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小婦人》讀後感精選三篇

《小婦人》讀後感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K 次

《小婦人》讀後感精選三篇

《小婦人》讀後感精選三篇

導語:《小婦人》是爲數不多的我看過幾遍還想繼續看的書,也是我覺得值得每個女生好好讀一遍的書。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小婦人》讀後感,大家快來看看吧。

《小婦人》讀後感精選三篇

篇一:

《小婦人》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所著。這本書爲我們演繹的是四個姐妹的生動故事。她們分別是梅格,年齡最大,思想比較成熟,做事比較理性。然後是喬,喬性格活潑喜歡和男孩一起玩,但她非常喜歡寫作。接下來就是貝絲,她天生靦腆,細聲細語文文靜靜,所以她被稱爲恬靜小姐。。最後就是艾米,有着一頭淡黃色的捲髮,一心想着成爲淑女,進入上流社會。

馬奇一家並不富裕,媽媽和漢娜在家打理着,爸爸在外當兵因此常常不在家。家中所有人都很想念爸爸,每當媽媽讀爸爸寄來的信件時,大家都會圍着媽媽坐,靜靜地聆聽着。因爲這些可以給這個家帶來幸福與希望。

雖然她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每個人都很樂意爲這個家做的什麼。就像梅格做好姐姐的本分,並且找一份家教工作,換取一點點的薪水。而喬活潑亂跳自然就被馬奇姑婆看中,便去了馬奇姑婆家幫忙了。貝絲則待在家,作爲一個持家小能手,總能將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艾米還太小了,但她努力不給大家添麻煩。其實在生活中,無論是個人,家庭,工作,社會乃至整個國家我們都可以這個集體去做點什麼。

說了這麼多關於我對馬奇一家人的看法,現在我就說說我最喜歡的喬。喬的性格直率,有什麼就說什麼,脾氣就不免得有時暴躁,不在意自己的外表,爲人隨和喜歡自由。

就那喬照顧貝絲來說,當妹妹得了猩紅熱時,爲了不讓家裏其他人感染,喬則親自照顧妹妹貝絲即使貝絲的病情一天天惡化,一天天不如人意,但喬依然在牀邊日日夜夜的守護她。因爲她愛貝絲,因此喬不讓任何人接觸貝絲,任何事情都得經自己的手纔可放心。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像喬一樣,表面大大咧咧,有着男孩般的調皮,當也有柔情的一面。她們平日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互相捉弄。但在關鍵時候,她們可以爆發出一種力量叫做親情。這種力量可以是你從未聽過的細聲細語,可以是從未見過的溫柔的臉龐,可以是你從未鋪捉到的身影,使你知道她爲了你她可以放下一切。就就像喬所說的,沒有人可以代替她對貝絲的愛。在這段時間裏貝絲佔據了整個喬,即使在外遊玩也不會忘記病牀上躺着的貝絲。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她的直率。從頭到尾故事中的喬一直都是那麼直率,無論是拒絕勞裏還是當着馬奇姑婆的面說她不喜歡接受別人的恩惠,都可以看得出他的直率。在生活中,我認爲直率是一種很好的品質。雖然有時候會帶來一些麻煩,會被人說“不會說話”。但是如果這兒世界的人們都“會說話”那麼這個世界又會是什麼樣的,每個人都活在“會說話”中,那麼兒時的單純,天真,浪漫又去了哪裏?當然直率不是我想是什麼就說什麼,胡言亂語,而是再有理有據的情況下。我認同的會說話不是油嘴滑舌而是能爲別人解圍等。

四個姐妹最後也完美收官,姐姐梅格嫁給了約翰,有了兩個寶寶。喬追求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最終也找到自己心愛人。貝絲甘願做一朵小花,實現自己的價值,即使離開人世,但依然小花依然綻放着。艾米最終成爲了一位淑女。而我,並不奢望自己能夠大放光彩,只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夠對這個社會有用,雖然這看似縹緲而又空虛,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即使是一位學生。

篇二:

