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摘抄

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19K 次

導語:故事就像一幅畫卷,把乾癟的道理加以潤色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很多同學都會在有時間的時候找一些古代名人簡短勵志故事來看,那麼古代名人簡短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歡迎閱讀。

經典古代勵志故事摘抄

篇一:

耶律父子建遼後,又經過了遼世宗、遼穆宗兩朝。到遼景宗耶律賢即位時,中原已進入北宋時期。北宋初年,日漸強盛的遼國一直是宋朝的勁敵。爲了爭奪黃河以北的土地,兩國之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戰爭。在遼國的統治階層中,有一位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蕭太后,爲遼的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蕭太后名綽,字燕燕,契丹人。生於公元953年,是遼國北府丞相蕭思溫最喜歡的女兒。蕭太后自小聰明智慧,有一次,蕭思溫讓幾個女兒一道掃地,觀察下來,只有燕燕掃得最乾淨。他心裏在說:“這個姑娘以後最有出息。”

後來,蕭燕燕被招入宮封爲貴妃。遼景宗耶律賢即位後三個月,她就被立爲皇后,那一年她才十六歲。契丹族的女性對射箭、打獵等十分擅長,燕燕在這方面同樣拿手。

景宗即位時,面對的是一片亂糟糟的局面,他想大幹一番,蕭皇后給他出了不少好主意。景宗常對大臣說:“你們凡是寫到皇后的講話,也要用‘朕’字,這可要作爲一條法令定下來!”可見,蕭皇后那時就已初步顯露了政治才幹。

景宗三十五歲時患病去世,兒子耶律隆緒繼承了皇位,他就是遼聖宗。景宗在遺囑中強調:今後國家大事都要聽皇后的指揮。聖宗當時只有十二歲,蕭皇后就以皇太后的身份攝政,開始掌管遼國政權。那一年她纔剛剛三十歲。

一個寡母,一個幼子,面對的是部族許多人不服的眼光,外邊又傳來不少打仗的消息,蕭太后感到十分擔憂。她哭着向丈夫的舊臣流露了內心的憂慮。這時,耶律斜軫(zhěn)、韓德讓等說:“我們都是先皇的老臣,只要你信得過我們,有什麼可怕的!”

韓德讓出於對朝廷的忠誠,對蕭太后忠心耿耿。無論是外出作戰,還是對內管理國家,他都竭盡全力,使蕭太后與遼聖宗逐步鞏固了統治地位。後來他被遼聖宗賜名爲耶律隆運。

公元983年六月,遼聖宗尊自己的母親爲“承天皇太后”,這就是歷的“承天后攝政時期”。在軍事上,她全力信賴和依靠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耶律休哥被蕭太后任命爲南方軍事總負責,鎮守燕(今北京);而耶律斜軫因爲有治國的才幹,蕭太后早就將讓他娶了自己的侄女,並委任他爲北方的機要大官。

過了三年,宋朝將領曹彬、米信等人向遼國發起進攻。耶律休哥率軍斷了宋軍的糧道,以一支輕騎兵對宋軍脫離大部隊的零星官兵進行打擊。蕭太后也親自率軍追擊。宋朝官兵在逃跑中驚惶失措,互相踩踏,死的死,傷的傷,損失過半。還有不少宋兵跌入河裏,結果造成河水阻塞。由於戰功顯赫,耶律休哥被蕭太后封爲“宋國王”。

與此同時,耶律斜軫率領軍隊與宋朝名將楊業在山西展開激戰,並將楊業俘虜。耶律斜軫立了大功,被蕭太后加封“太保”的名號。後來他隨太后南下,途中不幸逝世,蕭太后還親自賜予棺材,參加了他的葬禮。

蕭太后在掌管遼國期間,虛心依靠將領,任用漢人不加懷疑。她制訂了重視耕種、減輕農民賦稅的政策,教育兒子學習中原文化。在她的教誨下,遼聖宗通曉中原文化,能寫出“樂天(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集是吾師”的詩句,還能用契丹文翻譯白居易文集與臣下共同欣賞。遼聖宗還喜歡讀《貞觀政要》這部書,從中吸取治國的經驗。

當蕭太后把政權交還給遼聖宗時,遼國的國力已經相當強大了。

篇二:

范仲淹的新政失敗以後,北宋的朝政越來越腐化,特別是在京城開封府,權貴大臣貪腐賄 賂的風氣十分嚴重;一些皇親國戚更是肆無忌憚,不把國法放在眼裏。後來,開封府來了個新任知府包拯,這種情況纔有了點改變。

包拯是廬州合肥人,早年做過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的縣令。有一次,縣裏發生一個案件,有個農民夜裏把耕牛拴在牛棚裏,早上起來,發現牛躺倒在地上,嘴裏淌着血,掰開牛嘴一看,原來牛的舌頭被人割掉了。這個農民又氣又心痛,就趕到縣衙門告狀,要求包拯爲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這個無頭案該往哪裏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狀的農民說:“你先別聲張,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說。”

農民本來捨不得宰耕牛,按當時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來,割掉了舌頭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來,縣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農民回家後,果真把耕牛殺掉了。第二天,天長縣衙門裏就有人來告發那農民私宰耕牛。

包拯問明情況,立刻沉下臉,吆喝一聲說:“好大膽的傢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頭,反倒來告人私宰耕牛?”

