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馬雲堅持夢想的勵志故事

馬雲堅持夢想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相信大家對於馬雲這個人一定非常的熟悉有很多人都會羨慕馬雲的成功,但是各位同學要清楚,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換取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就是馬雲堅持夢想的勵志故事,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馬雲堅持夢想的勵志故事

馬雲堅持夢想的事例:馬雲的勵志故事(一)

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讀書的時候真的不是一個好學生,他的成績很差,尤其是數學。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他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是他的數學,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後,說實話,馬雲是很灰心喪氣的,他認爲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學那塊料,於是他開始四處打零工謀生計。他每天踩着一輛裝滿貨物的笨重的三輪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駛。18歲的馬雲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當這樣一個踩三輪的“駱駝祥子”?他不甘心,他當然不甘心!

有一次,馬雲踩着三輪去給一家文化單位運書,在金華火車站的候車室裏,他撿到了一本書——作家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人生》裏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之路,不僅是漫長的,更是充滿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將經歷一番磨鍊。

在經過一番深入思考之後,他決定再戰高考。他開始了勤奮地學習。1983年,19歲的馬雲第二次參加了高考。這一次,他滿懷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歡跟他開玩笑,他再次慘敗,數學只考了19分。

成績出來之後,父母都對他不再抱什麼希望,認爲這孩子註定不是考大學的料,勸他安安心心學點手藝,當個臨時工,混口飯吃。

但是馬雲卻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輩子只當個臨時工,他要考大學,他明白只有考大學才能改變他的命運。由於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學,所以他只有邊打工邊複習。他那時常常跑到浙江大學圖書館去學習。在浙江大學,他認識了5個落榜生,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談着他們的抱負和理想。他們對着天空肆無忌憚地振臂高呼: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們一定會考上大學,我們一定會出人頭地! 1984年,20歲的馬雲第三次參加高考。馬雲記得,高考前,一位姓餘的數學老師對他說,馬雲,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餘”字倒着寫。

馬雲的表現讓餘老師大跌眼鏡。考數學的時候,靠10個死記硬背的公式,他一個題一個題地去套,結果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當時數學滿分是120分,72分及格),這個分數在馬雲的數學考試史上,絕對是破天荒的偉大成就。馬雲非常幸運地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成爲外語系的一名本科生。

孟亦凡: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高大帥氣的形象,沒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沒有聰明睿智的頭腦。他靠的對一定要成功的堅定執著的信念。所以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多年以後,功成名就的馬雲來到他當年一手創立的海博翻譯社,題下了四個大字:永不放棄。這四個字,如今在海博翻譯社的網站首頁上赫然在立。它傳達着這樣一種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與失敗,但是隻要你堅持下去,永不放棄,那麼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永不放棄,是馬雲終生的信仰所在,也同樣應該成爲我們在座的`所有同學在中考的這條路上共同的信念。

馬雲堅持夢想的事例:馬雲的勵志故事(二)

論知名度,馬雲堪稱世界名人。

尤其是阿里巴巴創造美國股市首次公開募股“史上最大”紀錄之後,他的名字更是成爲新聞收視率、閱讀量和點擊率的保證。

不過,和馬雲面對面聊天,你會發現他的平實與隨和。他會直視你的眼睛,讓你感覺被尊重。如果是一圈人圍坐,他能夠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情緒。

瘦瘦的馬雲,反應極快,他的夥伴們形容:“這個人的腦子和嘴巴是通着的。”一開口,那些沒有打過草稿的妙語會汩汩滔滔噴涌而出。這些話,充滿哲理,令人回味,卻絕無囂張的味道。

艱難困苦中打拼出來的他,深知一個道理:希望被人尊重,先要尊重別人;希望獲得成功,先要幫助別人成功。

1999年秋天,18個同道者聚在杭州城西馬雲的家中。“每個人有多少錢出多少錢,但要留10個月吃飯的錢。不許問父母借錢,問父母借錢的話,明天把老爸老媽的退休工資搞掉了,那也吃不消。”

18個人湊了50萬元,平均每人2萬多元,當時35歲的馬雲算是積蓄多的,多掏了幾萬元。

說起當時的捉襟見肘,馬雲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們平時不打車,一次有東西要帶,於是馬雲和兩個同伴下決心打個的士。來了一輛車,以爲是夏利,3個人招手,結果停下來是輛桑塔納,於是3個人齊刷刷地把頭轉了過去。“桑塔納的起步價要比夏利貴,當時我們沒錢,一分錢都得省。”

儘管如此,阿里巴巴一開始就是家“放眼世界”的公司,開業時馬雲曾帶着團隊在獵獵秋風中宣誓:“我們一定要打造一家讓世界矚目、讓中國人驕傲的公司!”

創業伊始,也曾有過分歧:爲大企業服務,跑跑關係,來錢快;爲小企業服務,到處吃閉門羹,似乎摸不到什麼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到底往哪個方向走,企業要怎樣活下去,創業幾年之後,馬雲站在了抉擇的十字路口。最後定位是:做小微企業的服務商。“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是幸運的。”馬雲說。

從一開始,阿里巴巴幾乎所有重要會議,都留下錄像和錄音,以備將來查考。就好像當初創業者知道這家公司將會多麼成功,甚至會作爲一個現象留給後來者研究。“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這麼做的,很多人羨慕不已。”馬雲說。

阿里巴巴取名的故事如今已是耳熟能詳。創業伊始,他就想給未來的公司取一個全球化的名字。在美國舊金山,馬雲在吃飯時問服務員,“你知不知道阿里巴巴?”女服務員說:當然知道,阿里巴巴芝麻開門。馬雲到新加坡,又跑到街上問人,看阿里巴巴是不是一個世界通行的名字。最後,有了今日的阿里巴巴。

幾年後,走在美國紐約的街頭,很多人能夠認出這張標誌性的中國面孔。馬雲去餐廳吃飯,有人在他不知情時買了單;去酒吧,有人送他免費的雪茄。這些慷慨的人當中,有的會給他留下一張紙條說:“馬先生,謝謝你,我通過阿里巴巴這個平臺賺了很多錢,所以我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