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職場故事 > 超前“半拍”恰到好處

超前“半拍”恰到好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做“第一”也好,“快”也罷,究竟提前多少才合適呢?超前半拍的度又該如何度量呢?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

超前“半拍”恰到好處

  第一個因素,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市場需求。就是說,我們要分析和把握市場需求出現的時間。市場上有這種潛在的需求,這是我們有必要提前介入、超前入市的根據,但若超前於市場現實需求終將到來的那一天的時間太長,需要等待的時間會太長,企業會等不起或不值當等。雖說市場需求是可以引導和培育的,但以企業的方法來做市場教育的工作是有代價的,即是要花錢的。這就又有一個花不花得起這個錢和值不值得花的問題。

  第二個因素,就是要考慮我們自身的經濟實力,即我們自己有多少錢,能從銀行裏貸到多少款,還有就是在這期間我們的企業原先的生意是否順利,能進多少賬。這直接關係到你能等多長時間或能花多少錢於市場教育以催生市場提前到來。

  所以要“適度”超前,我們用超前“半拍”來形容,超前“一拍”太多,“半拍”正合適。“適度”和“半拍”是指超前到你等得起和值得等的程度,或超前到你有實力將市場提前開發出來的程度。所以適度超前是一個原則,而這個“度”如何把握則要因人而異,因企業而異。

  第三個因素是競爭對手的動作,但這一因素不是決定性的。落後於競爭對手那就不叫超前了,但如果一味地爲了超前於競爭對手而忽略了前面兩個因素,結果還是要失敗的,那又何必去超前呢?譬如我自量沒有這個實力,若爲了超前於競爭對手,硬着頭皮超前入市,結果超前太多了(既與市場需求相比,又與自身實力相比),根本耗不到市場起來的那一天,不如等競爭對手把市場培育起來之後再以跟隨者的身份進去分得一杯羹。實力不如人,市場又太超前,你只能這樣,或者就另闢蹊徑,換個領域做第一去。

  有些人、有些企業往往犯超前太多的錯誤而導致失敗,令人扼腕。首先,我們應該肯定地說,有超前的意識和眼光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這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趨勢和商機,要與大多數人持截然相反的意見而能堅持,要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孤獨地前行。所以超前是令人敬佩的。也正因爲如此,因爲太超前而導致的失敗才顯得悲壯,令人嘆息。就像孤身一人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像人在陣地在、孤軍奮戰到最後一刻終因寡不敵衆而在援軍到來之前壯烈犧牲的戰鬥英雄。其次,我們又必須指出,若不是單純地比眼光,比聰明才智,若要獲得成功,太超前了也是不行的,太超前了也不能獲得成功,太超前了往往要成爲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