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想笑就別勉強,讀懂情緒的微表情

不想笑就別勉強,讀懂情緒的微表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不想笑就別勉強,讀懂情緒的微表情

不想笑就別勉強,讀懂情緒的微表情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有些時候我們不想笑,但卻要假裝很開心。有一個笑話就真實而生動地表現了這種現象:

某位領導手下有一幫年輕人,爲了與大家拉近距離,這位領導經常煞費苦心地從網上找各種笑話,然後在第二天講給下屬聽。他的笑話每次都讓大家哈哈大笑,有些在吃東西、喝水的女下屬,甚至會笑得嗆到自己。而有一天,這位領導光榮退休,在歡送宴上,老領導爲了活躍過於沉悶的氣氛,又講起了笑話。沒想到,這次,他的笑話“失靈”了,餐桌上的昔日下屬們,再沒有爆發出笑聲。領導很奇怪,回到家對家人說的時候,結果被他兒子一語道破天機:“爸,他們都是年輕人,你的那些笑話,他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曾經笑,那是給你面子,現在你退休了,人家當然不用再笑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爲了維繫人際關係,保持良好形象,有時候爲了表現我們的敬業與專業,我們都要露出自己的“八顆牙”,時時展示最完美的微笑。然而,雖然我們臉上是笑着的,但如果別人仔細觀察,也照樣能發現我們笑容下情緒的微表情。

不想笑就別勉強,讀懂情緒的微表情

備受追捧的美劇Lie to me(《別對我撒謊》)裏有一個情節,是關於主人翁通過人們微表情的變化,看透他人內心的想法的。所謂微表情,就是“人類在試圖隱藏某種情感時無意識做出的、短暫的面部表情”。可見微表情,其實就是我們不想被他人,甚至是自己察覺的情緒。

比如,由於我們自己的失誤導致了損失,此時,如果別人來指責我們,那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辯解,推卸責任,指責聲越大,我們越是要辯解,哪怕是胡攪蠻纏也在所不惜。其實,我們看似強硬的態度,卻是對自身責任的掩飾,我們的辯解不僅要說服他人,更是要讓自己相信:“那是個意外,或者那是別人的錯,跟我無關。”

而現在的格子間裏的白領,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溫和優雅的形象,雖然內心焦慮、不滿、壓抑,但也總是要面帶自信而優雅的笑容。殊不知,即使我們獲得了“老好人”的印象,卻往往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僅如此,長期對情緒的掩飾與壓抑,對我們的身體也極爲有害。

曾經在北大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員的錢鍾書,是“不想笑就不笑”的典範,至今有許多讓人難忘的故事。

錢鍾書醉心於讀書著書,不喜歡因爲應酬交際浪費時間,更不喜歡記者採訪。他拒絕採訪,也拒絕攝影記者的鏡頭,即使是電話採訪也照例不接受。對於“突襲”上門的記者,錢鍾書常常就站在門口,與其稍微談一下就送客。

圍城》出版以後,國內外引起了轟動,想採訪他的人如過江之鯽,也都被他謝絕了。而他拒絕的方式也非常簡單,直接。一次,他的一位忠實的英國女讀者,想與他見面吃飯。錢鍾書幾次婉拒都沒有成功,最後錢鍾書以自己特有的幽默語言說:“倘若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不僅對於普通讀者如此,即使是當時的江青請他參加國宴,他也一口拒絕了。有一次,大年初一早上,周恩來與沈從文一起去拜訪錢鍾書。結果,他們剛走到門口,就被錢鍾書攔下了,理由很簡單:“回去吧,我很忙。”他絲毫沒有顧及來訪者是共和國總理與大名鼎鼎的作家。

深居簡出的錢鍾書對於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有句名言:“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在20世紀中國名人輩出的年代,錢鍾書被稱爲“最聰明的腦袋”,他的治學嚴謹、專注精神、忠於自己內心的品格,都令人敬佩驚歎。

不想笑就別笑,雖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相信,只要你的能力、地位、人際關係等達到一定高度,例如公司中的那些北大高材生,他們很清楚壓抑情緒的壞處,同時由於個人能力,即便不從衆,不奉承,領導拿他們也沒轍。因此,很多時候,如果你不想笑,千萬別勉強。

(1)不必壓抑情緒

人有喜有悲,有怒有怨,都是很正常的情緒,只要自己沒有沉溺於這些負面情緒,且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與傷害,我們就無須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情緒。雖然情緒會相互轉化,但從消極情緒到積極情緒,也需要時間,不能忽視或者掩飾自己的微表情。

(2)如何瞭解自己的微表情

隨時留意自己情緒的細微變化,對自己的積極情緒進行鼓勵,如果是消極情緒,就要及時調整,積極尋找原因,及時關掉“源頭”。否則,任憑消極情緒積攢、氾濫,最終需要用更激烈的方式、更多時間去釋放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