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導讀:竺可楨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是我國近代氣象科學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本站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竺可楨的勵志故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啓示。

故事一 竺可楨滴水穿石的故事

沙沙沙,沙沙沙,下小雨啦!

竺可楨搬來小板凳坐在門口,出神地望着房檐上滴答的小雨滴,輕輕地數着:一、二、三、四、五^^^^^,他發現了什麼奇蹟,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麼有一個一個小坑呀?小水滴下正好滴在小坑裏,“叭叭叭”地響。

他去問媽媽,媽媽說“孩子,這叫滴水穿石,別看小小的雨滴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日子久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個個小坑來了。”媽媽又說“讀書,做事情,出是這個道理,只要支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竺可楨記住了媽媽的話,後業他專門研究氣象,天天堅持氣候的變化,成爲中外有名的氣象學家。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故事二 竺可楨小時候的故事

竺可楨從小就十分喜愛學習。5歲時竺可楨已能識字千餘,父親把他送進了鎮上唯一的一所小學——敬義小學,不久,又聘私塾先生在家啓蒙。不到兩年,“三字經”“神童詩”“千字文”之類的讀本,已遠遠不能滿足竺可楨的求知慾,於是他向同學和鄉鄰借各種線裝書籍來讀。

有一天晚上,哥哥竺可材教弟弟寫作文,小可楨寫了一遍,覺得不好,便重新再寫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寫,直到自己覺得滿意了才停筆。待他們上牀休息時,公雞已經打鳴了。嫂子埋怨可材,弟弟還小,不應該對他要求這麼嚴,累壞了身體可咋辦!可材辯解說:“哪裏是我逼他熬夜呀,是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寫不好不肯睡覺。”

竺可楨不僅特別喜歡學習,還喜歡動腦筋。雨天,他喜歡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門口看下雨。

有一次,他聚精會神地蹲在門口數着從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數着數着,突然發現門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來的時候正好落在坑裏。他覺得奇怪,立即跑去向母親請教。“你問得好,這就叫‘水滴石穿’,那一個個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別看一滴水沒有什麼厲害的,可日久天長就能把石板滴出一個小坑來。”母親把話鋒一轉,又循循善誘地教導,“孩子,讀書、辦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會有所成就的。”竺可楨點了點頭,牢牢地記住了母親的話,學習更加勤奮了。從此,“水滴石穿”這一格言成了竺可楨的座右銘,伴隨着他從紹興的家鄉小鎮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竺可楨小學畢業時,他的才學在同齡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個子卻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裏,迎面走過來幾個同學,在經過竺可楨身邊的時候,幾個人嘻嘻哈哈、擠眉弄眼。

其中一個人大聲挖苦道:“這副小身材,一遇颱風就要被吹上天。”

另一個接着大聲說:“好一個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計他活不過20歲。”

聽到這些話,竺可楨十分氣惱,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們幾句,可轉念一想:誰叫自己長了這麼一副單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將來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個好身體。

“對,男子漢想到就要做到。”

竺可楨連夜制定了一套詳細的鍛鍊身體的計劃,還寫了六個大字:“言必行,行必果”,貼在最明顯的地方,時時地提醒自己。

從那以後,竺可楨便聞雞起舞,每天天一亮就從牀上爬起來,到校園裏跑步、舞劍、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從不間斷。

小竺可楨憑着自己的勤奮與好學,憑着自己的意志與精神,在知識的海洋中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故事三 堅持不懈、愛記日記的竺可楨

每天記日記,是他的嗜好,他一生記了厚厚的幾十本日記。除了1935年以前寫的日記在抗日戰爭期間丟失以外,從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記一天也沒有間斷過,全部完整地保存着。

翻開竺可楨的日記,可以看到,在每天的正文前,都記載着當天的天氣情況,比如天氣陰晴啦、風向風力啦。還記下花開花落啦、春去冬來啦,等等。這些日記竺可楨可不是隨便記的,

他把這些是當作一項科學觀察的工作來做的,非常認真、細緻。

建國初期,竺可楨在科學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園北門附近。雖然當時他已年近花甲,但卻拒絕了組織上派車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顧。因爲他需要用身軀去感受大自然的陰晴冷熱。

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人們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從公園的北門進來,南門出去;傍晚又從南門進來,北門出去。他就是竺可楨。

竺可楨上下班步行穿過公園,不是像遊人那樣悠閒自得地觀賞公園裏宜人的景色,而是對公園的景物做確切而又仔細的觀察:

