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感恩素材名人事例五則

感恩素材名人事例五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K 次

感恩素材名人事例五則

感恩素材名人事例五則

導語: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做個感恩的人。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則名人感恩素材事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感恩素材名人事例五則

故事一:豫讓

這是春秋末豫讓期晉國着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爲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爲“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爲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

故事二:宣子

魯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一人非常飢餓,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宣子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爲什麼,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着。現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爲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抵擋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脫險。宣子問他爲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後來成爲典故,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引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故事三:羅斯福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常懷感恩之心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羅斯福家裏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爲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故事四:曼德拉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爲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

羅本島位於離開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灣。島上佈滿岩石,到處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動物。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裏,他每天早晨排隊到採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

下到一個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鎬和鐵鍬挖掘石灰石。有時從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帶。因爲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看押他的看守就有三人[]。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

他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的舉動震驚了世界。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在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後,他說令他最高興的是當初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

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宏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

看着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曼德拉後來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

正是在獄中學會了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經常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

曼德拉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故事五:丘吉爾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裏,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幾天後,老貴族親自帶着禮物登門感謝,農民卻拒絕了這份厚禮。

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並不能因爲對方出身高貴就貪戀別人的財物。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老貴族因爲敬佩農民的善良與高尚,感念他的恩德。

於是,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來的夢想。農民很快樂,因爲他的兒子終於有了走進外面世界。

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老貴族也很快樂,因爲他終於爲自己的恩人完成了夢想。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

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黴素的發明者。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依靠青黴素,他很快就痊癒了。

這名貴族公子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農民與貴族,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卻爲他們自己的後代甚至國家播下了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