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挑戰自我,迎難而上

挑戰自我,迎難而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許誠,電信提高班012班的一名“普通”學生。說他普通是因爲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是一種真誠和樸質,絲毫沒有高傲和優越。但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學生卻擁有衆多令人豔羨的成績——美國“朗訊獎學金”華中地區唯一獲得者,三年加權平均成績超過94(未計算加分)名列電信系第一,一次性通過思科公司CCIE考試,大二剛開學參加GRE考試,並取得2250分等。但面對這些成績,許誠總是習慣說“沒什麼”,那種淡然口氣,並不是故作謙虛。因爲他所在乎的是奮鬥的日日夜夜,是拼搏挑戰的過程。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始終追求不斷挑戰自我,迎難而上。

挑戰自我,迎難而上

適應提高班,征服全英語教學

作爲提高班的第一名,許誠在談到當初考入提高班時卻是用“迷糊”二字來形容。“當時我對提高班唯一的瞭解就是它集中了電類專業的大多數尖子生。考提高班最初的動機也僅僅是爲了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也許正是這種心態讓他輕鬆過關。進了提高班之後,他發現事實遠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樣簡單。凡是能考進提高班的都是高中時的佼佼者,都有過輝煌的經歷。同學之中有高考680多分的,有全國競賽一等獎保送的,有高中就入了黨的,更有一大羣的學生會主席和分團委書記。許誠用“牛人”形容他們,“生活在這樣一羣牛人當中,常常跟這個比沒有這個好,跟那個比沒有那個好,比來比去把自己比得一無是處,心裏面一下子變得很亂。緊接着撲面而來的就是所有的課程(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全部要用英語教材,教師採用英語授課。這種環境的突變讓人一下子很難適應,讓習慣了在課堂上搞懂所有問題的我一下子感到進了大學之後不知道怎麼學習了。”他說道。

有人說,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另一次尋找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有的人就徹底地無奈下去,沉淪下去。在這轉折點,一本偶然翻到《一切從大學開始》的書對許誠的大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本書記述了很多名校的大學生對於大學生活的思索和對自己成功經驗的總結或失敗教訓的反思。看過那本書以後許誠便逐漸開始思考如何計劃人生的長遠目標和中短期的目標,並且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適應全英語教學的學習方法。對於全英語教學的感覺,他也從最初的恐懼,到後來的適應,再到現在的贊成、支持。在全英語教學進行了兩個月之後,面對着滿是英文的21st Century,許誠再也沒有畏懼感了。當很多同學還在討論全英語教學的利弊的時候,他已經嚐到了它的甜頭。

回顧這段經歷,許誠認爲,適應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21世紀,世界瞬息萬變,適應能力強的人才能在競爭中生存。因此,永遠不要去抱怨惡劣的環境——如果你無法改變它,那就去適應它吧。大一上學期93.976的加權平均成績和提高班第一的榮譽讓他感覺投入的努力全部得到了回報,同時它也標誌着許誠成功地完成了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

攻克GRE

在提高班的一次講座上,許誠第一次接觸了GRE這個名詞。當時師兄師姐建議,如果自己有實力的話,最好大一就把GRE考掉。從那時起許誠就萌生了考GRE的念頭,但是以他當時的水平,只能勉強過四級,想要考GRE談何容易。況且考試需要投入極大的時間和精力,風險性極大,稍微疏忽一點就會影響平時的功課,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爲了做出正確的決定,許誠先後徵求了父母和輔導員的意見,並且與一些有經驗的師兄、師姐交談。大一寒假之前他便下定了決心,報了新東方英語培訓,準備從寒假開始全力以赴。

爲了彌補詞彙量的差距,大一的寒假裏,許誠在家裏自學了浙大英語教材的二、三、四冊,把上面所有的單詞都背了一遍。大一下學期剛開學,他便開始背英語單詞。一翻開書許誠就傻眼了:第一個List的一百多個單詞,見過的還不到十分之一,更不要說會背會用了。但下定決心要做的事他決不會輕易放棄,隨後他保持每天背一到兩個List。而在他背到第18個List的時候,忽然傳來消息,說從10月1日開始GRE將取消機考,改爲筆考。這意味着他或者將被迫提前參加考試,或者就此放棄考GRE的念頭。在困難面前,許誠沒有低頭,他知道放棄將意味着前面的努力全部白費。

