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勵志書籍《攻心爲上》讀後感

勵志書籍《攻心爲上》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33K 次

引導語:俞敏洪說“每條河流都有一個夢想:奔向大海。長江、黃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樣。長江劈山開路,黃河迂迴曲折,軌跡不一樣。但都有一種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過程中,如果沉澱於泥沙,就永遠見不到陽光了。”一本優秀的勵志書籍就像一件出色的藝術品,不管你朝哪一個方向去欣賞,它都會給你留下讚歎不絕的美感。下面便是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找到的勵志書籍《攻心爲上》讀後感。希望能給大家以鼓勵!

勵志書籍《攻心爲上》讀後感

那麼何謂攻城,何謂攻心?攻城,就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們碰到學生做錯了事,抓到辦公室裏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臭罵,如果學生不服氣接着罵,必須要讓其服帖爲止;我們要讓學生學習,以強力脅迫之,對於不認真學習或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施以高壓政策,必要讓其崩潰;教師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學生,規定學生必須做的事情,全然不顧學生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對於不同意見,千方百計打壓他,必要時祭出校紀校規或請家長來校等法寶,定要讓學生就範。由於教師是強者,學生是弱者,攻城之術乃是以強擊弱,教師很容易就取得了勝利。但是攻城爲次!不可常用!

攻心就不同了,對於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心理,思索學生的動機,站在學生角度體會學生的感受,然後對症下藥,採取措施。使用的方法通常都比較緩和,但是正好擊中要害。犯了錯誤的學生,不但乖乖認錯而且心服口服,教師的任務通常也能很好的貫徹下去。學生的行爲表現完全出自自願,並非老師強迫,但卻是老師的目的。

古人云: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爲上策 。學生跟老師其實就是對陣的兩個陣營,但是這兩個陣營的戰鬥力卻是有天壤之別。老師強,而學生弱。以強擊弱,戰無不勝,但是強壓給學生的意願真的是學生想要的嗎?常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咱們每個教師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攻城之法以前我們的老師也都用過,咱們那時候的想法是怎樣的?這是不是值得我們深思?

不過反過來說,對於攻城之法我們不應該全盤否定。教育要求我們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我現在教的是一年級,對於課堂紀律,站隊,咱們每天要強調好多遍,他們有時候還是站不好,我們再用好言相慰不過是讓他們感到厭煩而已,這種時候我們以一種強勢姿態命令他們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人愚見還是偏向於攻心,尤其是對於低年級或者問題學生來說。很多時候,或許我們不經意的一個問候,一個玩笑,一個小小的獎勵就能讓他們高興半天。

中國人非常喜好“度”,凡事都有個度,超了,不好,低了,也不行。對於度的'拿捏,這就是實踐的問題了。就不是我這個毛頭小子所能妄加評論的了!

不記得是誰說過這麼一句話: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想必凡和自己較過勁的人對這話都深有感觸。人與自己較勁,到底是什麼跟什麼較勁呢?左手跟右手,軀體跟心理,還是思想跟靈魂?這恐怕很少有人能說得清。不過依據常理,我們和自己較勁,應該包括整體的我與內心深處的我,具體的我與抽象的我,形體的我與思想的我,甚至靈魂的我與思想的我。人戰勝不了自己,不是因爲自身太強大,恰恰是因爲自身太脆弱。比如說,我們明明覺得被威武所屈有失男子漢氣概,可我們還是屈從於武力;我們明明覺得被貧賤改變志向臉上無光,可我們還是在貧窮面前丟棄了尊嚴;我們明明懂得被富貴利祿收買無恥,可們還是甘願做了金錢的奴隸。如此等等。所以,人要當一家之主甚至一國之主容易,做心靈之主很難。人,一直是自己心靈的奴隸。

這種情況在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情境下尤爲突出。

馮驥才先生的中篇小說《啊!》,描寫的正是這種背景下人心脆若薄冰的情形。

文革動亂時期,批鬥成風,人整人,人咬人。親朋相互揭發,鄰里相互攻訐,人人自危。歷史研究員吳仲義本來沒做什麼虧心事,安心搞他的地方史研究。不想有一天突然收到哥哥的來信——十年前,兄弟兩人曾參加過同學聚會,討論過對國家體制的看法。吳仲義認爲“國家還沒有一整套科學、嚴謹和健全的體制;中間有許多弊病,還有不少封建色彩的東西。這樣就會滋生出種種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形成時弊,扼殺民主。那樣,國家的權利分到一些人手中就會成爲個人權勢,階級專政有可能變爲個人獨裁……”——吳仲義的哥哥怕有人揭發這番言論惹火燒身,寫信叮嚀吳仲義千萬小心。吳仲儀趕緊回信,不巧的是,心思恍惚的吳仲義弄丟了信,找遍角角落落也沒能如願。於是整日惴惴不安,心事忡忡,懷疑信件已經落到了單位領導手中,他的底細已暴露。他的反常正好給一向喜歡檢舉、告發、批判人的上級賈大真以機會。賈大真採取“攻心”策略,層層施壓,逼吳仲義就範。吳仲義在強大的心理攻勢面前,心理防線訇然倒塌。將事情的原委始末原原本本詳詳細細地向賈大真做了交代。後來,等到獲釋回到家裏後,才發現那封還沒有寄出的信在洗臉盆下安睡呢。

看完小說,我也一直在想,爲什麼吳仲義就不能堅守自己的心理防線,從容處之呢?可又一想,生活中,有誰能真正做了自己心靈的主人!一個人可以通過錘打煉造出金剛不倒之身,誰又能輕易煉出固若金湯之心?人是血肉情感之化合,怎能沒有一些隱私與祕密?倘要攻心任誰也逃不過心靈一劫。真佩服三國馬謖,將攻心之謀總結成一套可屈百萬雄兵的理論策略——“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當然更佩服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學家,將人之心理剖析得了無遮攔,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