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演講稿 > 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覆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以下是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

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一

工匠,是一種職業,看似平凡,卻也有着不爲人知的祕密。

人們都在詢問,什麼是工匠精神,在究竟來自“何方“?它,神神祕祕,似乎很少人能夠體會到它的真正內涵。有人說,工匠精神就是不斷改變精益求精,其實不然,我認爲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益求精,更要有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決定着你的命運,你似乎在慢慢的爲之所改變。

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說道:“一天,一位大學的學者來到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派了幾個人到建築工地去砌牆,這位大學者問了第一個正在砌牆的人說:“你在幹什麼?”“難道你看不見嗎?我在砌牆。”那位工人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回答道。顯然,對方是嫌他打擾了自己的工作。

學者笑了笑,有走到另一位砌牆工人身邊問道:“你在幹什麼?”那人差異的看了看他,然後用手比劃着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大大樓說,我在蓋一座高樓。這兩個人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但當轉身欲走的時候,一陣歌聲吸引了他,在忙的焦頭爛額的工地上竟然還有人唱歌,這位學者狐疑的循着歌聲找了過去,原來是一位目光囧囧的年輕人,只見他麻利的砌着轉,同時哼着一首首老歌。

“你在幹什麼?”學者又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在建設一座美麗的城市。”這個人爽快的回答道。

十年之後,這位學者因爲某一課題又來到了這個工地進行調研,湊巧的是,他發現一件令他非常震撼的事:“十年前的那幾個人,第一個還在工地上砌牆,第二個成立圖紙設計師,而第三個,卻已經成立他們的老闆。”

由此來看,所謂的工匠精神並不是只有精益求精,而更爲重要的是一種態度,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決定了你以後能否幹出一番大事業。

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二

“製造精神”“工匠精神”這些鮮活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報紙和微信上。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又有何種強大的力量?帶着這一串串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翻開了《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一書。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闡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把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本書從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術等方面,告訴我們“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告訴我們“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讀到這,我陷入了一陣沉思。

臘月28,回到老家,路過大伯堂屋前,我熱情的喊着大伯,走進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說“大伯,您直接去市場上買幾個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幹嘛還費這事,都過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幹了半輩子的木匠了,家裏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輩子了,多耐用,多結實”說完只見他拿着魯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腳;拿着剛尺和碳筆在凳面上比劃着凳腳的開眼位置。

“孩子,就說這魯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快,還要一推到頭,否則刨出來的面就不平。”在我看來,真的沒有必要費這麼大工夫去做幾個凳子。而對於做了半輩子木匠的伯伯來說,從他臉上流露出來的是他對手裏木工活的熱愛,還有對自己產品質量的胸有成竹的滿足。他笑起來眼角隆起的皺紋告訴我,他內心是踏實的,是執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藝品—“木凳”。

這一情景就像一束陽光,它照進了我的內心。記得,13年3——4月在底盤廠工作時,面臨着人員的大量變動,複雜的底盤和輕卡的混線生產,導致我班組裏的骨幹們連續近1個月加班至11點過後。那時感覺,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那段時間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盡,但是思想上一直很執着的相信:明天會更好,明天要好好幹。 14年3月,我應聘進入了營銷公司,剛開始不適應這種寬鬆和自主,感覺再也沒領導爲了拉動生產節拍而逼你開線催你生產,雖時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點了… …這一切,就像來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關在內心深處的的魔鬼“另一個自己”出現了。在空閒的時候我會去想“自己的工資和職位也沒什麼大展進,年復一年的這樣幹着,究竟爲什麼啊?同學介紹的某某公司那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會去想“怎樣選擇捷徑去更快的成長啊?怎樣做事會又快又省,儘快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啊?這事做了,領導會滿意嗎?”整個人總是無意中想到了九霄雲外,又無意中被現實拉回了生活。前段時間部長讓我給總經理送個報告,我送完迅速回來答覆部長“領導出差了,報告放他祕書那。”真想欣喜自己辦事真利索,可隨後部長又問“你問過領導什麼時候回來啊?報告大概什麼時候簽好?你打算什麼時候取?”就是送文件這麼一件小事,都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我不禁臉紅的發燙。

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相信有那麼多年輕人在的路上有過和我一樣的幻想和惆悵。因爲我們內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們喜歡去做一些投入一點就能立刻看到回報的事情。或者領着公司一年發的數萬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對照書中描述的打工心態,這種心態太可怕了。

都說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閱讀完本書後,我對書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這一觀念如飲醍醐。所以,我呼籲:

1、年輕的小夥伴們,請戒除內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成長捷徑了,立足崗位,把自己當下的做好了捷徑可能就來了;

2、請那些像我這樣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夥伴們,趕快清醒過來。不要覺得自己在給別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損失百萬,那這點錢對公司來說又算什麼呢?而這十年對我們來說,那就是生命!

