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雙贏的智慧感悟三則

雙贏的智慧感悟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K 次

雙贏的智慧感悟三則

雙贏的智慧感悟三則

雙贏的智慧感悟三則

雙贏的智慧1:

雄鷹振翅高飛,劃過長空。那一片湛藍包容了它的不羈,承載了它的穩重,爲此,藍天纔多了一分神祕,多了一分美麗。

鯉魚擺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許了它的活躍,收留了它的靈動,因此,大海纔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黃鸝枝頭高唱,劃破密林。那一片蒼鬱容納了它的不安,守護了它的機巧,於是,森林纔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適。

彼此容納,彼此和諧,這便是雙贏的智慧。

自然界中的生物懂得和諧共處,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將養分輸送給固氮菌,固氮菌向植物帶給氮素。彼此生存,互爲條件,持續和諧,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這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應對澎湃的經濟大潮,各大公司爲了生存與發展,紛紛採取合作的方式,彼此聯手,互通物資與信息,在奔涌的潮流中,彼此互動,共謀發展,持續不倒,壯大自己。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昭君出塞,流傳千古。匈奴停兵請求和親,增強和睦,共謀穩定。爲了黎民蒼生,爲了邊塞穩定,昭君,和平的使者,爲雙方的百姓帶來了和好的福音。這又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子期伯牙,共奏高山流水之音,和諧的旋律使彼此陶醉,對他們來說,這不算是雙贏嗎?

劉邦項羽,爲爭天下而塗炭生靈,最終項羽烏江自刎,劉邦也要用數十年來休養生息,這能算是雙贏嗎?

天空包容了遊蕩的雲,在雲朵的映襯下更加明亮。

大海包容了激盪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躍中更加迷人。

雲朵,浪花在天空與大海中相互輝映,光彩熠熠。

這,便是雙贏的智慧。

雙贏的智慧2:

在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的選取之下,生物都在爲這生存尋求出路。而其中一部分生物因其擁有如同人類一樣的雙贏智慧而表現出更爲強大的生存潛質。所有植物都需要吸收氮元素以維持生命,而它們大都缺乏超多獲取氮素的潛質。豆科植物也不例外,然而根瘤菌的出現給它們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細胞中,一方面爲其超多供應氮元素,一方面又受其回報,從中獲取營養。這種補人之短揚我之長、互利互惠的智慧使兩種生物都能頑強地生存,獲得雙贏效果。雙贏的智慧使得這對合作夥伴在激烈的競爭之中立於不敗地位。

在人類社會中,雙贏的智慧往往更能解決生死攸關的問題。正當曹操率領八十七萬大軍南下攻吳之時,諸葛亮審時度勢,作出一個能夠雙贏的決定,與東吳聯合抗曹。此舉不但爲吳國抗曹補充了兵力,帶給了良策,更是爲了日後保全自己,發展自己。即使諸葛亮在歷史上並未真正表現過他的才智和在軍事上的作用,但他政治上掌握大局,尤其是如此雙贏的舉措,的確爲後人稱道。諸葛亮的成功,在於他善於利用自己和外部的力量,不僅僅爲他國帶給幫忙,也爲自己造福,只一計便獲得兩方的巨大收穫。可見雙贏的智慧乃大智慧。

軍事上雙贏可保國家生存。在經濟和政治上,它也能夠使一個國家迅速壯大起來。二戰後,歐洲經濟遭到沉重打擊,羅斯福這時向歐洲各國伸出了援助之手。此時美國人看到的不是短期的資本外流而是長遠的利益[]。援助計劃拉動美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又使得歐洲強國在政治上依附於美國。這援助之手不是伸向廢墟,而是伸向了金錢和權力。而歐洲一方也獲益匪淺,得以在戰後迅速崛起。

雙贏的智慧依靠顧全大局的潛質,能造福於雙方,它是人們真正需要學習的。

皇帝造屋,百工齊集。,木匠、石匠暗暗競賽。一天,木工師傅求勝心切,重責小徒弟。徒弟爲了泄憤,把師傅的木尺偷偷銼短了一分。結果,根據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遠方進貢來的。無法在當地補充,皇帝必然爲此震怒。木工師傅知道自己死亡臨頭而大哭,這時,石匠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承託長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爲微微隆起,補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這樣,不但宮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設計,爲中國建築多增一份姿采。

這則故事寓有中國人處世的哲理:別人的短處能夠彰顯我們的長處,我們的長處能夠"承託"別人的短處,這樣彼此都有好處。推而廣之,這是一種競爭中"雙贏"的智慧,而這在現代社會中尤爲重要。

雙贏的智慧3:

什麼是雙贏,簡單的意思就是雙方都得到好處,有飯大家一齊吃,有糖大家都分來食。大家都能嚐到甜頭。可是人類之間很少實現雙贏,更不用說智慧二字。

從小黨和國家就教育我們,這世界人人生來平等;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長大以後我又逐漸知道“物競天選,適者生存”這道理,一個人要活下來,要贏利,某種程度是以他人喪失自身利益爲代價的。

既然大家好處都平均,那就不用搶,也不用去佔,沒有雙贏,也不需要智慧,所以共產主義世界可能沒有雙贏;從另一方面來說,既然大家都明火執仗的掠奪,一定得犧牲他人的利益,那就談不上雙贏,資本主義社會又憑什麼能夠實現雙贏?

因而,雙贏的智慧,其概念從來沒有在我腦海中生根發芽過,也從來沒有在我腦海中佔有過一席之地。

雖然人類似乎比動物昆蟲更加有智慧,但動物與動物,或者動物與植物之間似乎比人類懂得如何雙贏。

現在一提起雙贏,我腦海中立即先涌現出血淋淋的畫面。

本.拉登襲擊世貿大廈,美國佬死傷無數,本.拉登與美國人沒能實現雙贏;小布什打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小布什麼與塔利班之間也沒有實現雙贏;小布什攻打伊拉克,俘虜薩達姆,小布什與薩達姆絕對不會雙贏;日本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雙方不會雙贏;如果臺灣宣佈獨立,兩岸兵戎想見,兩岸的中國人想來不會雙贏。

大家實力相差懸殊,弱者靠偷襲;強者靠硬幹。沒必要雙贏,也根本不可能雙贏。弱肉強食,本能行爲不需要智慧。

大海里某些小魚專門清理某種大魚身上的小微生物,而大魚亦從不吞吃他們,這種大魚與小魚在不經意間實現了雙贏。法屬熱圭亞的熱帶螞蟻和某種植物之間也能實現雙贏:螞蟻利用植物作爲牢籠和陷井捕捉昆蟲,昆蟲一部分成爲植物的養料。以上的種種互相勾結,朋比爲奸的共生現象,纔有點雙贏的意味。

事實證明,人類之間只有雙方實力旗鼓相當時,無論是對手或者朋友,誰也吃不了誰,迫於無奈,雙贏纔會擺上檯面。只有這樣,智慧才能提上日程。

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得失,中國與歐盟之間的紡織品的貿易爭端。他們的利益已經相互滲透,有時候得互相利用,誰也離不開誰;有時也想吞掉對方,可又誰也滅了誰。迫得不已,他們才提出雙贏。這樣大家才能夠在世界這塊大蛋糕上各自分一杯羹,否則被第三者坐收漁利可不太妙。

說來說去,雙贏是迫不已的行爲。如果硬要說“雙贏的智慧”,也只能是一個可笑的扯談,也可以說是一種古怪的強盜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