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禪語 > 淨慧長老經典禪語摘抄

淨慧長老經典禪語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平常心是一種平等心,是一種沒有選擇的愛,是面對芸芸衆生普施甘露.普降法雨的大慈悲。小編爲大家帶來淨慧長老經典禪語,歡迎欣賞。

淨慧長老經典禪語摘抄

淨慧長老經典禪語摘抄

1. 外在的和平要以內在心靈的和平爲前提,而內在的和平要從把握好我們的當下一念開始。

2.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3. 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要了生脫死,最終在生死這件大事面前能夠做得了主。

4. 佛和衆生的關係,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贖者的關係,而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師父和徒弟的關係。

5. 我們做功夫,就是打掃心地,讓心地千千淨淨,生長一切善根.生長一切善法。

6. 世間與出世間並不是兩回事。一切從對立的心態出發,就是生死,就是世間;若能心包太虛,煩惱即刻成菩提,世間也就是出世間。

7. 只有在造作.是非.取捨.斷常.凡聖等一切對立面完全統一了之後所顯示的無分別智,纔是平常心。

8. 人是社會關係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個體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9. 在生活的鏈條上沒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10. 見到任何事不動念,就像鏡子照物不留痕跡。功夫在這個地方做,就叫做“照見五蘊皆空”。

11. 世間森羅萬象,一切宛然存在。由於我們在主觀上存在妄想執著,才改變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12. 在一切善惡境界上不起分別,不等於沒有分別。自性分別還是有的,只是不執著。

13. 以“覺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獻人生”之實踐成就大悲心。

14. 在真理上,一切法平等無有分別,離一切相。只有把真理上的種種虛妄分別去掉,才能真正無掛無礙。

15. 以煩惱爲特徵的生活境界就是世間法,以覺悟爲特徵的生活境界就是出世間法。

16. 能夠根據自己的身份,受持相對應的戒條,如法行持.成就律儀.無所毀犯,就有相應的解脫自在。

17. 修行要有信心。有信心就能克服困難,就能戰勝自我,就能勇攀高峯;有信心就有希望,有希望,再經過艱苦的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

18. 盲目的.沒有節制的自由恰恰會給我們帶來不自由,而對貪.嗔.癡的約束則體現出人類的智慧與覺性。

19. 修行的目的,主要是制心一處,讓散亂的心集中在一點上。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能夠在一點上,妄想就少了。

20. 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是佛門弟子安身立命的根本;感恩.包容.分享.結緣,是我們處世待人的根本原

21. 修行說起來沒有別的訣竅,它就是要自我否定.破除我執,就是要把矇蔽在覺性之上的種種障礙,如貪.嗔.癡等煩惱,一層一層地剝掉。

22. 般若要用.要觀照,纔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緣生無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觀.要深行,才能在它的指導下度一切苦厄。

23. 一切的煩惱都是從不守本分的追求中產生。

24. 修行要落實在當下,做一切事業.做一切善法都要落實在當下。

25. 平常心是一種平等心,是一種沒有選擇的`愛,是面對芸芸衆生普施甘露.普降法雨的大慈悲。

26. 信任是禪,關懷是禪,平衡是禪,適度是禪。

27. 有一些不會處理煩惱的人,到處自找煩惱,總覺得生活在一種大家都對他有意見的氣氛當中,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樣要求自己和怎樣諒解他人。

28. 有了生命價值永恆性的觀念,就有了對人的言行負責任的思想做基礎,人類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證。

29. 人生一世光陰極爲有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平平常常.歡歡喜喜過一輩子,即使對方有什麼對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於相互關愛給予諒解,這樣,人就會有和睦的人際關係。

30. 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爲究竟。它可以抗拒虛無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干擾,從而使人的心靈獲得安頓。

淨慧長老經典禪語欣賞

1. 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去理它,煩惱自然就不起作用。

2. 以上求佛道之心覺悟人生,以下化衆生之心奉獻人生。

3. 每一個人都應當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任。個人的幸福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行爲是善是惡。

4. 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輝煌,都是從苦中來。事業的成就如此,學問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

5. 業由心造,一切染淨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6. 不依靠任何人而獨立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爲沒有了衆生就沒有了佛。

7. 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二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

8. 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無掛礙;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掛礙。

9. 我們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稱讚我們是另外一回事。不爲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這是辯證法的道理。

10. 學佛修行的人,千萬不能逃避責任。逃避責任就等於退失菩提心。

11. 在日常的逆境來臨的時候能夠不動心.能夠做得了主,經常能如此,在大限到來的時候,也就能做得了主。

12. 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爲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爲已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

13. 開悟實際上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經過一次大碰撞後,我們內心深處就受到一次徹底地淨化。

14. 我們做功夫,得到受用以後,不是把這種受用來顯異惑衆,而是用來做平常的事.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做那些人們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

15. 不要把我們現在所做的看得太小,只要我們有這個心量,小能變大,少能變多。

16. 有了“我”的執著,就忽視了他人的存在,忽視了他人利益的存在.忽視了他人意見的存在。

17. 戒.定.慧三學,持戒是根本.是保證,修定是基礎,證慧是究竟。

18. 佛告訴我們在家信徒要通達世事.如法求財,做一個誠實的勞動者就可以自強自立。這是學佛成佛的基礎。

19. 有大智慧的人沒有煩惱,因爲他把萬法的本質都看得非常透徹,不被一切現象所迷惑。

20. 禪宗的根本,就在於明白自己是什麼——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見佛性,自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