平衡因此遭受破壞從而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人類江面臨着新的冰河世紀……傑克面向政府官員提出自己的設想,但政客們目光不在於此,他們認爲天馬行空的想象不足以讓他們分神預防這未知的變數,經濟創收提高國家實力纔是他們的目標。於是在傑克多次的提醒均未受接納的情況下,他預計的未來提前到來……形成於陸地的龍捲風覆天蓋地所到之處磚瓦不留,熱帶國家被暴風雪覆蓋,巨型冰雹從天而降,整個北美先後遭受了海嘯,低溫,暴風眼的籠罩,千萬條生命被無情湮沒。《後天》是我看的第一部自然災害片,每一年我都要重複欣賞幾次,它展示了早在二十一世紀初,人們對氣候形勢的大膽想象和認識已經超前到一定的高度了。影片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只有令人震撼的自然災害特效,還有面對一個種族的瀕臨滅亡時,人類對文明守護的渺小願望以及互幫互助的和諧溫馨。此中種種無一不展示着自然纔是公正的主宰,生命的可貴性,我們肆意地享受的美好歸根結底都是地球母親在爲我們買單……而天道輪迴,人類始終要爲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導演羅蘭艾默裏奇以特殊的角度,新奇的題材以及高超的技術將這一大自然災害的災難片送到我們面前。重工業氣體不合理排放,汽車尾氣大肆排放,對林木的亂砍濫伐……人們認爲僅僅是小部分的破壞達到一定的積累量後最終後果反饋到了人類身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假設每個人都抱着我不做別人也會做的僥倖心理,那麼惡行積少成多終成惡果。近年來各責任國針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形勢聯合展開一系列的預防和補救活動,生態的完善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國家法律法規的引導無異於爲我們的人民提供了標榜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鼓勵綠色共享單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構建高效的綠色和諧社會……人類是渺小的,但全人類的力量是龐大的,只要我們能團結一致地對待環境問題,只要積善成德,只要鍥而不捨,那金石可鏤指日可待!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要讓《後天》成爲全人類的後天,我們的後天需要無數今天和明天的努力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