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處世哲理小故事3則含感悟

處世哲理小故事3則含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17K 次

處世哲理小故事3則含感悟

處世哲理小故事3則含感悟

故事1 人爲財死

永州地方的人都很會游泳。有一天,江水暴漲,有五六個人划着一隻小木船橫渡湘江,船到中流,被激浪打翻,大家都落進水裏,拼命向岸邊游去。

其中有一位漢子在這些人當中的游泳水平是最高的,可是所有人都快到岸上了,只見他卻使出全身氣力,也遊不了幾尺遠。

同伴奇怪地問他:“平日你最會游水,怎麼今天落到後面去了?”

他喘着粗氣回答:“我腰上纏着1000枚大錢,重得很,所以遊不動啦。”

同伴說:“怎麼還不丟掉呢?”他不回答,只是搖着頭。

不一會兒,他更加遊不動了。已經上岸的同伴對他大聲呼叫說:“你好愚蠢,你被金錢迷得太深了,命都顧不上,還要錢幹什麼?”他翻着白眼,還是搖着頭。

最後,冒上幾個氣泡,就沉下水底淹死了。

【感悟】

貪財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頭,最終逃脫不了滅頂之災。

處世哲理小故事3則含感悟

故事2 宴上挫晉使

春秋時,晉國實力雄厚,晉平公意圖雄霸中原,打算從弱小的齊國下手,於是派大夫範昭出使齊國,假借訪問之機摸摸虛實。齊景公不敢怠慢,便大擺酒宴,熱情款待這位上國使者。

宴會過程中,齊景公滿面堆笑,頻頻向範昭勸酒。範昭見自己受到如此的厚待,露出得意的神色。範昭對齊景公說:“請把君王的酒杯借我用一用。”齊景公馬上吩咐左右侍從:“把我的酒杯斟滿,爲上國使者敬酒。”範昭端起齊景公的酒杯一飲而盡,得意洋洋地掃視着齊國羣臣。

齊國的上大夫晏子看在眼裏,很不是滋味,心中暗想,你身爲臣子竟然用我國君的酒杯,這是小視我齊國,對君王不敬啊!想到這裏,晏子便對待從說:“撤掉這個酒杯,再給君王換一個乾淨的!”範昭一看,竟是個身高不足五尺,衣着樸實的上大夫。雖然晏嬰其貌不揚,但氣宇軒昂,一看就不是等閒之輩。

這時,範昭眼珠一轉,便假裝喝醉了酒,起身跳起舞來。舞了幾下,他對樂師說:“請給我奏一曲成周之樂,大家歡樂一番。”原來這“成周之樂”是指專門供周天子用的音樂。樂師一臉嚴肅地說:“實在是抱歉,下臣沒有這個本事。”範昭看到齊國的臣子們都這麼不好惹,便以酒喝多了身體不適爲由,急忙離席回驛館去了。

齊景公見上國使者難堪地離席而去,心有不安,他面帶怒色地對晏子說:“晉國是個大國,他們派使者和我國交往,我們好好招待還怕失禮,可你卻觸怒了他[]。如果因此引起兩國的衝突,敵強我弱,我們這豈不是自討苦吃嗎?”

晏子不慌不忙地答道:“國君不必擔憂。範昭並不是不懂禮節的人,他今天當面羞辱我國,其實是想試探一下我們的態度,因此臣給他點顏色看看。”

齊景公又問樂師:“那你不給客人演奏成周的樂曲是什麼原因呢?”

樂師回答說:“成周的音樂,是天子用的青樂,一定要國君舞蹈時才能演奏,範昭只是個臣子,卻想在您的面前用天子的音樂,我當然不能給他演奏了。”

晏子和樂師的一番解釋,使齊景公轉怒爲喜,心悅誠服。

範昭回到晉國以後,向晉平公如實彙報了他所觀察到的齊國情況:“臣認爲現在攻打齊國是不恰當的。在齊景公的宴席上我侮辱了他們的國君,晏子馬上就識破了我的用心;我冒犯了他們的禮制,又遭到樂師的頂撞。看得出齊國現在朝政清明,法度不亂,羣臣勇而有謀,我們萬不可輕舉行動。”

晉平公聽罷,只好放棄了征伐齊國的打算。

【感悟】

只有我們尊重自己,纔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如果你連自己都看不起,更別想讓別人尊重你了。

故事3 智辯勝狂僧

隋朝時,有個和尚叫三藏法師。他對佛經略知一二,但學得不深,只懂得幾許皮毛,可是他卻常常誇誇其談,大言不慚地自詡爲天下佛學權威。一些善男信女爲他的“博學”所迷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天,他照例設齋拜佛,講經說法。各地佛教信徒都慕名趕來,將設置講桌的齋壇圍得風雨不透,水泄不通。

這時候,三藏法師清了清嗓子,摸了摸發亮的光頭合掌於胸,微閉雙目,口中唸唸有詞,睜開雙眼,面帶微笑,正式地講起學來。

信徒們一齊恭而敬之地聆聽三藏法師那天書似的教課。有的實在是聽不懂他在講什麼,只能自怪娘生了自個兒一顆笨腦袋,就端詳起法師嘴角的白沫沫,看着它們忽兒起泡兒,忽兒消散開,倒也是打消瞌睡的好辦法。

好容易等他講完,那些健嘴巧舌的子弟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難題來,哪知三藏法師竟是對答如流,而且還說這答案出自某某佛經。從沒有看過什麼佛經、文化水平很低的信徒們,只得個個耷拉着腦瓜子,仰望着大師誠惶誠恐地崇拜起來。

此刻,三藏法師看到自己這些信徒們崇拜自己的樣子,顯示出一副志得意滿的神氣,眼睛微微乜斜着,流露出“天下佛學舍我其誰”的狂妄之光。

這時忽然間,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從信徒人羣中倏地站了起來,大聲問道:“大師,我記得有部佛經上寫着關於野狐和尚的事,它把‘狐’叫做‘阿舍黎’(佛家語,意思是可作規範的高僧)。請問,這部佛經叫什麼名字?”

三藏法師聽了面色刷地變白,一時語塞。但畢竟他吹牛講學多年,也算是閱歷豐富,便很快恢復了從容的態度,“嘿嘿”冷笑兩聲,來了個偷換論題的把戲,向小孩嚴厲反問道:“你這小鬼嗓子尖,個子小,爲什麼不拿‘聲音’來補養你的身子呢?”

小孩不甘示弱,當即針鋒相對,反脣相譏道:“請問你眼窩深,鼻子長,怎麼不割下鼻子來充補眼睛呢?”

三藏法師又羞又惱,還沒有發作,這時壇下的人們已經鬨然大笑起來。

【感悟】

靠欺騙和矇蔽來混日子,它的生命是不會長久的,肥皂泡即使再美,最終還是要破裂的,因此要想做個不一般的人要靠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