哪天柳絮飄飛、哪天北海結冰、哪天春燕迴歸、哪天丁香花開?回家後,就在日記上認真地記載下來。這一習慣,一直保持了幾十個年頭。

有時候,竺可楨因出差或有事耽誤,就動員老伴、女兒,甚至鄰居家的孩子幫他留心觀察,詳細記錄。

這些平凡的科學觀察工作,幾十年來,竺可楨絲毫沒有放棄過。就是這些平凡的記錄,爲竺可楨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資料,爲他的創造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當他從收音機裏聽到氣象預報時,還躺在病牀上,用顫抖的手握住筆,記下:“晴轉多雲,東風一至二級?”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後一篇日記。

成功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平時不斷積累的結果。竺可楨38年如一日,記下了幾十本的氣象筆記,他這種個性中的堅持不懈,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第2張

故事四 愛國科學家竺可楨的故事

向學爲國,終成“問天”第一人

竺可楨出生於浙江紹興東關鎮的一個糧商之家,父親竺嘉祥因受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以讀書奔出個好前程。而自小秉性溫和的竺可楨也不負所望,勤奮刻苦,聰明好學。1910年,竺可楨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庚子賠款”留學美國的名額。在那個晚清政府軟弱無能的年代,“庚款留學”的代價是極大的。爲了回報自己的祖國,竺可楨在填報專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農學,在他看來“中國以農業立國”,學習農學將來可以更好地報效祖國。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美國當時的農業科學並不發達,農業的體制和耕作方式也和中國不一樣,而此時修改專業爲時已晚。直到他畢業後,竺可楨才轉到地理系,選定了一個與農業關係最密切的學科:氣象學。

1918年,竺可楨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完成學業,獲得了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歸心似箭的他拒絕了美國多所高校的邀請,滿心希望地踏上了歸國的輪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學報效祖國,期盼着早日實現“科學救國”的理想。然而,他在美國留學的這些年,正是中國軍閥割據、內戰頻繁的時期,整個國家在戰亂中滿目瘡痍。

擺在竺可楨眼前的現實是殘酷的。當時的中國僅香港和上海徐家彙有兩座用於觀測氣候變化的測候所,卻均由外國人控制,竺可楨很痛心,在他看來“夫制氣象圖,乃一國政府之事,而勞外國教會之代謀亦大可恥也。”而唯一由中國人自己管理的中央觀象臺卻是一片衰敗之象。即便這樣,中央觀象臺還將竺可楨這樣有着淵博知識的氣象學家拒之門外[]。殘酷的現實無情地打擊着竺可楨,無奈的他只好選擇去大學任教。

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期間,竺可楨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學系,在校園內那顆六朝古松下他建立了自己的氣象站,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他都和學生一起準時觀測,詳細記載每個天氣要素,毫無疏漏。當時的中國還有一個人也同樣認識到了氣象的重要性,他就是蔡元培。1927年蔡元培創辦中央研究院,便邀請竺可楨籌建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並擔任所長,這也成爲落後的中國氣象科學一次重要的轉機。

竺可楨對籌建氣象研究所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經過反覆的考察和斟酌,他把研究所定在了南京城中的北極閣。那時的北極閣是一片荒山,竺可楨便帶頭和同事們堅持年年種樹,到抗戰前,已種了10萬顆樹。爲把這裏建成現代氣象研究基地,竺可楨建樓修路,甚至接自來水這樣的事,都親力親爲。今天北極閣內那條黃沙馬路,那一磚一瓦,一草一樹,無不見證着竺可楨在創建氣象研究所的道路上嘔心瀝血的付出。

1930年元旦,中央氣象研究所正式繪製東亞天氣圖,併發布天氣預報和颱風預報,這是中國人對自己的國土和海域,獨立自主預報天氣的開端。

鞠躬盡瘁,只爲“科技強國夢”

新中國成立後,竺可楨被推選爲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承擔領導全國科學事業規劃和發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楨毫不猶豫地挑起了這副重擔,將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到新中國的科學事業發展中。

在他的主持下,短短几年間,中國科學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研究機構由建院初期的16個增到44個,科技人員從219人增到2496人,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竺可楨仍然堅持擠出時間,親自到野外進行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資料,以供科學研究所需。爲了尋找治理黃河氾濫造成的洪水災害的辦法,竺可楨不遠千里,率衆沿黃河而上。雖因過度勞累和水土不服而病倒,但他仍堅持考察訪問直到最後;爲了考察水能、水利地質等自然資源、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他又乘船由松花江順流而下,東行西折北至蘇聯,行程數千裏,穿梭在林海、草原、江河間,曉行夜宿,生活非常艱苦,他卻毫不介意,感到其樂無窮;爲了考察沙漠和海洋,年近古稀的竺可楨曾三次跑到沙漠,瞭解情況,指導工作,荒涼的騰格裏沙漠和河套沙漠都留下他考察的身影。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這是竺可楨對周恩來總理作出的承諾,他也說到做到。1970年後,80多歲高齡、身體狀況不佳的竺可楨仍一直忙於他的力作《物候學》的修訂工作。《物候學》是竺可楨一生中的最後一部作品。此書一出版,暢銷一空。香港《明報》有一篇文章評價說:“本書是歷史文獻結合科學觀察的一部著作,把我國物候學帶入了新的紀元。”

