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正能量勵志故事3篇

正能量勵志故事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都被我們貼上“正能量”標籤。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精選了3篇正能量勵志故事,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正能量勵志故事3篇

  目標遙遠,學會輕鬆地走路

美國專欄作家威廉·科貝特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數十年之後,我們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觸摸到數十年後的那個目標,其間的距離,我們爲什麼不能用快樂的心態去完成呢?

年輕時,威廉·科貝特辭掉了報社的工作,一頭扎進創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鴻篇鉅製”卻一直寫不出來,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絕望。

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傾訴了自己的苦惱。朋友聽了後,對他說:“咱們走路去我家好嗎?”“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幾個小時。”朋友見他退縮,便改口說:“咱們就到前面走走吧。”

一路上,朋友帶他到射擊遊藝場觀看射擊,到動物園觀看猴子。他們走走停停,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朋友的家裏。幾個小時走下來,他們都沒有感到一點累。在朋友家裏,威廉·科貝特聽到了讓他終身難忘的一席話:“今天走的路,你要記在心裏,無論你與目標之間有多遠,也要學會輕鬆地走路。只有這樣,在走向目標的過程中,纔不會感到煩悶,纔不會被遙遠的未來嚇倒。”

就是這番話,改變了威廉·科貝特的創作態度。他不再把創作看作一件苦差,而是在輕鬆的創作過程中,盡情地享受創作的快樂。不知不覺間,他寫出了《莫德》、《交際》等一系列名篇佳作,成爲美國一位著名的專欄作家。

  時光背後的蝸牛

我是父親託關係才走進初中校園裏讀書的。由於我天資愚笨,各科基本功缺失,一學期沒有讀完,班主任將我逐出校園,那年我十九歲。

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衝擊,別人叫我“傻子”,我能默默忍受,但不能面對被衆人遺棄的感覺。

父母也很憂心我這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母親總是在人前說我開竅遲,是一朵沒有綻放的花朵。我知道,有不少人在暗處嘲笑母親的謊言。

父親一次次熱情宴請我的一位遠房表哥到我家中做客。他在建築工地上做技術活。盛情難卻,才勉強答應父母把我帶出去闖蕩闖蕩。我和表哥登上開往大城市裏的客車,駛進打工漂泊的歲月裏。

我在工地上做小工。那高高四面圍攏的院牆,一棟樓房就是我每天攀爬的高度。工友們嘲弄着無辜的我,我像一隻盪來盪去的鞦韆,夜裏吮吸那種墨黑的羞辱。

我千里迢迢從故鄉而來,在城市裏依然有一口讓人毛骨悚然的井,讓我跳下去。就在那種慘淡的時光裏,我愛上了讀書、讀報。其實,那時候並不能去讀懂書本與報刊裏的內容,而是爲了欲蓋彌彰的虛榮心。由此再次成爲工友訕笑的素材:“連傻子都能看書讀報,真是天大的笑話!”

工友的戲謔話語竟然成了我突破窘境的契機:我一定要能讀懂文章,一定寫出屬於我生命文字的文章!於是,我偷偷買來字典和詞典,一有空,就鑽進書報天地裏。

蛹能脫困於繭,自有一番天地供它翩躚。機會終於垂青了我。工地不遠處有一家大型公司的藏書館招收一名看門人,每月僅600元。對我而言,那家圖書館對我誘惑太大,那些圖書是我需要如飢似渴涉獵的營養佳品。

於是我做出大膽決定,義無反顧到那家圖書館去打工。我提着簡單的行李堅定地離開工地。我一直被別人定義爲懦夫和丑角,拒絕扮演卻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我進入圖書館後,每天上班時間就是收發報紙、雜誌,整理圖書,登記前來借書與還書的事宜,很輕鬆,時間也很寬裕。圖書館裏有大量的文學藏書,我貪婪地吮吸着精神甘泉。

微弱的工資根本供應不上在城市裏的生活開銷,我就對自己狠狠心,節衣縮食。我離開工地的時候,表哥揚言:你去得快,滾回來也快,那幾個錢根本供應不了你的生活開支。表哥的揚言被我咬緊的牙關粉碎了。

