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看《摔跤吧!爸爸》有感

看《摔跤吧!爸爸》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有夢想從來不是爲了改變世界,只是爲了改變自己!下文是爲大家精選的《摔跤吧!爸爸》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看《摔跤吧!爸爸》有感

看《摔跤吧!爸爸》有感1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正在緩慢而堅定地佔領中國大陸的票房頭名,並且成功地超過第二名兩倍以上。對於一部上映首日只有13.3%排片的勵志電影,沒有什麼比這種票房逆襲更感人的勵志了。在上映十天之後,院線終於承認了它的強大生命力,在觀衆的呼喊聲中把排片調整爲27.5%---當市場和自己的預期相悖的時候,商人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從13.3%到27.5%,在中國電影的歷史上,很少有什麼片子能夠像《摔跤吧!爸爸》一樣,在上映第十天的時候,突然排片上升至上映日的兩倍以上。爲什麼?爲什麼會是這樣?

因爲印度足夠遙遠,遙遠到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之中。而在我們的這種想象裏,印度擁有了一個妥善的位置。就像是我們貧窮而無害的遠親,過着我們曾經的日子,正在努力追趕卻永遠追趕不上我們的腳步。因此,我們會在這樣的遠房親戚身上,投射出最多的同情、理解以及慈悲。不全是爲了他們,我們帶淚的溫柔有一大半是爲了我們自己,爲了昔日裏努力掙扎的自己。

設想一下,《摔跤吧!爸爸》改換爲中國背景。1957年西部三省交界的某個山村裏,有一個執拗的前全運會摔跤冠軍爸爸,爲了自己的夢想,非要逼着兩個女兒學摔跤。還有人要看嗎?還有那麼多眼淚麼?我猜那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情形,我們對於山村,對於貧困,對於一個生了四個女兒的農村漢子太過熟悉,對於那樣的生活太過熟悉。所以,我們並不會喜歡那種真實,尤其是在大銀幕上重溫那種感受,不會有多少人感覺到舒服,就像是好容易擺脫的噩夢重又前來。

把這個夢移動到印度旁遮普邦,再在裏面放一點咖喱,增加一點印度歌舞。對於這個程度的真實,我們是熱愛的,而且隨時準備大哭一場。因爲它足夠安全,是一種安全的真實。

對印度人而言,《摔跤吧!爸爸》也足夠安全。它蜻蜓點水一般說到了印度的童婚,談到了婦女在印度的命運,但就那麼點了一下,然後就飛快地講述一個勵志故事。它也點到爲止談到了印度基層管理的無能和無恥,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也就那麼點了一下,然後就又融入了印度愛國主義的大合唱之中。由於《摔跤吧!爸爸》的輕功是那麼好,看到最後的時候,我們幾乎會忘記了這部電影的一開始,講述的是一個父親的執念,想要自己的兒子拿一會奧林匹克摔跤冠軍。而是習慣了最終的宏大敘事,變成了一家人一心一意在英聯邦運動會上,爲了印度國旗升起而奮鬥終身。

這也是中國觀衆最喜歡的主題:從不被人看好到萬人敬仰,最小的最貧弱的個體爲了國家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套用那句網上的話來說,“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弱小者的成功逆襲,配合上愛國主義的進行曲,永遠熱淚盈眶,永遠熱血沸騰。然而僅僅有這點東西是不夠的,還需要一點點安全感,也就是心理滿足---

在類似的命運之中,我們的婦女已經走過了《摔跤吧!爸爸》裏的那一段艱難歲月,平等地和男子運動員一樣站在賽場上爲國家爭奪獎牌。而事實上,中國姑娘們幹得挺不錯,迄今爲止她們無論是獎牌數量還是獎牌質量,都遠超男性選手。所以,我們淚水漣漣地看着落後、貧窮的印度大陸上,婦女艱難地站起身來,想要在男性主導的世界裏發出一點聲音。在銀幕上看到印度婦女因爲女摔跤手的勝利而神采飛揚的時候,我們竟然也產生了一點點白人感:哦!可憐的印度人,他們終於有了一點點進步!爲他們鼓掌歡呼吧!歡迎他們迎頭趕上!他們終於走上了我們走過的正確道路!