1973年春節剛過,竺可楨肺病復發住進醫院,在醫院裏他仍然留心觀察着天氣的變化,並且記錄自己的病態發展。寫日記是竺可楨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習慣,現存的竺可楨日記從1936年到1974年,連續38年,1天未斷,共計800多萬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

1974年2月7日凌晨,當人們還沉醉在夢鄉里之時,竺可楨這位傑出的教育家、科學家溘然離世。“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對竺可楨一生最好的詮釋。他釋放了他生命之火的最後一份光亮,然後安祥地睡去了。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爲科學教育而獻身的一生。他用畢生的精力實踐他教育興國、科學救國的理想,爲祖國的教育、科學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竺可楨的勵志故事 第3張

故事五 竺可楨的故事

竺可楨從青少年時代起,就確立了以“科學救國”的志向。留學回國後,他看到中國沒有自己的氣象站,氣象預報和資料竟由各列強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氣象圖,乃一國政府之事,而勞外國教會之代謀亦大可恥也。”在抗戰爆發前的十餘年間,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韌勁,不辭辛勞在全國各地建立了40多個氣象站和100多個雨量觀測站,初步奠定了中國自己的氣象觀測網。

此間,國內新軍閥混戰不息,南京政府和各省當局沒有多少心思用於建設,竺可楨卻在兵荒馬亂中奔走。建立氣象站的艱難確非和平時期的人們所能想象。在此過程中,他又同帝國主義者的控制圖謀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竺可幀堅持全國所有氣象電報都由中央氣象臺集中廣播,並改原先用英國殖民者規定的英制記錄爲國際通用標準。1937年,竺可幀去香港出席遠東氣象會議,港督安排晚宴時竟然把中國代表排在末尾。竺可幀認爲這是故意損害中國國格,絕不能容忍,便與另外兩名中國代表一起憤然離席以示抗議。

全國解放後,竺可楨以很大精力關注中國的農業生產,想方設法利用氣象學知識增加糧食產量。1964年,他寫了一篇重要論文《論我國氣候的特點及其與糧食生產的關係》,其中分析了光、溫度、降雨對糧食的影響,提出了發展農業生產的許多設想。毛澤東看到此文非常高興,專門請竺可楨到中南海面談,對他說:“你的文章寫得好啊!我們有個農業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彌補了八字憲法的不足。”竺可楨回答:“天有不測風雲,不大好管呢!”毛澤東幽默地說:“我們兩個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來了!”

現存的竺可楨日記從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連續38年一天未斷,共計800多萬字。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

在科學研究中,竺可幀一絲不苟,喜歡事事躬親。抗戰期間,浙江大學幾次遷移。雖條件極其艱苦,每到一地竺可幀總不忘收集資料,開展科研。學生們都知道,竺校長隨身總帶着四件寶:照相機、高度表、氣溫表和羅盤。他71歲時,還參加了南水北調考察隊,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壩高原,下到險峻的雅礱江峽谷。他嚴謹的學風,深受廣大學者推崇。

竺可楨自幼秉性溫和,做事勤勤懇懇,有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和韌勁。他年輕時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種外語。解放後,年過六十的竺可楨根據工作需要又開始學習俄語,一直堅持到70歲,終於能閱讀俄文資料。

從1917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時開始,竺可楨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其中又主要記錄了氣象研究的各種資料。由於戰亂,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記,共計38年37天,其間竟然一天未斷!這些日記頁頁蠅頭小楷,一筆不苟,共計800多萬字,令人歎爲觀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用顫抖的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等數據。

竺可楨身爲知名科學家,卻一生過着儉樸生活。在抗戰最艱去的歲月裏,身爲大學校長兼中央氣象研究所所長的竺可楨有一年的年夜飯吃的竟是黴米,卻把所長應得的幾千元的救濟費平分給其他同事。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楨決定:把以女兒竺薪名義存的一筆錢作爲黨費交給組織。原來從1966年起竺可楨便以女兒名義把每月工資的三分之一存進銀行,七年存款已達萬元。這筆鉅額黨費,表現出這位氣象學大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

故事六 浙大校長竺可楨的幽默

民國時期,科學家竺可楨在浙江大學任校長,深受師生的愛戴。

一天,在聯歡會的節目單上,有“校長訓話”。

竺可楨一看,感到在聯歡會上來個“訓話”,實在不妙。於是,他在講話時說:“同學們,‘訓’字從言從川,是信口開河也。”

大家聽了,鬨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