那個傢伙一聽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頭,老老實實供認是他乾的。

原來,割牛舌的人跟那個農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發牛主人宰牛。

打那以後,包拯審案的名聲就傳開了。

包拯做了幾任地方官,每到一個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雜稅,清理了一些冤案。後來,他被調到京城做諫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議[]。宋仁宗正想整頓一下開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調任開封府知府。

開封府是皇親國戚、豪門權貴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個當這差使,免不了跟權貴通 關節,接賄 賂賂。包拯上任以後,決心把這種腐化的風氣整頓一下。

按照宋朝的規矩,誰要到衙門告狀,先得託人寫狀子,還得通過衙門小吏傳遞給知府。一些訟師惡棍,就趁機敲榨勒 索。包拯破了這條規矩,老百姓要訴冤告狀,可以到府衙門前擊鼓。鼓聲一響,府衙門就大開正門,讓百姓直接上堂控告。這樣一來,衙門的小吏要想做手腳也不敢了。

有一年,開封發大水,那裏一條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調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權貴侵佔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築花園、亭臺。包拯立刻下命令,要這些園主把河道上的建築全部拆掉。有個權貴不肯拆除。開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還強詞奪理,拿出一張地契,硬說那塊地是他的產業。包拯詳細一檢查,發現地契是那個權貴自己僞造的。包拯十分生氣,勒令那人拆掉花園,還寫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發。那人一看事情鬧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來,也沒有他的好處,只好乖乖地把花園拆了。

一些權貴聽到包拯執法嚴明,都嚇得不敢爲非作歹。有個權貴想通 關節,打算送點什麼禮物給包拯,旁人提醒他,別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潔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來在端州(今廣東肇慶)做過官。端州出產的硯臺,是當地的特產。皇宮規定,端州官員每年要進貢一批端硯到內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進貢的機會,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貪腐一批,去討好那些權貴大臣。搜刮去的端硯比進貢的要多出幾十倍。後來,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間徵收端硯,除了進貢朝廷的以外,連一塊都不增加。直到他離開端州,從沒有私自要過一塊端硯。

那權貴聽了,知道沒有空子好鑽,也只好罷休。後來開封府的男女老少,沒有人不知道包拯是個大清官。民間流傳着兩句歌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閻羅”是傳說裏管地獄的神。)

包拯對親戚朋友也十分嚴格。有的親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點也不照顧。日子一久,親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氣,也不敢再爲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爲樞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裏的生活照樣十分樸素,跟普通百姓一樣。過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遺囑說:後代子孫做了官,如果犯了貪腐罪,不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在咱包家的墳地上。

由於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們的讚揚,在他死後,人們也把他當作清官的典型,尊稱他“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龍圖”(包拯得過天章閣待制、尤圖閣學士的官銜)民間流傳着許多包公鐵面無私、打擊權貴的故事,還編成包公辦案的戲曲和小說。雖然其中大都是虛構的傳說,但是也反映了人們對清官的敬慕心情。

篇三:

在長江三峽的巫峽和西陵峽之間,有一座名叫秭歸的縣城。這裏就是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故鄉。

屈原自幼聰明好學,在學堂裏深得老師的賞識。可有一段時間,他放學後經常遲遲不回家。家裏人問他緣故,他總是神祕地笑笑說:“我現在誰也不告訴。你們放心吧,反正我不會去幹壞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嬃心裏仍不踏實。這天,她在放學前先趕到學校,當屈原背完晚書走出校門時,便悄悄地跟在了後面,一直跟到了後山坡的一個山洞裏。

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筍和石鐘乳,在虛無縹緲的霧氣中亭亭玉立。晶瑩閃亮的水滴順着石鐘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墜落,叮咚之聲,猶如珠落銀盤。

屈原在泉邊一塊青石上坐了下來,隨手掏出一卷竹簡,低聲吟詠起來。

女嬃站在洞口默默地傾聽着。她彷彿跟着弟弟一起,一會兒來到了洞庭湖畔的漁翁、蠶女中間,一會兒又來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獵人中間……直到夜幕降臨,洞內一片朦朧時,她才輕輕地喊了一聲:“弟弟”。

“誰?”屈原猛一怔。當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親愛的姐姐站在洞口時,連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讀的都是咱們楚國的民歌,美極啦!

可是,老師不許我們在學校裏讀它,沒辦法,我就……”

“那也得對家裏說一聲啊。”女嬃只責備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塊兒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裏讀書的事很快就傳開了。他死後,故鄉人民爲了紀念他,就把後山的這座山洞取名爲“讀書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