確定考試時間爲9月5日後,許誠加緊了對自己的要求,背單詞的計劃增加到每天三個List,就是三百多個生單詞。由於提高班的課程本來就很重,他常常每天熄燈之後還要用應急燈背到一兩點,每天早晨六點多就起來繼續背。好在室友們非常支持他,從來沒有爲此有過一句怨言,許誠說這是最令他感動的。到四月初,他終於背完了第一遍。可是萬里長征剛剛走完了第一步,他隨即定出下一步計劃:到“五一”之前,背完第二遍,並於“五一”期間背完了第三遍。書裏的單詞開始漸漸在他眼中熟悉起來。

在準備過程中最令許誠擔心的是功課會掉下,但是當大一下學期的成績公佈了之後,他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他以94.437的加權平均分繼續居於提高班第一位;六月份的四級考試也因爲有GRE的詞彙量做後盾而取得97.5的高分。最終,許誠取得了GRE 2250分(數學800/邏輯800/語法650)的好成績。

考完GRE之後,許誠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的深思熟慮是必要的,尤其是一些風險很大的事情;但是你一旦打定主意去做這件事,那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他坦言:“困難當然是有的,沒有困難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做了;關鍵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咬着牙堅持下來,能夠不爲外界的環境所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自信也是很關鍵的。即使你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起碼你給人的感覺是要十分自信的。原因很簡單:連你都不相信你自己,你還指望別人會相信你嗎?”

談到學習語言,許誠認爲沒有捷徑可言,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多寫、多練。報了這兩門選修課之後,他用了很多時間讀外語。他習慣翻譯課文以此來記憶。擺好心態也是學語言需要注意的,切忌急功近利。

成功申請朗訊獎學金

朗訊獎學金計劃是朗訊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一項對信息及通訊相關專業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的計劃,這次在中國的獲獎名額爲20人。申請者必須要用英語書寫所有的申請材料,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雖然有過全英語教學的經歷,但是寫申請是一項完全不同的挑戰。準備申請的那些天,許誠把所有空閒時間幾乎全部用來找資料。爲了寫出一份高質量的申請,他幾乎跑遍了學校的每個角落。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6月份,從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終於傳來了消息:許誠成爲獲得“朗訊獎學金”的20名中國學生之一,是華中地區唯一獲得此項榮譽的人,也是華科大有史以來獲得此項榮譽的第一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學校爭了光,也爲自己贏得了榮譽。

CCIE 13919的故事

取得了特優生稱號後,許誠沒有放鬆自己,而是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思科證書CCIE。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CCIE號,特別是一次通過CCIE考試,成爲許誠繼GRE之後的又一目標。

思科的認證分爲三個等級:CCNA,CCNP,CCIE。其中CCNA和CCNP基本上只要背題目就可以過,含金量最大的是CCIE。CCIE平均通過次數爲3.5次,在一次通過率僅爲2%的這種背景下,許誠用一個月時間複習,以987分的成績通過了CCNA考試(滿分1000),隨後就開始準備CCIE考試。

爲了更好掌握實驗設備的操作方法和理解實驗原理,許誠參加了CCIE實驗室的培訓。“在這裏,所有的人都在拼命,都在爲了目標而努力。常常有人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剩餘的時間全部用來學習。”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許誠非常拼命,每天平均學習時間達到了15個小時。

思科考試業內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兩次過CCIE靠實力,但一次過CCIE要靠實力+運氣。而許誠就憑着那股迎難而上的毅力博得了上天的厚愛——凌晨四點在回校的火車上,許誠拿到了全球唯一的CCIE號碼:13919;而全球一次性通過CCIE考試的至今不超過300人。

從當初用仰慕的眼光看着那些“牛人”,到現今自己也成爲公認的“牛人”,經歷過這些奮鬥和榮譽後,許誠心中所謂的“牛人”就是指能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的人。很多人往往認爲牛人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是否有能力做那些非常之事,但他認爲,更重要的是有沒有發現這些非常之事的高瞻遠矚和將它們堅持下去的勇氣。正是憑着這股勇氣和毅力,許誠才一路走到現在,並將繼續挑戰自我,攀登更高的山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