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80後曲藝演員吳健:《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民謠》

80後曲藝演員吳健:《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民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80後曲藝演員吳健:《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民謠》
傳統曲藝節目,一直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逐漸壓在了80後一代的肩上。

我們來看一個來自湖北武漢80後曲藝演員的故事:

  吳健生於1985年,是黃陂區文化館一位年輕的曲藝演員,也是湖北大鼓表演藝術家張明智和湖北小曲名家何忠華的高徒。




“好哭佬,賣燈草,丟到河裏狗子咬”、“一哈哭,一哈笑,兩個眼睛放大炮”。許多武漢伢,都記得小時候唱過這樣的歌謠。而年輕的曲藝演員吳健,把這些傳唱多年的民謠集中起來製作了一首《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民謠》。

  試聽這首《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民謠》。這首長達5分多鐘的作品,將16首洋溢着地道漢味的民謠串聯起來,以地道的武漢話說唱,伴奏中有傳統的快板,也 有現代感很強的電子節奏,結尾處還切入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題曲,演繹着青春時尚的氣息,也充滿了濃濃的“漢味”。

此前,他曾經推出過武漢話演繹的 《武漢人過早》、《說唱黃陂》等說唱作品,在網絡上風靡一時。此次創作《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民謠》,吳健承認是受到熱門電影的啓發:“我就想把過去的 那些時光用民謠表現出來。每一段民謠,都有一段過去的故事,肯定會有共鳴。”

  此次亮相的“民謠”,是吳健從30多首老武漢民謠裏挑出來的。一些來自他和朋友的記憶,一些是尋訪“老武漢”所得。吳健說,考慮到年輕人對傳統曲藝的接受程度,他並沒有完全採用湖北大鼓的唱法,只是在演繹中融入了一些傳統元素,伴奏都是現代的電子節奏,聽起來更時尚。他將其命名爲“漢味說唱”:“現在,湖北大鼓、小曲、道情(注:大鼓、小曲、道情和漁鼓是湖北四大傳統地方曲藝)這些都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我不喜歡‘非遺’這個名字。一門藝術成了遺產,還怎麼發展?我寫這些‘漢味說唱’,是希望用新的形式演唱,讓更多的人來關心我們傳統的文化藝術,讓他們看到,傳統文化在今天也有新的生命力。”

  除了音頻,吳健還自掏腰包花了3萬多元爲這首作品拍攝了MV。“前幾天我去拍攝時,現場圍觀的很多人都很感興趣,還有人要求跟我一起唱。大家喜歡這些民謠,我就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