如果說《摔跤吧!爸爸》在印度是一部純粹的勵志大片的話,它在中國的流行除了同樣的勵志和愛國元素之外,則帶着一種巧妙的恭維意味,成功地讓每一個觀衆產生了一種撫今追昔的感慨,並由衷地希望黑皮膚的印度女孩能夠擊潰各種金髮碧眼的英聯邦成員國家的白人女孩---有一種強烈的共同命運感,讓中國觀衆深深帶入其中。

對於我來說,《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滿感人細節的類型片。它披着印度本土電影的皮,但是內核卻嚴格符合好萊塢類型片的要求。在每一個環節上都精心處理,在每一處情感爆發點之前都做了精確計算。它擁有相當不俗的演員和表演,也有相當專業程度的導演、攝影、音樂和剪輯。於是,哪怕它在劇情上落入了一切勵志片的俗套,但是依然能憑藉精湛的技術,以及在細節上的可信,讓觀衆深深陷入劇情,迫不及待地渴望着在最後一刻出現傳說中的5分,徹底扭轉戰局。

不單是在中國,在這個世界的每一處,《摔跤吧!爸爸》都沒有超越人們對印度的想象,也沒有超越人們對印度刻板印象的總和。它並沒有試圖告訴世人任何關於印度的新視角和新發現,它只是重新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印度故事,並且在這個故事上增添了許多戲劇性,爲主人公設置了許多真實故事裏並沒有的障礙。影片中的印度並非是印度的真實,但是人們想象中需要的那個印度。因此,它擁有了最爲“真實”的幕布,在這個幕布下面,坐滿了最爲懇切的觀衆:請給我們講述一個真正的印度故事吧!

於是故事開始了:從前,有個印度男人,他一直想要一個兒子,好繼承他的摔跤天賦,爭奪一枚奧運會金牌,然而上天接連給了他四個女兒。當他已經完全絕望的時候,有一天,他回到家的時候,看到了憤怒的鄰居.....

這樣的故事,在哪裏都會發生。但我們更愛看它發生在印度,否則,它只會以小品形式出現,叫做《超生游擊隊》。

看《摔跤吧!爸爸》有感2

最近在朋友圈經常會有好友推薦一些好看的電影,譬如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還傳播了很多正能量的雞湯文。我決定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觀看這部很好看的電影,在看的過程中內心激動之餘,總是回想起以前的事情。

截止到今天,該劇已經上影連續十幾天了,人氣居高不下,看過的人應該也不計其數了。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

曾經的全國冠軍,因生活壓力而不得不放棄摔跤,過上了窮苦的生活,爲了生兒子來繼承自己摔跤實現世界冠軍的夢想,卻連續生了四個女兒。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惱當中,然而突然某一天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天賦,於是開始摔打訓練她們,並剪掉她們的長髮。但兩個女兒不負父望,經過十年磨礪,最終站在了世界級的摔跤舞臺上,並奪得冠軍,一舉成名,成爲整個印度成千上萬弱勢女性的榜樣。

《摔跤吧,爸爸》在技術層面很專業很極致,無可挑剔。這是一部以真實題材爲藍本的體育影視作品,全劇將殘酷的父愛展現的非常刻骨,從慘痛的父愛到釋放着光芒的父愛,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執着,拋棄重男輕女的惡俗和不堪入耳的輿論壓力,不惜一切代價努力實現夢想,也改變了婚姻制度下女兒們的命運。劇中情節並非跌宕起伏,而是簡單樸實但極具張力,這與國內動輒父愛如山的電影比起來,感染力更勝一籌。但這並非是以父愛爲主題的電影,而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勵志電影

社會發展至今天,一個無比虛構的時代,國產各大影視劇對虛構技巧運用到了爐火純青,從抗戰神劇到現代言情劇,看不到任何現實意義,很多人被商業、娛樂遮蔽了視聽,光鮮的外殼裏面便是真實的醜陋,各種明星醜聞、惡俗真人秀和成了屎也會有人去吃。幾乎所有的影視作品只要通過宣傳,都可以博人眼球、譁衆取寵,其故事情節曲折彎繞,能把所有觀衆的心都變成玻璃心。《摔跤吧,爸爸》沒有把這個家庭的苦難用來博取同情,而是放大的視角演繹正常人的情愫,所謂的淚點也不過是化悲爲喜,還能引起共鳴!

