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冷靜看世界 熱心著文章

冷靜看世界 熱心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K 次

記得筆者曾稱讚經濟日報新的一位“老將”:您屢有建樹,纔不過三四十歲呀!對方笑答:5歲就是一代人哪,如今,看梅紹華他們了!

冷靜看世界 熱心著文章

梅紹華,現任經濟日報特刊部副主任兼《經濟》月刊主編、專欄主持人。1999年以來,先後被評爲“中直機關青年崗位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和“中央直屬機關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11月,梅紹華主辦的“特別報道”與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一起被中國記協評爲首屆中央媒體十個“中國新聞獎名專欄”之一。這是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綜合性優秀新聞專欄最高獎。

1996年,經濟日報推出了新專欄“特別報道”,這是由梅紹華創辦和策劃的。它起源於梅紹華的一個“爲什麼不”的反問。通常情況下,編輯的工作就是記者來稿後編編就完了,編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爲什麼不變被動爲主動呢?”於是,一種報紙編輯與記者互動的新機制就誕生了。編輯、專欄主持人是欄目的策劃者,由他廣泛蒐集新聞線索,然後,按照自己的設想,根據欄目的整體內容和風格的要求安排合適的記者去採寫。這樣記者也十分高興,做到了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上稿率和時效性。而編輯也不再是別人送什麼料就做什麼衣,更準確地說,像一個服裝設計師,先有款式和風格,再出去購布料。

作爲一個新聞工作者,梅紹華的風格就是“冷靜看世界,熱心著文章”。因爲熱心,他主持的欄目總是熱切地關注着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建設中的大事,關注着與人民羣衆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因爲冷眼,他總是有自己冷靜的思索,獨特的視角,不趕時髦,不人云亦云。

由於媒體性質所決定,“特別報道”專欄的新聞分析要求具有深度,能給決策者、讀者帶來新思路和啓迪,因此,對主持人和編輯記者的要求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新聞工作者,而更應是專家學者型、擅長於策劃的編輯和記者,比普通記者要求更高。

1996年,京九線剛剛建成,幾乎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在報道京九沿線的經濟將會因此而起飛,沿線各地躍躍欲試,準備興辦大量各種開發區。梅紹華敏銳地察覺到,這裏面有新聞可作。於是,安排採訪寫出了一篇《京九熱中的冷思考》,對這種過熱的現象提出警告,給有關領導提個醒,經濟建設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決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攀比。此文在《特別報道》專欄刊出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見報當天的早間新聞進行摘播。此稿還獲得中宣部的精品獎。

有人說,在梅紹華的手裏,獨家新聞多、熱點新聞多、觀點新穎的報道多。1996年元月,針對近年來在長江上建橋成風,從而帶來了阻礙航運、大船不能上行等一大堆的弊病,梅紹華敏銳地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幾千年來,在中國人的觀念裏,形成了“逢山開道,遇水架橋”的思維定勢,實際上,這是一個觀念上的誤區。梅紹華認爲,外國人喜歡挖隧道甚於修橋,那麼,中國人爲什麼不可以也這麼做呢?於是,他策劃請專家寫了一篇《長江上是修橋好,還是挖隧道好?》,文中列舉了挖隧道比修橋有十大優點。隨後,推出一篇《中國人完全有能力在長江上建隧道》,他又多次在“特別報道”專欄上進行呼籲,相繼推出了《已是長江隧道圓夢時》。這一組文章推出後,收到大量讀者來信,包括一些建橋專家和有關部門領導。該報道以其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而備受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注。現在已有城市規劃過江隧道以取代原來打算建設的大橋。

在通常情況下,批評報道不太好搞。但梅紹華主持的“特別報道”專欄的數以十計的批評報道如:《三峽旅遊公司爲何家家虧損?》、《造假者爲何五次被抓五次逃脫?》、《兩個國際建材展南寧撞車記》、《救救神農架》等。由於真實準確,有理有據,沒有引起被批評單位的異議,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大多數得到了較圓滿的解決。

“特別報道”成爲經濟日報的一個名牌專欄,受到讀者和同行的廣泛好評。幾年來,有大量的報道被中央及地方的電視臺、電臺和報紙轉載和摘發。他推出的《自行車行業面臨挑戰》、《中國服裝:離世界名牌還有多遠?》、《民航業展開你的另一隻翅膀》、《長江沿線產業趨同態勢亟須調控》、《中關村,何日真正成“硅谷”》等,揭示邁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現象、新問題,並分析了深層次的原因,力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報道”專欄推出的像這種全行業性的帶問題的深度報道很多,對各部門各行業工作有很大的指導性,令人深思,給人啓迪。

梅紹華除創辦“特別報道”以外,還與同事共同創辦和主持了“好望角”專欄。該專欄也以其新聞性、可讀性、權威性及輿論的導向正確性深受讀者喜愛,成爲經濟日報的名牌專欄之一。

由梅紹華策劃的文章《印度爲何能成爲世界第二軟件超級大國?》一炮打響,文章好評如潮,中央高層領導在一次經濟工作會議上還專門提起這篇文章。在“科教興國”的大背景下,印度的事例與做法對中國有很大的借鑑作用,此事一時成爲熱門話題。

他撰寫的《跨國公司總部大遷移: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幾千家駐京辦:中國獨有的經濟現象》是他在國內最先捕捉到、最先報道這一領域的經濟現象。此外,他撰寫的《海洋中國:正在浮出水面》、《中國概念股震盪華爾街》和《京滬深:誰是中國高科技的“領頭羊”?》,這些報道以觀點新穎、視角獨特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2001年底他獨家採訪了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撰寫了《托夫勒對中國的三大預測和對世界的四大預言》,有上百家媒體轉載,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他今年初與中國社科院合作主辦了《中國經濟權威論壇》,僅開辦不到半年,就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關注,由於每次都是請國家機關行業最高領導和最有名的專家、學者就當前一個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權威性強,有針對性,受到高度評價。

梅紹華在工作中還注重創新,如他特別強調“三個意識”——即策劃意識、服務意識、精品意識。1996年,梅紹華和他的同事們就提出了向記者及通訊員提供優質文明窗口服務,此舉一提出,受到記者和通訊員們的歡迎。

梅紹華憑着他博覽羣書的兼收幷蓄,憑着他從窮山溝到大都市的奮鬥過程中對社會方方面面的瞭解,厚積薄發,創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