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兒童愛國故事大全精選

兒童愛國故事大全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兒童愛國故事大全精選

兒童愛國故事大全精選

導語: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篇兒童愛國故事大全,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兒童愛國故事大全精選

故事一:《少年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國派出了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他們都是些少年。有個才12歲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聰明好學,又立志爲國效力。後來他學習工程技術畢業,回到了國內。可清朝政府對本國人才不信任,像修鐵路,就都讓外國人主持。詹天佑儘管有才幹,也只能當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着要修,因爲他們知道這條鐵路在中國的戰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國,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達成“協議”,說中國如果不讓他們修,他們就什麼也不提供。他們以爲中國人離開他們肯定修不成這條鐵路。

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有人對他不放心,說他自不量力,說他膽大包天,勸他不要承擔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說:“京張鐵路如果失敗,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說中國工程師不行,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爲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細心勘探,大膽試驗,經過4年艱苦的勞動,終於成功地修築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詹天佑爲祖國贏得了榮譽,原來那些瞧不起中國工程師的英國人也表示對他由衷敬佩。

故事二:《楊靖遠:不滅日寇不割髯》

“抗戰方興竟在鹽山留遺恨,建國未艾空對鬲水吊英魂”“斷頭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飯,奮鬥犧牲是抗日的應有精神”,這是1938年,時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肖華在得知楊靖遠犧牲後的題詞。

楊靖遠1902年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1938年犧牲於河北省鹽山縣。他少年時在私塾讀書6年,後在中醫專科學校學習3年,畢業後在沈陽、錦州一帶行醫。當時,東北三省在軍閥張作霖統治下,社會黑暗,民不聊生。楊靖遠在痛苦中不斷尋求救國救民道路。1930年,他接觸到共產黨人,並參加了革命活動,次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蔣介石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沈陽城在一夜之間淪陷。楊靖遠的父母慘死在日軍屠刀下。國恥要雪,家仇要報。9月20日,楊靖遠聯絡8名愛國青年,趁敵混亂,用手榴彈炸死數名日本士兵,駕駛機車闖進關內。在北平與華北黨組織取得聯繫後,楊靖遠擔任了華北各界抗日救國會執行委員,後調到河北省委工作,活動在北平、天津一帶。

對地方抗戰史有深入研究的鹽山縣政協副主席呂少軍說,1938年春,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遊擊支隊處境困難,中共河北省委派楊靖遠等5人赴冀魯邊區開展工作,楊靖遠任三十一支隊副司令。4月底,楊靖遠率三十一支隊一部巧取慶雲城,隨即建立了慶雲縣政府。5月上旬支隊又攻克樂陵,建立樂陵縣政府。兩個根據地遙相呼應,三十一支隊聲威大震。

1938年9月,肖華率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到達冀魯邊區,任命楊靖遠爲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委員。楊靖遠率部連續出擊,殲滅了反動地方武裝劉彥臣部,一些地方武裝紛紛接受改編,抗日力量迅速壯大。8月,冀魯邊區已有無棣、南皮、東光、滄縣、寧津、慶雲、樂陵、鹽山8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六督察專員公署和冀南軍區第六軍分區,楊靖遠任專員兼司令員。

據鹽山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席文武介紹,1938年10月,正當冀魯邊區抗戰形勢日趨高漲之時,盤踞在鹽山北部第四區的地主孫仲文卻與周邊土頑勢力結合,組建起近千人的民團武裝。楊靖遠單槍匹馬,先後兩次深入虎穴,對孫仲文曉以民族大義,講明共產黨的政策,又指出破壞抗戰、與人民爲敵只有死路一條。孫仲文冥頑不靈,加入國民黨所謂的“冀魯聯防”,肆意燒殺搶掠,劫留八路軍糧款,甚至把機槍架在鹽山五區區委門口進行要挾。

經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部批准,楊靖遠率冀南支隊500餘人討伐孫仲文。部隊深夜從蘇基分三路悄悄北進。爲爭取時間,楊靖遠帶隊走小路,想直插孫仲文駐地大趙村,不料中途迷路,到達大趙村時,天已拂曉。這時,其餘兩路已偷襲成功,順利佔領了雲莊和許官,而大趙村敵人已得到消息,加強了戒備。楊靖遠見偷襲已不可能,就隱身在圍牆附近的一個麥垛後指揮正面進攻,並通知另兩路隊伍趕來從兩側夾擊[]。正當他奔跑着重新部署兵力時,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腰部,他踉蹌撲倒在地。敵人號叫着從寨門衝出,將楊靖遠和因衝上去救援而負傷的警衛員楊炳章俘去。得意忘形的孫仲文來到楊靖遠面前,假惺惺地說:“楊同志,這回可對不起你了。”楊靖遠怒目圓睜:“共產黨員是不怕死的,要殺要砍隨你的便!”站在孫仲文旁邊的國民黨參謀連開三槍,楊靖遠和楊炳章壯烈犧牲。