電影中父親的'決定影響着這一家人的生活,子女們不得不爲之,這也許就是印度式的家庭教育。父親爲了實現夢想親力親爲,不管是錯誤的還是對的,都必須執行。即便如此,依然可以感受到這個家庭的溫暖,讓觀衆能夠從極度惡劣的專制環境中感覺到人情味,迴歸到屬於自己正常的生活本身。說到底還是爲了滿足父親的願望,將父權威凌駕於整個家庭,才換來成功。

這和美國式的民主完全不同,如果每天強迫自己的女兒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每天進行嚴苛的訓練,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美國,父親可能會因爲侵犯了子女權益,受到法律嚴懲,雖然美國的官僚機構非常臃腫,但美國的法律卻很高效,處理起這樣的問題絕對不會棘手。而印度顯然會在執法層面大打折扣,即使到了今天也會如此。但中國又何嘗不是這樣,選擇性執法,依據的不是法律,而是“時機天時地利人和”,這種千百年來“以和爲貴”的王者之道。

對我而言,這部劇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看到了兩個女兒奔跑的身影,弱小的身體穿越在麥田裏,感覺到生命的逐漸強大。父親的形象此時很親切,爲了女兒不缺失營養,竭盡全力保障女兒吃好喝好,這是我最感動的地方。每個人都有那麼一段身體成長的歲月,身體那種向上拔的感覺,如果在營養缺失的情況下,是多麼痛苦!對於健康的人來說,或許體會不到!但對於那些食不裹腹,衣不保暖的偏遠山區的孩子來說,是無法享受正常生活的。

對國人而言,印度是一個既貧窮又落後的國家,他們所經歷過的包辦婚姻,我們不也經歷過嗎?我們奮鬥着的歷史,也許將來,他們也要經歷。這個國家正在極力改變着自己的面貌,也許過不了幾年就可以煥然一新。但這樣的改變,需要付出的是全體國民的努力,國家已經規劃好了國民的未來,一切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有序推進。這兩個女孩子的命運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悄然發生着變化,他們同樣擁有着爲國爭光的使命,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印度政府體制的腐敗,使人們在實現願望時也無能爲力。作爲父親要向當權者哭訴兩個女兒辛酸的奮鬥史,以此求情感動感化他們,來成就屬於自己的夢想。我在想,如果一個國家變得不再純粹了,愛國還會有意義嗎?爲什麼生在這樣的國,就一定要愛這樣的國?當印度國旗升起,此時所展現的愛國主義,也許纔會有些意義。

在中國,千萬個家庭就有千萬個爲國爭光的夢想,中國的教育歷來如此。但只有一個家庭才能實現夢想的機會,絕對不會有公平競爭,也絕對不會誕生公平的機制。我們最大的依附,就是在這個具有小小夢想的家庭裏,有基本保障就很心滿意足了。只不過是早醒過來的那部分人富裕了,還有一部分人在沉睡當中。

這部劇在國內上影的意義,或許是要告訴人們,窮且堅守夢想,就一定能實現嗎?點到爲止,我只想把觀點都集中到該劇本身。

世界上總是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發生,並且發生的故事都超乎我們的想象,不管是在遠在印度,還是在大陸的另一片土地上,不管是真還是假,都會從不同的角度講述給你。我們的故事可以不講述,但熒屏上的故事不能不看,只有娛樂才能不斷麻痹人的意識,讓我們不脫離已有的軌道前行。

有一天,我們的生活也會充滿了戲劇性,也會站在某組委會辦公室,向某協會主席進行哭訴子女辛酸的奮鬥史,到那時求情就未必能獲得同情了。所以還是團隊作戰好,二胎作戰,總比一個孩子好。

有夢想從來不是爲了改變世界,只是爲了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