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禪語 > 嘉瓦仁波切禪語50句

嘉瓦仁波切禪語5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從一受胎開始,我們就必須依賴他人。小編爲大家帶來嘉瓦仁波切禪語50句,希望你們喜歡。

嘉瓦仁波切禪語50句

嘉瓦仁波切禪語精選

1. 所有把對方當成敵人的想法,都是想像出來的。用佛教徒的話來說,這樣一種現象是假的,捏造出來的,和那些天生就有的東西剛好相反。一個念頭跑出來,我們就把它當成是真的,認爲它非常重要,根據它來設計一整套計劃,然後去執行這個計劃,一點也不在乎對其他衆生所造成的痛苦。

2. 我們每一刻的所作所爲,都會產生一些新的狀況,而這些狀況則又會造成其他事件的出現。無論我們做什麼,也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我們都是整個因果鏈中的一環。同樣的道理,我們日後的快樂或痛苦,即使這一因果循環的複雜程度遠遠不是我們所能想像,也是來自於目前的因素和狀況。所以說我們對自己和對其餘衆生都有責任。

3. 我認識的一個喇嘛寫信給我說,三十年來,在尼泊爾的西藏人蓋了很多寺院,廟堂都很高大,佛像都很昂貴,但是同樣在這個期間裏,沒有人去蓋一間學校.一座醫院。我很確定,如果換成是基督教的傳都士,一定不會這麼做。一些年輕的喇嘛,白天穿着袈裟,天黑了就換上西裝領帶,到一些上流社會的場合去,舉手投足之間,好像自己是個大人物或有錢的生意人那樣。我在想,佛陀會不會這麼做呢?

4. 棄世退隱的人,臨終之時心裏會比較平靜。一般人則常常還有許多可以煩惱的:“我的小孩該怎麼辦?他們要怎麼上學?要怎麼生活?還有我的妻子,她會變成什麼樣?我的老伴沒有我之後自己要怎麼過?我那年輕的太太可能會去找另外一個男人過日子。”諸如此類的煩惱,臨死的時候最好都不要有,不是嗎?

5. 如果結了婚,不管願意不願意,都擺脫不了一定數量的社會責任,花費也比單身的時候高出許多;而花得愈多,就愈必須去工作.計算和預算。我們愈去工作.打算,遇到的敵對力量也就更多,就會更常想做出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如果能夠從家庭中走出來,像那些基督教的修女和修士一樣過着棄世的生活,每天祈禱五.六回,讀經.冥思,幾乎沒有任何活動也沒有任何世俗目標,這樣的轉變其實有很大的好處。

6. 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多,但是這是他們的權利,沒有人可以強迫他們改變。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要有意義,換句話說,就是能夠打從內心感到快樂,又不會傷害到別的衆生。如果我們把滿足建立在他者的痛苦之上,那麼我們自己遲早也是要受苦的。

7. 婚禮的花費也是很大的,又要講究排場。在印度,人們會拿出一大部分的積蓄來舉辦婚禮,他們爲了這筆經費而節省,連飯都捨不得吃;等到婚禮一過,有的人苦於膝下無子,有的人不想要小孩卻又有了,只好去墮胎。這些煩惱能夠避免掉不是比較安靜嗎?身爲比丘和比丘尼的,有時也許會自問,如果去過夫妻生活是不是會比較好,但是他們如果不要這麼想,心裏不是會比較平靜嗎?單身生活真的是比較祥泰的。

8. 我認爲有兩種方式可以避免宗教上的彼此排斥。一方面我們要對所有的宗教信仰產生尊敬之心。譬如說,我是個佛教徒,我同時非常敬重別的宗教,也可以去實踐它。這就是爲什麼有些人會同時信奉基督教和佛教,在某種程度上,這完全是可行的。

9. 每個人都有信仰和不信仰的自由。不過從你開始決定信仰一個宗教開始,請務必慎重其事,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要任意而行,要做到思想和言論的一致。

10. 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只能爲着別人,自己的快樂統統要拋到腦後。我要說的是:這二者息息相關。如果大家覺得,這個地球上每一個衆生的幸福和和平,都和自身有關,那麼我們就得學着用比較寬廣的眼光看事情,並且重視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爲。

11. 隨着經濟和科技的進步,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密。我們做的每一件, 事,遲早都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而這個世界的情勢,也會衝擊到每個人的快樂或不快樂。我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用侷限的眼光來看事情,只考慮到一個元素.一個因素或一個原因,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要面面俱到地去審視每一種狀況。

