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萬曆十五年》經典片段摘抄精選45句

《萬曆十五年》經典片段摘抄精選45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萬曆十五年》經典片段摘抄精選45句

《萬曆十五年》經典片段摘抄精選45句

導語:《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黃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裏面的經典片段和句子,以供大家需要!

《萬曆十五年》經典片段摘抄精選45句

1.

因之我們的政事,注重體制的安定,而不計較對一人一事的絕對公允。犧牲少數人,正是維持大局的辦法。

2.

據此而作進一步探索,可知“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稅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的低能。國家的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3.

例如經過皇帝批准,人事有所任免,文淵閣公佈其原因,總是用道德的名義去掩飾實際的利害。因爲本朝法令缺乏對具體問題評斷是非的準則,即令有時對爭執加以裁處,也只能引用經典中抽象道德的名目作爲依據。

4.

一個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具備體制上技術上的周密,則不致接二連三地在緊急情況下依賴於道德觀念作救命的符籙。

5.

一個農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定並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然而這條道路漫漫修遠,很難只由一個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達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內創業的祖先不斷地勞作,自奉儉約,積銖累寸,首先鞏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權,然後獲得別人耕地的抵押權,由此而逐步上升爲地主。這一過程常常需要幾代的時間。經濟條件初步具備,子孫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這其中,母親和妻子的自我犧牲,在多數情形之下也爲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來,考場內的筆墨,可以使一代清貧立即成爲顯達,其實幕後的慘淡經營則歷時至久。這種經過多年的奮鬥而取得的榮譽,接受者只是一個人或至多幾個人,但其基礎則爲全體家庭。因此,榮譽的獲得者必須對家庭負有道義上的全部責任,保持休慼與共的集體觀念。

6.

如果將領當機立斷,指揮部隊迅速投入戰鬥,那是貪功輕進,好勇嗜殺;要是他們暫時按兵不動,等待有利的戰機,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敵養寇。

7.

因爲所謂“自己”,不過是一種觀念,不能作爲一種物質,可以囤積保存。生命的意義,也無非是用來表示對他人的關心。只有做到這一點,它纔有永久的價值。這種理想與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佛教的教義相近。印度的思想家認爲“自己”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於人世間的,只有無數的因果循環。儒家的學說指出,一個人必須不斷地和外界接觸,離開了這接觸,這個人就等於一張白紙。在接觸中間,他可能表現自私,也可能去絕自私而克臻於仁。

8.

科舉制度的重要性又在社會風氣中得到反外一個讀書人如果不入仕途,則極少有機 會表現他的特長,發揮他的創造能力;也極少有機會帶給一家、一族以榮譽。所以一個

人的進學中舉,表面上似乎只是個人的聰明和努力的結果,實則父祖的節衣縮食,寡母 的自我犧牲,賢委的茹苦含辛,經常是這些成功的背景。無數的條文和墓碑,可爲例證。 這些文章多有出自兒子或丈夫的手筆,其中歌頌母親或妻子給他們的贊助扶持,文句悱

惻動人,情節也真實可信。

9.

帝國的官僚**已經發展到登峯造極,成千成萬的官僚,在維護成憲的名義下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掩蓋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

10.

傳統的**已經凝固,類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藝復興的新生命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社會環境把個人理智上的自由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人的廉潔和誠信,也只能長爲灌木,不能形成叢林。

11.

在抗倭**中功績最爲卓着的戚繼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將領,而是最能適應環境以發揮他的天才的將領。他所以獲得成功的要點,在於他清醒的現實感。

12.

在他執政的時代,在名義上說,文官還是人民的公僕,實際上則已包羅了本朝的出色人物,成爲權力的源泉,也是這一大帝國的實際主人。

13.

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禍。然而禍來又不即來,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嘆塵世苦海之難逃也。可如何!

14.

這種經驗,使他深知我們這個帝國有一個特點: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實施後或成或敗,全靠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

15.

我們的軍官在長期訓練中所培養的嚴格和精確,退伍以後竟毫無用武之地。他會發現在軍隊以外,人們所重視的是安詳的儀表、華麗的文辭、口若懸河的辯才以及圓通無礙的機智。——總而言之,和他已經取得的能力恰恰相反。

16.

富有詩意的哲學家說,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17.

萬曆的看法是,鄒元標和其他諍諫者並非對他盡忠,而是出於自私自利,即所謂“訕君賣直”。這些人把正直當做商品,甚至不惜用誹謗訕議人君的方法做本錢,然後招搖販賣他正直的聲望[]。

18.