1939年1月2日凌晨3時,八路軍抗日挺進縱隊五、六支隊,向盤踞在大趙村和許官等地的孫仲文部發起全面進攻。經過一小時激戰,孫仲文千餘民團被全部打垮,孫仲文被擊斃。戰鬥結束後,冀魯邊區黨、政、軍召開了隆重的楊靖遠追悼大會。1940年,爲紀念楊靖遠烈士,經上級批准,將樂陵、鹽山和慶雲三縣各一部劃出,命名爲靖遠縣。

楊靖遠生前鬍鬚濃重,熟悉的人們送他個綽號“楊鬍子”。他曾立誓:不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決不刮掉鬍子。錚錚誓言,長留天地。

故事三:《英雄一員》

西藏地區很早以前就和內地有密切聯繫,有名的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故事就是證明。到了元朝,西藏歸入中國版圖,正式由中央政府管轄。但是總有一些人,想把西藏分裂出去,製造動亂。這種行爲遭到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

清朝的時候,有一年,西藏的幾個有權勢的人發動武裝叛亂,殺害了執政官康濟鼐並陰謀叛離清朝。清朝政府接到達賴喇嘛的報告,立刻派兵平叛。但是因爲路途遙遠,一時難以趕到。這時候,駐守後藏的執政官頗羅鼐挺身而出,率領9000精兵向拉薩進軍,和叛軍展開激戰。部下有人擔心他兵力單薄,難以取勝,勸他出錢請印度派兵鎮壓。他拒絕了,說:“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出兵平叛,協助朝廷安定藏地。”在達賴、班禪和各寺喇嘛的支持下,頗羅鼐很快平定了叛亂,捉住了叛軍頭目,又協助趕到的清軍處理各項事務。朝廷任命他爲藏王,管理西藏。頗羅鼐執政20年,一直忠於國家,維護統一和藏地的安寧。他經常告誡要搞分裂的西藏內外勢力:“大皇帝休養衆生,重視黃教,達賴、班禪和我都受到重封,纔有藏地的興盛與安樂。這是人所共知的。你們不要做分裂的事。”

西藏和內地密不可分。現在有人還 在鼓吹“西藏獨立”,這無論在全國還 是在西藏,都是極不得人心的。

故事四:《劉伯承:堅決不打麻藥》

1916年3月中旬,年輕的劉伯承指揮川東護國軍第四支隊約400人,在豐都、涪陵一帶側擊北洋軍,策應在瀘州納溪與北洋軍激戰的護國軍。經過兩天激戰,17日8時許,守敵潰逃出城。攻克豐都後,劉伯承帶隊追殲向江岸逃跑的敵軍,一鼓作氣把敵人驅趕到城外大河壩。突然,一股暗藏在右側的敵人瘋狂地向他們射擊。當劉伯承回頭關照一個士兵的時候,一顆子彈穿過他的顱頂,他忍着傷痛,仍頑強地揮舞着指揮刀,向着敵人衝鋒。接着,又飛來一顆子彈,從他右太陽穴射入,由眼眶飛出,流血不止,劉伯承當即昏倒。

爲了取出腦中的子彈,必須進行手術。劉伯承擔心打了麻醉藥針,日後會對大腦神經功能帶來不利影響,堅決要求不用麻藥。德國大夫爲了縮短他的痛楚時間,聚精會神地用鋒利的手術刀,先將其腐爛了的右眼球挖掉,再精心細緻地將其右眼眶裏的腐肉一點一點地清除。整個手術持續了兩三個小時,他自始至終連一聲呻吟都沒有。劉伯承摘眼不打麻藥的非凡事蹟,長期在民間廣爲流傳。

故事五:《爲國雪恥灑熱血》

19世紀初,清朝政府賣國媚洋,帝國主義列強像一羣惡狼似地竄到了中國大地。徐特立那時正在湖南修業學校教書,爲了啓發大家都投身到愛國救亡運動中去,他決定給學生進行時事演講。

全校的教員、學生和工友,都爭着去聽,不一會兒,禮堂裏就擠滿了人。徐特立身穿一件青衣長衫,兩眼炯炯有神,昂然站在講臺上,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和清政府喪權辱國的罪行,號召大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把挽救民族危亡的擔子挑起來,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忽然,他轉身奔下講臺,從廚房裏取來一把菜刀,當着大家的面,砍斷了自己的一個手指頭,用鮮血寫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八個字,表示爲國雪恥的決心!

殷紅的鮮血,濺滿了徐特立的衣衫,全場的人爲之震驚。他的這一壯舉,很快傳遍了長沙城,影響到整個湖南,使更多的人很快覺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