12. 在我們流亡政府裏面,如果我們派一個比丘到哪個地方去工作,他就可以馬上出發;如果我們跟他說到哪個國家去,沒有問題。同樣的話拿去問一個生意人,事情就會變得比較複雜。他也許會跟你說:“我的店纔開張,走不得,真是抱歉……”

13. 我現在要來談談那些負有教導責任的神職人員。宗喀巴說過,無論我們修的是哪一種法門,都不應只是想改變別人,自己卻依然故我。譬如我們教人家說,生氣不好,那麼我們自己就不應該生氣,不然人家不容易信你;如果我們自己勸人家要節慾和知足,也是同樣的道理。

14. 然而,我們只要在言行和思想上,都能去關注別的衆生,這輩子——我且不說下輩子——就能夠過得很快樂,心安理得;這樣我們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有人來跟我們說話,幫助我們——這樣連敵人都會變成我們的朋友。

15. 有些人會覺得:“如果我信了佛教,我就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不然我就放棄。”這種不是全要就是全不要的心態,在西方人之間很普遍。不幸的是,要馬上達到完美是很困難的。

16. 大部分的修道人都會拋棄家庭生活。許多宗教,基於各種不同的理由,都把單身看得很重要。以佛教來說,成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從層次最低的做起,把心靈上的毒素統統排掉。而這些毒素裏頭最主要的,在輪迴的圈子裏把我們拴得最緊的,就是慾念。如果我們去看十二支緣起(也就是我們怎麼樣受制於輪迴的種種過程),會發現,一旦把慾念以及那種運作抽掉,過去所累積的業就不會起作用了。

17. 連那些行爲合羣的動物,都能夠吸引附近別的動物;而行爲殘暴的,別的動物一看到它們就逃。我們不是常常看到一些會讓別的狗——就算是大狗——都躲得遠遠的惡犬!

18. 有些人一定會覺得,我在這裏說的,是出於自私的立場;這點,我就沒有那麼確定。那些結婚的人是爲自己結的,而不是爲了別人。即使這樣,失敗率還是很高。至於那些誓願不結婚的人,譬如說基督教的修女和修士,他們卻可以一輩子都在幫助別人,照顧病人。我想到德瑞莎修女,她沒有丈夫,沒有小孩,沒有家庭,全部的時間奉獻給窮人。如果有家的人,要這麼做很困難了。就算有那個意願,還有家事要做,小孩也要上學,諸如此類的一大堆。

19. 此外,佛教還有個很特別的修行方式叫“皈依”。一旦持皈依了佛之後,我不確定我們還可以皈依耶穌基督,譬如說不會造成兩難。我認爲,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把耶穌基督看作是一個菩薩的化身。

20. 對他人冷漠,可以說是一種最糟糕的缺點了。只想到自己,完全不管周圍人的遭遇,表示這個人的眼光淺短,思想薄弱,心胸狹隘。

嘉瓦仁波切禪語欣賞

1. 在各種形式的慾念之中,性慾算是最強烈的了,因爲它同時包含了我們對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五種感官覺知的愛戀。這就是爲什麼當我們要把慾念導正過來的時候,首先就要針對那最熱切的下手,然後再從最低層的逐漸往高級的前進。用這種方式來降低慾望並且養成知足的態度,才能夠在無所眷戀的道路上前進。這就是佛教的觀點。至於別的宗教傳統,它們當然也有自己的解釋。

2. 在佛教中,我們把信的過程分爲淨信.欲樂信和決定斷疑信三個階段或層級。淨信是指當我們讀到某段經文,碰到某個超凡的衆生,聽到說起佛陀時所感受到的那種愛慕之情。欲樂信裏頭則有一種競爭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想要認識.深入,變得跟我們所愛慕的對象一樣。這兩種信都不穩定,都不是建立在真正的知識之上。決定信斷疑信立基於透徹的瞭解,知道我們所向往的是可行的。支持它的'是理性。在佛經裏頭,佛陀要求弟子們對他所說的不要盲信,而是要去驗證他的話,就像金銀匠在測試黃金純度時那樣敲它.燒它.拉它。

3. 如果要讓那些像這樣子攪錯的人能夠改變態度,首先就要去喚醒他們深刻的人性,然後設法讓他們至少從他們的意識形態中清醒過來,只有這樣纔有可能跟他們講道理。如果還是不能,那就只好動用武力。但是注意,不是隨便什麼武力——就算這些人犯下的罪行再可怕,我們也總是應用人道對待他們。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改變,這是唯一的可行之道。

4. 儘管這個地球上的人很多,大家就只看到自己。不管是吃飯穿衣,還是在社會上覓得一個位置,功成名就,我們都得靠別人,然而我們卻把這些和自己休慼相關的人當成敵人,這樣不是很奇怪.很矛盾嗎?