這本書是一本小說化的家庭日記,記述了馬奇太太家的四個小婦人人生中所經歷的幸福、悲傷等,全書分成兩部分來寫。

第一部分中,本書的重要人物基本上都出場了,對四姐妹的性格也知曉得差不多了,梅格高貴但虛榮,嚮往奢侈的生活,在去安妮-莫法特家的兩個星期裏,與那些富裕人家的姑娘相處中,讓梅格踏足了名利場,在這一章中,梅格的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幸運的是,由於從小接受了母親馬奇太太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梅格依然保持着那顆天真、單純、善良的心,仍然是妹妹們心中的好榜樣。接下來就是喬,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她,喬不喜歡姐姐那種做女孩該有的優雅,她總是十分坦率,擁有創造力,是個對寫作非常有熱情的女孩,但脾氣有些急躁敢作敢爲,正是以她的開朗熱情的性格,結識了鄰居勞倫斯先生以及他的孫子勞裏;貝思性格內向,喜歡音樂,她的無私深深地打動了我,她心甘情願爲家庭做貢獻,艾美優雅、堅強、樂觀、喜歡繪畫。這個家庭的四個小婦人個個都是藝術家。

第二部分中,主要講述了四個小婦人成年以後所經歷的事情,由於工作、人生觀不同,她們也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與自己心愛的人度過餘生。梅格雖然不能成爲她曾朝思暮想的有錢人,卻在最吸引她的家庭生活中學習、成長,喬不能如讀者所希望的和勞裏建立愛情關係,與巴爾教授結爲終身伴侶,貝思因的了猩紅熱,生命短促,但卻能坦然面對死亡,她得到了大家對她的愛,艾美在歐洲與勞裏相遇,並互相愛上了對方,成爲了一個能出資扶弱助貧並可以從事藝術工作的人[]。

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講述了四個小婦人簡單而又幸福的生活,能過簡單的生活就是不簡單。簡單的詞句,卻詮釋了人間最美好的真情—愛。

本書採用了順敘的寫作手法,使四姐妹的生活清晰地展現在我們讀者眼前,傳輸給讀者的也是正能量。儘管四個小婦人也曾犯過錯誤、失敗過、迷茫過,但母親的循循善誘,父親的悉心教導,都使她們豁然開朗,我們希望有與父母這樣的愛,這是美好的親情;喬與勞裏沒有像讀者們想的那樣如願地在一起,卻讓我們知道不能被感情衝昏了頭腦,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這是他們之間單純的友誼。

簡單的家庭瑣事,四個女孩的成長點滴,演繹了一幕幕富有真情的瞬間,從女孩到母親,她們迎來了化繭成蝶的美麗。書中還幾次出現書信、詩歌,這傳遞着她們之間的愛。作者在結構上也是安排得十分巧妙,能依次把四姐妹的性格呈現在讀者眼前,再圍繞這些展開敘述,使這些人物形象鮮明的展現在讀者眼前,最後迎來了收穫季節,將整個故事推向高潮,以溫馨美好結束。

正如本書譯序所說:我們要過的生活其實十分簡單,簡單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自制在這裏並非等於失去自我,而更是一種自我的選擇。

篇三:

讀讀小婦人喬

看《老友記》時才知道的這本書,劇裏的瑞秋讀過多次。看過之後真心覺得這是一本每人都應該讀的書,甚至可以讀很多遍。文章講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一對慈愛虔誠的父母教育4個女兒的溫馨故事。父親希望每個女兒都能擁有各種美好的婦人性格和氣質,稱她們爲小婦人。每個女兒都有突出的特點,在父母親的適當指點下向自己夢想的人生靠攏。大女兒梅格美麗文靜,期待溫馨的生活;二女兒喬男孩子氣,擅長寫作,希望像男子漢一樣保護團結好一家人;三女兒貝思靦腆純潔,擅長彈琴,希望永遠守在親人身邊;四女兒艾米優雅大方,擅長畫畫以及其他藝術,希望擠進上流社會。在我對小說結局的解讀是,她們最終都是各得其所,即使衆多讀者爲貝思感到悲傷,但誰又說得清這或許是對她最好的結局呢。

