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推薦

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49K 次

導語:歷史故事的意義瞭解一個國家就要先了解它的歷史,歷史故事是讓我們最容易瞭解中國歷史、外國曆史、世界歷史、清朝歷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歷史最快捷方法。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經典古代勵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推薦

篇一:

唐朝時,封建經濟繁榮,國勢強大,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爲了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貞觀年間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國的遣唐使併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僅達百濟),還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歸國,派使團前往迎接),兩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專使)。使團中有許多留學生,還有留學僧,其中不乏好學之士和學識淵博之人。

中國人也不斷東渡日本進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貢獻的是鑑真和尚。

鑑真俗姓淳于,生於唐武則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於唐代宗寶應二年(公元763年)。他是揚州江陽縣(今江蘇省揚州)人,14歲時進揚州大雲寺,從聞名天下的智滿禪師受戒學禪門。在名師的指引下,鑑真的學業突飛猛進。三年後,他離開大雲寺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龍興寺學戒律,並受"菩薩戒"。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他雲遊四方求學,到過洛陽、長安。景龍二年,他20歲時,由律宗法師弘景主持,他受了"具足戒"。此後,他不斷鑽研佛教經義,對律宗有很深的研究。733年,他被譽爲江淮一帶的授戒大師,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爲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鑑真回到揚州大明寺宣講戒律,聽他講經和由他授戒的弟子達四萬多人,這時,他已是學識淵博、威望很高的佛學大師了。他還不斷組織僧人抄寫經書,多達33000多卷,他還設計建造過寺院80多所,日本來到大唐的留學僧也都仰慕他的佛學造詣。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來到大唐。隨團前來的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受日本聖武天皇之命,約請鑑真東渡。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冬十月,榮睿、普照來到揚州大明寺拜謁鑑真,表達日本仰慕之意,並說:佛法雖然流傳到日本國,可是還沒有傳法授戒的高僧,請"大和上東遊興化"。鑑真問寺內諸僧,有誰願意應此遠請。衆僧默然。良久,纔有一僧名祥彥者說:"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人生難得,中國難生,進修未備,道果未克,是故衆僧緘默。"鑑真聽後說:"爲法事也(爲了宏法傳道),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也。"鑑真去意已定,從此,就開始了東渡日本的準備。

第一次東渡日本,鑑真和弟子祥彥等21人從揚州出發,因受到官廳干涉而失敗。第二次東渡他買了軍船,採辦了不少佛像、佛具、經疏、藥品、香料等,隨行的弟子和技術人員達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長江口,就受風擊破損,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觸礁而告失敗。

公元744年,鑑真準備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溫州途中被官廳追及,強制回揚州,第四次東渡又沒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鑑真進行第五次東渡,他從揚州出發,在舟山羣島停泊三個月後橫渡東海時又遇到颱風,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縣。在輾轉返回揚州途中,弟子祥彥和日本學僧榮睿相繼去世,鑑真本人也因長途跋涉,暑熱染病,雙目失明。

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10次遣唐使歸國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備真備、大伴古麻呂和仕唐多年、歷任唐光祿大夫、御史中丞、祕書監等職的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等也準備回國,他們同到揚州延光寺參謁鑑真。藤原大使說:"早聞大和尚曾五次東渡日本欲去傳教,今日得見,萬分榮幸,若大和尚仍有此願,弟子等有船四艘返日,應用物品俱備,不知肯同行否?"鑑真雖已66歲高齡,且雙目失明,但爲了傳教授戒,爲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交流,便應允了日方懇請。

鑑真欲再度赴日的消息在揚州傳開後,有關寺院爲阻撓此行,嚴密防範。這時正好鑑真弟子仁幹從婺州(今浙江金華市)來揚州,密知師父將要遠行,遂暗中約定由他備船在江頭接候。十月二十九日晚,鑑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從揚州龍興寺潛行至江頭,迅即登船啓程,出大運河入長江,直趨蘇州黃泗浦(今江蘇省常熟縣黃泗,即黃歇浦)與日本遣唐使船隊會合。

鑑真帶去的物品有如來、觀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子等佛具7種、華嚴經等佛經84部300多卷,還有王羲之、王獻之真跡行書等字帖三種。

篇二:

唐太宗滅了東 突厥後,又派李靖擊敗了西南的吐谷渾(我國古代民族之一,在今青海省,谷音yù),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國紛紛和唐朝交往,遠在西南的吐蕃(我國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蕃音bō),也派使者來了。

當時的吐蕃贊普(吐蕃王的稱號)名叫松贊干布,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精通騎馬、射箭、擊劍等各種武藝,而且愛好民歌,善於寫詩,受到吐蕃人的愛戴。他的父親死去後,吐蕃貴族發動叛亂,松贊干布靠他的勇敢才智,很快把叛亂平定了。

年青的松贊干布並不滿足吐蕃的貴族生活,爲了學習唐朝的文化,他派出使者,長途跋涉,到長安來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唐太宗也聽到吐蕃的名聲,願意跟他們結交,還派使者到吐蕃去回訪。

過了兩年,松贊干布又派使者到長安向唐朝求親,唐太宗沒有答應。吐蕃使者怕鬆贊責備他不會辦事,回到吐蕃後,向鬆贊撒謊說:“唐天子快要答應把公主下嫁給我們啦,因爲吐谷渾王也去求親,才把我們求親的事給擔擱了。”