5. 宗教就有點像藥。藥只有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纔有用,我們健康的時候它沒有用處的。平時我們不會把藥品拿出來跟人炫耀說:“這個很棒,那個很貴,這一個顏色很漂亮。”不管外表怎麼樣,它們唯一的用處就是治病。如果生病的時候它們一點療效也沒有,根本沒有理由拿出來吹噓。

6. 佛教中有很多形式的禪修,它們有的着重分析,有的專注某特定主題,有的講究無分別,入定;主題的話,可能是無常,可能是無我,是苦,是愛,是慈悲等等。如果要正確地學習禪修,就必須遵從一位有經驗.值得信賴的上師的指導

7. 佛教就像其他的宗教一樣,也飽含了一定數量的,必須以形而上的方式去研習,由上師傳授給弟子的法門;但是隻有出家人能夠透過親身的實踐,來對這些法做出完全奉獻。儘管人數不多,但是在修行上,他們真的是我們所謂“勝利旗幟”的旗手。藉着內心的平靜和深刻的觀想,他們達成了禪修經驗和內在的實現,因此讓理論性的認識有了生命。沒有他們,那些知識就會一直讓人覺得有點神祕或矯揉造作。對他們,我只有鼓勵。

8. 今天有很多人對心靈方面的事情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佛教,不過他們不會很好地去求證自己決定要走的這條路究竟是什麼。首先,你們要確定所選擇的和自己的天性還有志向能夠相符。要捫心自問,是不是做得到,做到了又有什麼好處。要去研究它的基本教義,雖然你們在真正信佛之前,沒有辦法完全認識佛教,但是你們可以對它主要的幾個部分先做一個相當的瞭解,並且加以認真的思考。在這之後,如果你還是決定信佛教,那就太好了。所以說,只有你才能夠讓自己更深入,並且在必要的時候立誓。

9. 還沒有結婚之前,我們會很擔心找不到配偶;結婚之後,我們還是沒有辦法高枕無憂。做先生的會問說太太是不是還肯聽他的,做太太的則擔心丈夫再也不喜歡她了。真是複雜!

10. 要讓衆生——就算他們心裏充滿怨恨——有所改變,最好的方法就是愛了。如果你不斷地把這分愛表達出來,不鬆懈,不因人而異,那麼他們終究會被你感動。這個花很多時間,要有非常大的耐性。但是如果你的意圖完全純粹,你的愛和你的慈悲能夠始終如一,你就必定可以成功。

11. 就算我們的學問或財富已經登峯造極,如果不知道去尊重和愛護別的衆生,那麼還是不配作一個人。在儘量不要製造痛苦的情況下快樂地生活,就是人類應有的權利,而且值得我們努力去實踐。

12. 一般來說,我認爲最好是跟父母信奉同樣的宗教。還有,如果信了一個宗教,又改信其他的,這樣不好。

13. 在實踐的層面上,誓願出家,也就是過獨身生活,能夠讓人從一些會造成羈絆的關係中解脫出來。那些可以脫離世俗生活的比丘和比丘尼,就不用再去擔心別人的眼光。他們穿得很簡陋,把自己的物質需求降到最低。

14. 所有的宗教都有它們的儀式,同時還有一些更基本的面向。譬如說佛教的基本法門,就是要做到心靈的自主。不過,由於這個很難辦到,而且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所以就有很多人把它擺在次要的位置。於是一方面信佛,另一方面又不能把他的信仰堅持到底。我們只自滿於那些外在的儀式,用一些很虛浮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虔誠,唸經的話也不過是嘴脣在動而已……。

15. 每個人都有他的天性和靈性,適合某些人的不見得也適合於其他人。這一點,當我們去看其他的宗教和靈脩法門時,一定要牢記在心。它們的多彩多姿正好和衆生一樣,就算這些宗教和法門不見得也是用這種態度在看待自己,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許多的衆生能夠一直在裏頭找到幫助。不要忘了這點,要去尊敬所有值得尊敬的宗教——這點非常重要。

16. 生命頂多可以持續個百年左右,和地質學的年代比起來,這其實是很短的。如果我們把這麼短的時間都拿來作惡的話,那麼我們的生命就一點意義也沒有。所有衆生都有追求快樂的權利,沒有人有權利去摧毀他人的快樂。人類存在的目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爲了陷任何衆生於苦海。

