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公元616年,李淵被詔封爲太原留守,北邊的突厥用數萬兵馬多次衝擊太原城池。李淵遣部將王康達率千餘人出戰,幾乎全軍覆滅。後來巧使疑兵之計,才勉強嚇跑了突厥兵。更可惡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護下,郭子和等人紛紛起兵鬧事,讓李淵防不勝防,李淵隨時都有被隋煬帝以失職的罪名砍頭的危險。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李淵是內外交困,必然會奮起反擊,與突厥決一死戰。不料李淵竟派遣謀士劉文靜爲特使,向突厥屈節稱臣,並願把金銀珠寶統統送給始畢可汗!

李淵爲什麼這麼做呢?原來李淵根據天下大勢,已決定要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氣候,太原雖是一個軍事重鎮,但不是理想的發家基地,必須西入關中,方能號令天下。西入關中,太原又是李唐大軍萬萬不可丟失的根據地。那麼用什麼辦法才能保住太原、順利西進呢?

當時李淵手下兵將不過三四萬人馬,即使全部屯駐太原,應付突厥的隨時出沒和追剿,已是捉襟見肘。況且現在要進伐關中,顯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唯一的辦法是採取和親政策,讓突厥“坐受寶貨”,所以李淵不惜俯首稱臣。

李淵的退步策略獲得了大豐收,始畢可汗果然與李淵修好。後來,李淵派李世民出馬,不費多大力氣便收復了太原。

而且,由於李淵甘於讓步,還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資助。始畢可汗一路上送給李淵不少馬匹及士兵,李淵又乘機購來許多馬匹。這不僅爲李淵擁有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奠定了基礎,而且漢人向來畏懼突厥兵英勇善戰,李淵軍中有突厥騎兵在,自然憑空增加了聲勢。

李淵的讓步行爲,不管是從名譽還是從物質上,雖然有很大犧牲,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失爲一種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軍既平安地保住了後方根據地,又順利地西行打進了關中。

如果再把眼光放遠一點看,突厥在後來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稱臣,突厥可汗還在李淵的使喚下順從地翩翩起舞哩!當初的這點讓步真可謂九牛一毛了。

暫時的讓步不是吃虧,而是爲了更好地選擇,爲下一個目標做準備,這就是做人的道理:贏在結果,不在於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