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禪語 > 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給生活貼上夢想的標籤,那些普通的日子就昇華了,平淡的時光染上華麗的色彩,點石成金,就是這麼回事。一起來欣賞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1. 本性體若太虛,無內無外,非來非去。

2. 或毀他節行。而妻女酬償。或污彼聲名。而子孫受報。絕嗣之墳墓,無非輕薄狂生;妓女之祖宗,盡是貪花浪子。當富則玉樓削籍。應貴則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誅。地獄餓鬼畜生。沒受三途之罪。從前恩愛。到此成空。

3. 毗婆尸佛偈 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4.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馮延巳《鵲踏枝》

5.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6.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7. 把一天的生活當作一生來觀修。也就是,早上觀想自己剛得人身,是孩童時代;中午觀想自己爲壯年人;下午觀想爲老年人;晚上觀想開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時觀爲離開人世;做夢觀爲中陰階段、第二天早上醒來時,觀想爲下一世。

8. 起煩惱時,要回光返照──退步原來是向前。

9. 多欲爲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爲,身心自在。

10. 誠懇可以感動人,謙虛可以說服人。

11.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

12.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衆生。

13.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14. 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滿而刻意追求時,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

15.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1.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2. 萬法唯心。

3. 爲除三毒刺,專求利智犁。——源自:《華嚴經》

4.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5. 我執,是痛苦的`根源。

6. 不悟本性,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故萬心盡在自心應從自心中頓見真如。

7.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8.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應得的福分,所得的收穫又是無緣無故的,那麼多是有人故意設下的陷阱,此時若眼光短淺就會落入圈套。

9.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10.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11. 也許我們應該將遠志封存起來,用閒逸的山水蓄養,於杯盞中自在把玩。看一場煙雨,從開始下到結束;看一隻蝴蝶,從蠶蛹到破繭;看一樹的蓓蕾,從綻放到落英繽紛。不爲詩意,不爲風雅,不爲禪定,只爲將日子,過成一杯白開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簡單。

12. 學佛人平時修一切善法,絕對不求現在的善果,不求這個福,修福不願意享受這個福報,願意在什麼時候享?留到臨命終時享。爲什麼?臨命終時不生病,神智清楚,正念分明,佛號念得清清楚楚,這是大福報。

13.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衆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爲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

14.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裏人。

智慧禪語經典禪意句子

1. 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2. 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3. 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毅力,歡歡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卜問卦,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做主。

4. 現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緣造成的,同樣,現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無始。

5.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僞無主。——《八大人覺經》

6. 年復一年無量壽,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觀自在,時時刻刻妙吉祥。祝新年快樂!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末學合十,向同參道友恭祝新年快樂日日精進!

7.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8. 佈施,不是說你佈施的錢愈多,你將來得到的愈多,不是這樣的。佈施是看你的心跟力,你的心真誠,你的心恭敬,佈施錢財雖然很少,得的福報很大,不可思議!如果你佈施的錢財很多,你的心並不恭敬,並不真誠,你得的福報反而很小。

9.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10. 人世事,幾完缺。——吳偉業《賀新郎》

11. 看櫻花滿天,悲傷在流轉,卻掩不住斑駁的流年。

12.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13. 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源自:《佛遺教經》

14. 臨終之際,若一毫凡聖情量未盡,纖毫思慮未忘便乃輕重五陰去也。

15. 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盤、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1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