17. 當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愈精進時,情況就不太一樣了。當我們深入瞭解到“空性”能爲萬物都是緣起時,就很難同時接受一個獨立自存.永恆的造物主的概念。同樣的,對那些相信宇宙是由一位造物主所創造出來的人,緣起就有問題了。信仰一個宗教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會接觸到它的底蘊,這個時候我們必須——這麼說吧,作出選擇。但是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們去尊重別的道路,只是很難同時去實踐它們而已。

18. 我再強調一次,最重要的是心靈上的滿足,而不是感官那種立即.粗糙的滿足感。這就是爲什麼行善.幫助別人.減少慾望.樂天知命,都不只是關係到宗教信仰的人而已。這些對我來說,不是一些爲了取悅上帝,或保證投胎到好人家的辦法。我認爲,凡是想得到內心和平的人,都不能不這麼做。

19. 從一受胎開始,我們就必須依賴他人。從我們這個世界的幸福和未來來看,我們享有的一切設施,使用的大小物件,一直到最簡單的日常生活,莫不是許多人努力的結果。雖然祈禱和一些靈脩之道也會產生某種作用,但是主要還是人類的所作所爲在造就這個世界。

20. 事實是這樣的,佛陀教我們要謙卑,要爲別人奉獻犧牲,但是我們把這些當成耳邊風。依我之見,像這種僞善的例子,就很值得報章雜誌去揭發出來——不得不這麼做了。

21. 我們這個世界上大概有六十億的人口,在這六十億人當中,大部分關注的都只是物質上的舒適,對宗教和心靈生活則一點兒也不感興趣。所以說人類裏頭沒有信仰的人數佔最多,他們的想法和作法,一定會對世界的演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所幸的是,只要是人,就能夠用人的方式來做事,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

22.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思考像脫繮的野馬,言語偏激,舉動粗暴,他人就會迴避我們,一見到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他們對我們想說的話不感興趣,如果我們作樣子想跟他們說話,他們就把身體轉過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開心或快活起來?而我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不是嗎?

23. 如果一旦他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就覺得信仰失去了目標,那就是因爲這個信仰裏面有貪戀的成分。我們把這個上師看成一個普通的衆生,信賴他,就像我們信賴伴侶.配偶或親人那樣。在這種情況下,他一死,就真的不見了,然後我們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我們之前所感受到的,一定不是正信。

24. 重要的是,把我們所接收到的教誨和法門,深植在自己的心靈上,然後每天實踐。這不是一下子就辦得到的事,要透過訓練,慢慢地來。

25. 除非根基穩固,不然虔誠有可能只是一種虛幻的情感。有些佛教徒,無論是不是藏人,會非常相信某個精神上師。不過一旦這個上師死了,他們對他的信仰也突然消失。他們會認爲一切都結束了,道場也因此關門。但是,從絕對的觀點來看,不管這個上師的肉身在不在,應該不會有所不同。上師代表的是心的最高本質,他的慈悲無遠弗屆。那些能夠體認上師有這樣一面的人,就不太可能對他的人類形象感到依依不捨了;他知道,就算上師離開了他的軀殼,從本體的角度來看,他的祝願和行誼卻總是在那兒。

26. 信心在任何宗教中都扮演着極重要的角色,這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它也必須基於一些真正的理由。二世紀時,印度偉大的哲學家龍樹菩薩曾說,智與信必須攜手並進。如果說佛教認爲信爲高級轉世之困,而且智爲覺悟之源,也有句話說“信心來自於清楚的認識”,換句話說,就是要知道我們爲何而信。

27. 對我們其中大部分人來說,快樂建立在物質的擁有之上。但是,這些財產本身並沒有辦法讓我們感到滿足,這點是很清楚的。我們只要觀察一下週遭就知道,我們會看到,有些人什麼該有的都有了,但是他還是需要鎮靜劑或酒精來讓自己的焦慮平靜下來。另外還有一些人,一無所有,卻過得很快樂,很輕鬆,身體健康,還可以活得很老。

28. 一切都以互相關聯.互相依賴的方式存在,我們找不出一樣東西是自己生出來,只靠自己就可以存在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把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分開來談。

29. 要達到目標,我們必須透過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這不是很重要的嗎?也不要去想說:“我做或不做還不是都一樣,我永遠做不到。”給自己一個目標,找出達成目標的方法,照着去做,漸漸地,你一定能夠辦到。

30. 冷漠的人,既不關心其他衆生過得好不好,也不在乎自己將來快不快樂,這種人只能等着日後痛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