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李小龍的勵志故事

李小龍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導讀: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李小龍的勵志故事

童年時候的李小龍非常頑皮,不愛學習,性格怪異,喜歡獨處。但拍電影卻非常敬業,加上天資聰穎,成了小有名氣的童星,深受女孩們歡迎,而李小龍也自小是個性情中人,交女孩也是他的嗜好。13歲那年拜入葉問門下學習武術,到處尋人打架,1957年奪得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58年奪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總之,這之前的李小龍還是一個年輕、頑皮、不愛學習、到處惹是生非的毛小子。

李小龍的奮鬥歷程應該從19歲那年懷揣100美元隻身前往美國謀生算起。

郵輪經過神戶、橫濱、夏威夷,前往他一片茫然的未來之地--舊金山。在香港,他是小有名氣的童星和赫赫有名的街頭打手,在這裏--還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美國社會的舊金山他只是無數到美國淘金華人中不起眼的一個,只能幹一些零碎的活,住在破爛的貧民區。

舊金山最引爲自豪的是宏偉壯觀的金門大橋。李小龍站在橋上,倚欄眺望碧藍的大海。大洋的彼岸,是香港,他由此想起他那"望子成龍"的父母。他決計洗心革面,發奮自強,做出成果來證實自己是一條龍!

李小龍在舊金山,幹得稍長、稍有點起色的職業是教人跳"ChaCha"(恰恰舞),他的收費低廉,學員稀少,這與他精湛瀟灑的舞技很不相稱。在香港,他是跳舞作樂;現在,他卻以舞藝權做維持生計之手段。美國人不鄙視從事任何職業的人,可李小龍總覺得有些無奈。

三個月後,他去了西雅圖。他找到周露比女士開的中餐館,周女士很熱情地接待了他,並收容他在餐館打工以賺取生活費和學費。

李小龍進了當地的愛迪生高級工業學校(相當於中國的職業高中),這是他英文水平不夠格的緣故,不能夠直接進大學。周女士是李小龍父親的舊友,她在政治上很活躍,是當地華人社團的代言人。但李小龍父親的面子,到李小龍正式打工的那天,給無情地撕掉--周女士儼然一副老闆面孔,她毫無表情地對李小龍指指點點,稍不滿意,便厲聲訓斥。李小龍怒火填膺,他來美已三個月,雖也知道"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這一信條,但他覺得太突然,簡直就受不了。但李小龍還是把火氣強行壓下,按照周老闆的意旨,把活計做得她滿意。李小龍的行爲跟在香港時大不一樣,依過去的脾氣,他會摔掉盤子不幹,或拿盤子砸她個滿臉開花。

美國的學校,跟保守的香港學校很不相同,完全是開放性的,紀律鬆懈散漫,在李小龍看來,美國的學生簡直就在玩。此時的李小龍,父母再不能督促他,老師也不會約束他,同學更不會因學業的優劣而崇拜或鄙視一個人。李小龍完全可以無拘無束,放浪形骸。然而,此時的李小龍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他一改在港厭學逃學的作風,一絲不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深知學費來之不易,逆境中的他悟醒了許多人生的哲理。他知道理科一直是他的弱項,他曾對它恨之入骨、厭之如蠅。現在,他儘管仍不喜歡,卻比文科下了多倍的苦功。他對英語,更是到嗜學如命的地步,他知道;來到美國,無論進大學深造,還是進社會就業,語言是最最重要的。

李小龍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開始做跑堂,工資比做雜務要高,還有小費。但李小龍心中仍十分壓抑。他從小就有做首領的慾望,希望駕馭他人,而不被他人所駕馭。李小龍正處於被人人所驅使的境地,食客、老闆、廚師都可以驅使他。

李小龍離開了週記餐館(這期間有一段愛情風波促成了此事),發誓不去任何一家餐館打工--那樣太束縛自己的個性了。他想獨立從事一種職業,哪怕收入僅夠餬口,也比受他人約束要心情舒暢。

李小龍結識了日本美籍商人木村武之,那時他19歲,木村36歲。他們成了忘年之交,村甘願做李小龍的弟子和追隨者。李小龍一直想開設武館,但沒把握,也沒錢。現在得到了木村的鼓勵和出資幫助,武館開起來了。

李小龍的武館設在西雅圖唐人街的一個地下室裏,初衷是以此爲謀生手段,並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並獨創一支門派。但是創業是艱難的,問津武館的寥寥無幾。李小龍跟木村商量後,就和木村帶幾個學武的學生,去西雅圖的幾所大學做示範表演。事實證明,他這種笨拙而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他的表演越來越受大學生的歡迎,每次都有一兩個學生放棄他們原有的愛好,而改學中國功夫,武館初見起色。

1961年,李小龍順利地完成了高中學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那時,醫科、法律、商科是熱門專業,而李卻選擇了冷門的哲學。李小龍是一個好動而又好靜的雙面人,他酷愛武術,活潑好動爭強好勝,又愛靜靜地思考。李小龍沉湎於哲學的海洋裏,他崇拜的東西方哲學家,有中國的老子、莊子,德國的尼采,法國的薩特。他發現,葉問師父的教誨,以及古代俠客故事所包容的意義,皆可從老莊哲學中找到印證。而尼采、薩特的哲學,又與李小龍好鬥好強、無拘無束的天性驚人地相似。"真人不露相"是中國古代大俠的行爲準則和追求境界,而年輕好勝的李小龍,總在不斷地推銷自己,張揚自己,以證實自己個"超人".

李小龍腦瓜子絕對聰明好使,應付學業綽綽有餘,主要精力放在了功夫上。他在學校附近的停車場租用了一個角落,每月20美元租金,用作他的武館。他和木村對這塊地方非常滿意,較唐人街那個地下室,空間和光線都要優越得多。1962年,第一間"振藩國術館"開設起來了。

當時他的名氣已經頗大,是校園裏引人注目的華裔學生。他好出風頭,擅長演講,樂於推銷自己,一些美國人也加入到李小龍門徒的行列。他總能如願地招滿學生,每位學費每月15美元。對囊中羞澀的李小龍來講,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那時,美國征戰越南,李小龍應徵入伍,當了一回"兵哥哥".但是李小龍自由不羈的天性怎會願意待在軍隊呢?後來李小龍作爲預備役軍人留在美國本土,末被派往越南作戰。這算是他的一大幸運,也是武術界的一大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