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要有從善如流的胸襟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要有從善如流的胸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要有從善如流的胸襟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要有從善如流的胸襟

知教育者, 與其守成法, 毋寧尚自然; 與其求劃一, 毋寧展個性。

——蔡元培

古人云: “多見者博, 多聞者智; 拒諫者塞, 專己者孤。” 見得多的人知識廣博, 聽得多的人頭腦聰明, 拒絕接受別人意見的人閉塞視聽, 獨斷專行的人遭到孤立。

一個人如果能夠兼容幷包, 心平氣和地傾聽別人的規勸, 採納良好的建議, 那麼便能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久而久之, 學問定然能夠博大精深。這正如明朝文學家陳繼儒所說: “能受善言, 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 自成富翁。”

公元前585年, 楚國出兵攻打鄭國, 鄭國不敵, 於是便向晉國求援。於是晉景公便派大將軍欒書前去救援, 迫使楚國退兵。後來欒書去攻打楚國盟友蔡國, 蔡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軍救蔡。

晉國的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 準備率兵攻打援蔡的楚軍。但這時, 中軍佐知莊子勸諫道: “此次與楚軍交戰, 勝了也不光榮,敗了則會令人羞恥, 以我之見不如撤兵。” 欒書聽從了他的建議, 當時軍中有很多人不服, 認爲行軍大事, 不能光聽知莊子的, 而應該服從多數人的意見。然而欒書卻說: “正確的意見才能代表多數。知莊子是賢人, 他的正確意見便能代表多數人的想法。” 於是, 欒書下令撤兵回國。

兩年後, 欒書率兵攻下了蔡國後, 又起了攻打楚國的心思, 知莊子再次勸諫, 讓他暫時不要攻打楚國, 並陳述利害, 分析了具體原因。欒書又一次採納了知莊子的建議。

正因爲欒書能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 《左傳》 稱讚他的舉動是“從善如流, 宜哉”, 這也是 “從善如流” 這個成語的由來。很多時候, 一個人不怕犯錯誤, 就怕犯了錯誤後不肯虛心接受別人的勸告。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要有從善如流的胸襟

古人云: “自古大度之主, 不以言語罪人。” 因爲胸懷寬廣, 所以容得下批評。其實每個人在工作中, 都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慎和缺失, 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放下架子, 謙虛、認真地聽取各種批評意見,切實地加以彌補和改正, 那麼這絲毫無損於自身的聲譽和名望, 而且會更加博得人們的由衷讚賞和敬佩。

華君武是我國著名漫畫家, 有一次, 他在一本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漫畫, 漫畫很精彩, 但是在漫畫下面的文字說明中用了一個不規範的繁體字, 而且另一個字寫錯後用筆圈掉, 在旁邊補寫了一個正確的。這本來是一個很低級的錯誤, 但是由於雜誌編輯的疏忽, 這個疏漏依原樣製版並發表了出來。

當時有一個讀者發現了這個問題, 於是便寫了篇文章寄到了雜誌社,算是做了個婉轉的批評, 但是不久之後, 這個讀者竟然收到了來自華君武的一封親筆信。在信中他對該讀者的批評表示感謝, 並對自己的過失做了檢討, 態度非常誠懇。華君武這樣一位知名的藝術大師, 竟然這般的從善如流, 這讓該讀者異常感動, 對華君武的崇敬之情不禁又多了幾分。

常言道: “良藥苦口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 我們對待批評的態度, 應該是言者無罪, 聞者足戒,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每個人的思想、立場、動機都不盡相同, 我們應當從善如流, 對於善意的批評和建議, 要平心靜氣, 擇優而從之。切忌主觀片面、剛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