但是迷信與非迷信,其間的分野也可能極爲模糊。例如,當一個人強迫自己對一件事情、一種前途建立信念,則其與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極微。因爲凡是一個人處於困境,他就不願放棄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這種可能性極爲渺茫,沒有根據,他也要把它作爲自己精神上的寄託。

19.

在王朝制度下,很難把個人玩忽職守和制度的失敗分開。個人應盡最大努力,用自己的才幹和自我犧牲來掩蓋制度上的弱點。

20.

這些官員之間關係複雜,各有他們的後臺老闆以及提拔的後進。他們又無一不有千絲萬縷的家族與社會關係,因之得罪了一個人,就得罪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人,也就得罪了全國

21.

所以說來說去,施政的要訣,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針爲主,以道德爲一切事業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務是促進文官之間的互相信賴與和諧。此亦即鼓舞士氣,發揮精神上的力量。

22.

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23.

身爲一個天津人,你沒有爲上海的建設作出任何貢獻,你不配做北京的好兒女,我代表廣州人民鄙視你。

24.

簡而言之,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

25.

社會物質文明(即李贄所謂“文”)往前發展,而國家的法律和組織機構不能隨之而改進,勢必發生動亂。

26.

其實,長期的道德淪亡,即已標誌社會形態和其組織制度的脫節。

27.

有時他們身上的自私苟且,還遠過於不識字的愚氓。這種不安,或者由此發展而來的內心交戰,需要有一種適當的方式來緩解排除。志趣相投的研究討論,可以觸發彼此的靈感,深入探索人生的真諦,俾使內心的不安渙然冰釋。

28.

自古以來的聖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 下,藝術的.精湛,對蒼生並無補益。像漢成帝、梁元帝、陳後主、隋煬帝和宋徽宗、寧

宗,他們都是大音樂家、畫家、詩人和詞人,只因爲他們沉湎在藝術之中,以致朝政不 修,有的還身受亡國的慘禍。

29.

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 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

史的重點。

30.

富有詩意的哲學家說,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這裏的地下玄宮,加上潮溼黴爛的絲織品和膠結的油燈所給人的感覺,卻是無法衝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鈞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後被稱爲神宗顯皇帝,而幾百年之後他帶給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是命運的殘酷。

31.

過去關於明史的敘述,幾乎無不有“稅重民窮”的說法。要是認爲全國稅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

32.

這一帝國既無崇功的趨向,也沒有改造社會、

33.

他們也要闡明三代以來的王道至今依然適用,即一 個良好的政府務必選賢任能,同時在社會上提倡誠信與和諧。總而言之,道德至高無上,

它不僅可以指導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

34.

大凡高度的概括,總帶有想象的成分。

35.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

36.

難道一個人熟讀經史,文筆華美,就具備了在御前爲皇帝作顧問的條件?難道學術上造詣深厚,就能成爲大**家?因爲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其精神上的支柱爲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牘。

37.

這一年陽曆7月,正當元輔張居正先生去世5週年,皇帝端坐深宮,往事又重新在心頭涌現。

38.

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 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

39.

提高生活程度的宏願,它的宗旨,只是在於使大批人民不爲饑荒所窘迫,即在“四書”所謂“黎民不飢不寒”的低標準下以維持長治久安。

40.

難道一個人熟讀經史,文筆華美,就具備了在御前爲皇帝作顧問的條件?難道學術上造詣深厚,就能成爲政治家?二十五年前,翰林院修撰徐時行(當時他尚未姓申,仍襲用外祖徐姓)也曾對這些問題發生疑惑。但是今天的大學士申時行對此早已渙然冰釋,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奧妙,因爲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其精神上的支柱爲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牘。

41.

這樣的人不會相信爲人處世該有陰陽的分別,他肯定會用他自己古怪的標準要求部下和上司。對他應該怎麼分派呢?看來比較穩妥的辦法是讓他升官而不讓他負實際的責任。

42.

另一類人物則乾脆是爲了爭權奪利,他們利用道德上的辭藻作爲裝飾,聲稱只有他們才能具有如此的眼光及力量來暴露張馮集團的本質。而張馮被劾之後在朝廷上空出來的大批職務,他們就當仁不讓,安排親友。

43.

年,是爲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

44.

他降諭工部,要工部如實查報,張居正在京內的住宅沒收歸官以後作何區處:是賣掉了,還是租給別人了?如果租給別人,又是租給誰了?

45.

開國時的理想和所提倡的風氣與今天的實際距離已經愈來愈遠了。很多問題,按理說應該運用組織上的原則予以解決,但事實上無法辦到,只能代之以局部的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