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職場故事 > 吳曉波:淘汰人的從來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吳曉波:淘汰人的從來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吳曉波:淘汰人的從來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淘汰人的從來是工具而不是年齡

作者: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

摘自:吳曉波頻道

1

我的第一臺電腦是1995年添置的,當時花了將近半年的薪水,同事們都覺得我瘋了。

我所服務的機構福利極好,從房子、煤氣竈到過年的大米和東海帶魚,樣樣都有的分,寫稿用的圓珠筆、筆記本和墨水更是隨要隨取,你這個臭小子居然會花錢去買一臺“寫作工具”,一位老先生很認真地對我說,“你是在爲國家寫稿子呀,爲什麼用自己的錢買電腦?”

他們沒有料到的事情是,有了電腦之後,我寫字的速度大大加快,原本笨拙的剪報被錄入到了電子文檔中,取用無比快捷,更要緊的是,我成爲了中國第一批撥號上網的寫作者,互聯網爲我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

現在想來,我們這一代人是怎樣淘汰上一代人的?

不是我們比他們更勤奮、更聰明,而是我們比他們更樂於接受新的工具。

1985年,第一批用電腦工作的產業工人

2

如同汽車淘汰馬車,互聯網淘汰紙媒,不是因爲馬匹不夠健美強壯,紙媒不夠精緻深刻,而是因爲工具的革命性迭代。

在美國,醫生被認爲是職業門檻最高的,要成爲一個高超的醫生,你起碼得學習三千本醫療著作、上萬篇論文和臨牀報告,需要你投入十年的時間,這便是所謂的“一萬小時天才定律”。

去年,IBM研發出一套基礎於認知技術的學習工具“沃森”,學習這些知識,僅需要花 17 秒。一家叫貝勒的醫學院使用IBM沃森,從 2,300 萬份候選文獻中選出7萬篇科學文章,在僅僅幾個星期內,就準確地找到了可修改 p53(與許多癌症有關的一種重要蛋白質)的七種蛋白質。在使用沃森解決方案之前,這種發現結果通常需要整個生命科學行業花七年時間來完成。

在新的工具革命面前,一切價值被重構,包括時間的意義和對能力的定義。

IBM的“超級電腦”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