我在圖書館打工一年多的時間裏,寫了70多本日記。

由於患了腦炎後遺症,看書或寫字寫久了,頭疼像小雞啄米般難受,耳朵裏像盤旋的轟炸機般鳴響,手腳控制不住地顫抖。這些日記上每個字都是我心血澆灌的常青樹,都是我一次次痛苦洗禮後盛開的花朵。

我持之以恆堅持寫作中,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了上蒼,我的一篇文章終於變成了鉛字。

寒來暑往,花開花落。我像不知道疲倦的蝸牛爬行着,堅持着。我寫的.文字雖然沒有像“超女”“快男”那樣一夜走紅,但連續不斷在報刊上露面。

正如美國盲人作家包希爾·戴爾所說:“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存在一種害怕面對黑暗的恐懼,爲了克服它,我就是用愉快的心情去過我的生活。”有心的人,會在平淡瑣碎的時光里根植夢想,抓緊時光充實自己,像攀爬金字塔頂端的蝸牛一樣,有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有一種越挫越戰不言敗的精神來創造機會。

  成功的傻子

最近看了鮑爾吉·原野的一篇新作,叫《用篩子篩水》,說的是他看到有個人站在水庫邊,拿篩子篩水。一問才知道,這人得了肩周炎,醫生給他一個方子,讓他用黃楊樹皮做個笸籮篩水,篩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再把樹皮煎水喝就好了。

其實這只是醫家的謀略,而且也不用篩那麼多下,篩一半差不多肩周炎就好了,至於樹皮熬湯,只是給那人一個說法罷了。鮑爾吉在文後總結說,醫家原是和兵家相通的,“所以醫家常說,傻子去病快,治聰明人的病反而慢,信則靈嘛。”傻子不討巧,不懷疑,所以好得快。常常在中醫的方子裏,看到諸如“九千九百九十九”之類精準而神祕的數字,看到如薛寶釵“冷香丸”那樣專爲刁難人而設置的難題,現在再看鮑爾吉的解釋,我豁然開朗,原來只是考驗你的“信”,不是信則靈,而是信才靈。

在“信”的問題上,質樸的“傻子”無疑強過眼珠一轉一個主意的聰明人,但是我們反觀這些人,成大事的卻往往是有點傻氣的人。這樣的例子很多,他們在生活中表現得傻里傻氣,往往惹人笑話。其實他不是傻,而是專注,呆若木雞是一種大境界,不容易被眼花繚亂的世界誘惑,不容易改弦更張,所以在他“信”的某個領域能夠深入,而非淺嘗輒止——而真理往往在更深的洞穴裏,這時候,聰明人早已離開了。

一滴水珠都有無數個小宇宙,何況紛繁的大千世界?總覺得世界那麼大,他要去看看,多看看,不願意把自己羈絆在一件事上,不願意把目光持久在一個點上,不願意把腳步長時間停留在一塊地上,不願意把感情繫在一個人身上。總之,不願意爲“一”而放棄全部,卻忘記了,世界那麼大,我們只能選擇看一點,還忘了,其實“一”也是世界。把“一”看成世界的“傻子”,往往能因精純而成就一個世界。

信才能專注。信是選擇,信是選擇後的堅定。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水滴石穿等等,都是用來形容這種堅定的,唯有信得堅定纔能有奇蹟。篩子篩水是一個儀式,就像信衆磕頭燒香,這是給“信”一個“說法”,通過單調的重複,屏蔽外來的干擾,內視自己的心腑,達到洗心的效果。而不厭其煩地去做一件事,樂在其中,在外人看來,這是傻子才幹的事。

世界的門有很多,太過聰明的能推開許多門,草草地看過很多風景,平日閒聊,可做聽衆的中心,但真正說起來,他只是浮光掠影。聰明人懂得規避,善於計算成本,很少吃虧。身邊很多這樣的聰明人、能人,卻往往活得不如意,我們旁觀者也覺得生活辜負了他。智慧是憨拙的,它會流連其中,不小心就是一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成功的儀式。

只有“傻子”纔會兢兢業業地去篩水,聰明人定會撇撇嘴,說:“傻子才幹呢!”——他的肩周炎怎麼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