這本書是基於作者的真實履歷而成的,其中,喬就是自己的寫照,現在生活中,作者一直待在父母身邊,終身未嫁。小說裏,喬和貝思是最要好的兩姐妹,兩人最大的相同點是想要永遠待在家人身邊,也正是她們倆對這個家的忠誠,讓這個家更加可愛。當喬得知有人向姐姐梅格求愛時,憤怒的孩子氣樣子讓人更加喜歡她。得知爸爸在前線病重,喬賣了自己一頭秀髮,把錢給媽媽當做前去照看爸爸的路費。喬寫了好多違背心願的低俗小說,只爲了賺錢補貼家用。這個好姑娘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爲了家人的,充當着保護家人的“男子漢”。她的所作所爲跟其他姐妹比起來,更凸顯出她對這個家的忠誠與她品德的高尚。勞裏是鄰居家富翁爺爺的獨孫,可憐的勞裏沒了父母,整天被嚴厲的爺爺教導,失了同齡人的活氣。喬解救了他,把他帶到自己這個溫馨的家裏來,姐妹們待他如兄弟,母親也把他當做兒子一樣看待。這個家給了他二次生命。勞裏和喬算是青梅竹馬,喬不是矜持的小姐性格,兩個人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勞裏對喬頗有愛慕之情,喬卻回答沒有兒女情長的想法。貝思得了病之後,總是多愁善感,喬誤以爲貝思是陷入對勞裏的愛情泥沼裏,爲了貝思,獨自外出工作,想借此機會撮合他們。分析喬的性格,喬拒絕勞裏的原因並不是不愛他,而是在堅守自己孩子氣的夢想,待在家人身邊永遠不分開,其次,當她誤認爲貝思愛勞裏後,她就更不能愛勞裏,因此喬爲了家人放棄了勞裏。喬和勞裏的愛情大概看起來與《那些年》中愛情相似,一對完美的佳人,卻孩子氣地分開。

在這本書裏,最令人羨慕的就是艾米了,從小乖巧懂事,備受父母與幾位姐姐的疼愛,即使自私任性愛慕虛榮。喬一直在照顧富裕的馬奇叔婆,盼望着叔婆說過的歐洲之行。然而乖巧的艾米俘獲老太太的心,最終替代姐姐,獲得歐洲之行。喬在失望至極仍然爲妹妹祝福。艾米在歐洲之行中遇到被喬拒絕後變得頹廢的勞裏,艾米鼓勵勞裏振作起來,最後兩人在歐洲完婚並一同回家。喬與妹妹艾米的故事正可以用喬抱怨的一句話來代替“做了所有的活,所有好的結果卻是艾米的”。如果是喬後來居上頂替了艾米的歐洲之行,並遇到勞裏,恐怕喬會把歐洲之行讓給艾米,而對於勞裏,恐怕也永遠不會有更進一步的感情。但艾米是艾米,喬是喬。喬是這個家最忠誠的守護者,覺得自己又醜又笨,脾氣又壞,配不上美好的事物;艾米是這個家的寵兒,自帶光環,自信值得擁有所有美好的事物。這纔是現實生活的寫照,灰姑娘只能是灰姑娘,即使我們爲喬打抱不平,在艾米和勞裏遊玩歐洲,喬開始認識到自己也想要擁有愛自己的人的時候,勞裏回來了,對她的感情也如當初一樣,他們得以幸福快樂地在一起,可是讓喬去面對勞裏富裕的家境條件,她能像艾米一樣從容地挑選着時尚豪華的家居,得體大方地和勞裏的朋友們相處嗎。勞裏這個“王子”和他的王國註定是屬於艾米“小公主”的。很多人不喜歡艾米,能從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是不得不承認,艾米這樣的人物無論到哪兒都總是招人喜歡的。

文章中有很多說教的內容,雖然很多人不喜歡看這一部分,但是在人生中很多階段都適合拿來讀一讀,這將是一位很好的導師。作者說過不喜歡寫結婚那樣的圓滿大結局,但是爲了滿足讀者的需求寫了第二部,第二部裏面姑娘們的性格和故事情節的發展都更符合觀衆的口味,跟第一部的筆風不大相似。如果小婦人們的故事都在第一部結尾處結束,那纔是最美好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