年輕的朋友,我們對美好前景要敢大膽的去憧憬,我們也要按捺住內心的焦躁、憂鬱、惶恐;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工作,將工作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充實和美麗。

中學生工匠精神演講稿三

付守永先生在序中就寫到“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種什麼精神支持呢?”,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執着,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精神力量。正如小野二郎說的,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祕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而這就是工匠精神最純真的呈現。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曾經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我們爲什麼工作?用什麼態度去工作?到底值不值得用心付出自己的努力?在迷茫的時候又會想:反正幹多幹少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如今經濟飛速發展,在城市生活節奏較快,沒時間處理感情,只好非誠勿擾;沒時間旅遊,只好走馬觀花;沒時間學習,只好報速成班,過着“快餐式生活”,當生活只求速度不求內涵時候,原本美好的東西都變味了,反映在工作態度上,就是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機心。想想,生存不易,我們只能慢慢來,一步步腳踏實地,用雙手和智慧去創造財富。那麼如何在工作中實踐這種精神呢?

樹立“不爲金錢論”的工作觀

很多人都想得很簡單:工作就是爲了養家活口,圖生存。當然這是基礎的,但如果一味變成爲“爲了賺錢而工作”就無法體會工作的樂趣和成功喜悅,無法獲得更多的提升,成爲一個“上班奴”。俗話說的好: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讓賺錢的目標與自己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有夢想纔會有動力,也不至於虛度光陰。在工作過程中還要解決好“心”的問題。高爾基曾說,“工作是快樂時,人生便是幸福;工作是義務時,人生便是苦役”。在工作中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有時候我們會受到挫折,讓我們體會“進退”的深意,有時候有貴人相助,助我們錦上添花,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要從容去面對。

樹立“先做人後做事”的理念觀

工匠之道就是把理想變成價值的.思維法則,成敗在一念之間,從改變念頭開始。五大正念中首要爲先做人,後做事,用小約翰拼圖的故事,一語雙關:“人對了,世界就對了”。歲月悠悠,人要實實在在地做成幾件事情並不容易,堂堂正正做好一個人更不容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要善於把“會做人”和“能做事”有機的統一起來。

而要想改變我們的人生,最重要的要改變書中寫到的三種思維方式:交差思維、差不多思維和走捷徑思維。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是有名的“差不多”先生,從歷史上看,我們的中庸文化、糊塗文化,導致人們以“差不多”爲標準,以“難得糊塗”爲明智。從現實看,“差不多”先生背後,是缺乏一種對他人、對客戶、對工作的一種基本的責任心。從專業上看,“差不多”先生的出現,也跟他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眼見經歷有關,很多事情,做的貌似差不多,是因爲他不知道還有更好更高的標準,也就是跟他的能力有關。同樣交差和走捷徑思維,阻礙了自己進步的機會,對職業成長是很不好的。

樹立“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的完美觀

時下,社會上一些人對工匠嗤之以鼻,認爲工匠是傻子。他們覺得把工作做完就行了,精益求精做什麼?幹嘛非要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幹嘛非要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也有一些人雖然敬佩工匠,但理念信念淡化,不願付出勞動;但更有一部分人,憑着內心的信仰與追求,身體力行學習大國工匠,爲社會作出更多貢獻、創造更大價值。就像央視新聞推出的《大國工匠》系列,講述不同崗位勞動者用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這是一種值得社會尊重的職業精神,也是當今社會最稀缺的品質。

作爲這個創新時代的年輕員工,雖然人的能力有大小,機遇各不相同,但只要人人願意在某一個領域日日潛心鑽研,都能成爲受人敬重和熱愛的大國工匠,都能爲自己的人生添色加彩。因此,要把工作當做一種修行,一種信仰,就像京瓷創始人滔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一樣,在工作中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工作當成事業,拋棄雜念,棄焦去躁;把工作當做是磨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橋樑;把每一天都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來度過,對待任何事情都認認真真,精益求精,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