吐蕃和吐谷渾兩國本來就在鬧摩擦,松贊干布聽了使者的回報,更加怨恨吐谷渾。他馬上出動二十萬人馬進攻吐谷渾。吐谷渾王看吐蕃軍攻勢很猛,抵擋不住,就退到環海一帶。

松贊干布打敗了吐谷渾,乘勝打 到唐朝境內的鬆州(今四川松潘),又打了個大勝仗。松贊干布驕傲起來,派人威脅唐朝說:“如果不把公主嫁給我,我就帶兵打 到長安。”

唐太宗生氣了,派大將侯君集帶兵反擊吐蕃。吐蕃將士對松贊干布挑起跟唐朝的戰爭,本來不願意,看到唐朝派大軍前來,都要求退兵。松贊干布眼看蠻幹下去,要遭到失敗,就向唐朝求和。

唐太宗本來願意同吐蕃友好,也就同意講和了。

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又派了個能幹的使者祿東贊帶了一百人的出使隊伍,備了五千兩黃金和許多珍寶的厚禮,到長安去求親[]。

唐太宗接見了祿東贊。祿東贊傳達了他們的年青國王想跟唐朝友好的心願,說得娓娓動聽。唐太宗心裏挺滿意,就在皇族的女兒中,挑選一個美麗溫柔的,封爲文成公主,把她許嫁給松贊干布。

據說,使者祿東贊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後來,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傳着一個“五難求婚使”的動人故事:

祿東贊在長安求親的時候,各國來求親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來求親的使者先解答五個難題。哪一國使者能夠解答,就答允跟那國和親。

第一道題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細的絲線,穿過一顆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祿東贊把絲線系在一隻螞蟻的腰部。螞蟻帶着絲線,爬過明珠的九曲孔道,絲線也就帶過來了。

第二道題目是把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小馬駒兒放在一起,要求辨認出哪匹馬駒兒是哪匹母馬生的。祿東贊把母馬和馬駒兒分開關了一天,斷絕了馬駒兒的飼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們放在一起。餓慌了的馬駒兒分別奔到自己的母親那裏去吃奶。它們的母 子關係也就認出來了。

祿東贊通過了一道道考試,最後一道是要從二千五百名美貌年青的女子中,找出誰是文成公主。祿東贊憑他敏銳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儀態大方的公主認出來了。

這些傳說不大可能是事實,但是卻反映了吐蕃人民對唐蕃友好的願望和完成這個使命的使者的讚美。

公元641年,二十四歲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護送下,動身到吐蕃去。唐朝廷爲公主備了一份十分豐富的嫁妝。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當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吐蕃沒有的穀物、果品、蔬菜的種子,藥材,蠶種。她還帶了大批的醫藥、種樹、工程技術、天文曆法的書籍。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傳到吐蕃,從唐朝邊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準備好馬匹、犛牛、船隻、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贊干布親自從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裏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婚禮結束後,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越過雪山高原,到了邏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邏些人民像過盛大節日一樣,載歌載舞,夾道歡迎。松贊干布還在邏些按照唐朝的建築格式,爲公主專門建造了一座城郭宮殿,給公主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爲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聯繫和發展藏族經濟文化作出了貢獻。直到現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還供奉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公元650年,松贊干布死去。唐太宗也在前一年病死,接替他的是太子李治,這就是唐高宗。

篇三: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常常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他是唐朝大詩人,他的詩作成爲我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峯,有“詩聖”之稱。

杜甫的家庭是書香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晉代學者、軍事家,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詩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學語時,母親就教他背誦古代詩歌,從《詩經》到《楚辭》再到漢代樂府。他記憶力特別強,一天能背幾首詩。不幾年,胸中已裝了幾百篇詩文。

7歲那年的一天,父親教他背誦古代的賦,其中有“鳳凰”之名。杜甫早就聽說過有鳳凰鳥,但就是沒見過,於是擡起頭來問父親:“鳳凰鳥是什麼樣的?”父親告訴他:“這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爲鳳,雌爲凰。它頭像雞,頸如蛇,領似燕,背如龜,尾如魚。這種鳥不與其它凡鳥爲羣,是高潔的象徵。”杜甫聽了深深地印在腦中,過了一會兒他對父親說:“有志的人也應該像鳳凰,對不對。”父親高興地撫摸着他的頭說:“對,對。”

“那我就作一首鳳凰詩吧。”杜甫說。父親驚喜地睜大眼睛:“好,念出來我聽聽。”於是杜甫吟誦起來。詩中把他理想中的鳳凰盡情謳歌了一番,最後抒發懷抱: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父親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後就更加用心培養他了。

到了9歲,杜甫已經能寫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詩作寫給大人們看。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當地詩人聚會的時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場,有時人們還是把他從樹上叫下來的呢!當時在長安有一個名人匯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裏,詩人、學者、藝術家常常是濟濟一堂。最使杜甫難忘的是,他承先輩們的介紹,到過歧王的王宮,在那裏結識了許多名流,有幸欣賞了名噪一時的歌唱家李龜年的演出。

杜甫20歲離家漫遊,他遊吳越、登泰山、訪燕趙,增長了很多見識。他33歲這一年,在洛陽與另一個詩歌鉅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40多歲時國家發生動亂,自己也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生活無着,卻用血淚寫出千古傳誦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