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陳傳席勵志故事:沒人罵也是寂寞的

陳傳席勵志故事:沒人罵也是寂寞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陳傳席,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通古文、外文、文學史、思想史、佛教史、經濟史、中國史、哲學史,並從事過科學技術多年,現治中國藝術史和人文史,已出版學術著作40多部,研究深刻、準確,富有新意。

陳傳席勵志故事:沒人罵也是寂寞的

 博聞強記的批判專家

他工科出身,卻有良好的國學基本功。他雖以史論見長,但畫價卻昂貴。他說自己賣畫不按尺寸,只論花的時間多少。作爲學者,他值錢的不是繪畫,而是時間。他研究歷史,卻對當代美術保持足夠關注。

他的《六朝畫論研究》、《中國山水畫史》、《中國繪畫理論史》、《中國紫砂藝術》等28部著作,已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影響。

和陳傳席相識的人,都不免要折服於他的博聞強記。出版過53部專著的他,還曾在煤礦上搞過發明創新。

對於自己的“能量”,陳傳席歸爲天性使然和環境催化。

“我一直認爲,一個人喜歡讀書,往往是天生的。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看書,記憶力也好,四五百頁的書,看過一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別人很驚訝,而我也很驚訝,以爲人人都如此,誰過目會忘呢?”

但是,在那個年代,即便喜歡看書,也未必有書可看。而陳傳席很幸運,當時他有一個同學是地主家的孩子,家裏財產幾乎全充公了,僅剩下一屋古書,成天都借書給陳傳席看。

古人云:“一物不知,儒者之恥。”從小,陳傳席就秉持着這樣的觀念來讀書,這使得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得以自由轉圜。

他是圈內著名的批判專家,曾掀起過很多風波,遭受到很多質疑,但他在學術上仍有自己的堅持。

他有一些觀點常常引起衆人強烈的反響,比如他說,吳冠中的字只能成爲笑柄,說吳冠中寫的字根本就不叫書法,歪門邪道,非常噁心,是外行胡搞。

也曾在訪談中說,當代國畫“很差”,一方面因爲畫家的素質不行,另一方面,畫畫變成了貪圖安逸的終南捷徑。

對教育,他也頗有意見:教育產業化肯定是錯誤的。有人說教育是培養人,當然這句話可以探討,教育當然也要培養人才,但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國民素質。中國落後的原因主要是教育。

在談論書畫方面的“傳統”跟“天賦”也是一竿子打倒一片人。

 是與非的漩渦

圈子裏,陳傳席以批判名家和大師著稱,幾年前曾因一篇評論劉海粟的文章引起軒然大波。許多人發誓要告他,但結果沒有付諸實施。他照樣活得自在,照樣口無遮攔。

有人直接用“赤匪”二字形容他,說他完全是被洗腦的赤匪。陳傳席講張大千把畫賣到國外,又引起許多學者的反駁。

青年書法家,藝術史學者,朱中原評論陳傳席是個做學術的好手,而且是個大才子,但現在也開始忽悠了。

陳傳席以批判名家和大師著稱,但他本身是缺乏真正的批評精神的。認爲陳傳席所謂的批評就是盯住歷史上的大師,向他們發難,高談闊論,批吳冠中、批黃賓虹、批齊白石等等。

此外,有關陳傳席給人寫評論開價高達10萬元的傳言,也是引得衆人爭相反駁。但朱中原也覺得這有值得爲之而欣慰的因素。至少在書畫界,搞文字的還能靠這種稿費而生存。這說明這是對藝術評論家地位的重視。

書法家賣字,畫家賣畫,作家賣文,評論家賣評論,這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必大驚小怪。起碼文人不必再在鈔票上遮掩和斯文了。

只是,關於如此之高的開價裏面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藝術評論”還是有很多人質疑。

對此,陳傳席迴應說,給朋友寫文章稍微會提高一點,用顯微鏡去看他的優點,對他有鼓勵作用。但是對名人例外,那是檢驗自己判斷能力的。很多名人出很高價請我寫,我都先要聲明,我該怎麼講就怎麼講。

現在儘量不寫,因爲有許多重要研究要做。你給我再多錢讓我寫文章,其實是拿錢買我的生命,你這個人根本就不值得我研究。因爲我不想再給人寫,沒滿足要求的會罵我,因爲我講了實話影響到他的地位,也要罵我。他們以前被人拔到十分高,現在我還原到五分高,他就不高興。

圈內人對陳傳席的評價是迥異的,有人說他率真可愛,也有人則覺得他喜怒無常。不論是與非,對於他在學術上的造詣都一致肯定。

臺灣著名學者、詩人、畫家、國際諾貝爾文學提名獎獲得者羅青教授稱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爲中國出版物中的最高水平著作,等等。

沒人罵也是寂寞的

魯迅先生曾說過:“以文藝如此幼稚的時候,而批評家還要發掘美點,想扇起文藝的火焰來,那好意實在很可感。即不然,或則嘆息現代作品的淺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則嘆息現代作品之沒有血淚,那是怕著作界復歸於輕佻。雖然似乎微辭過多,其實卻是對於文藝的熱烈的好意,那也實在是很可感謝的`。”

由此可見,文藝作品盛行之時,伴隨的是批評家和反批評家的出現,在此情形之下,引發一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當代書畫界說真話的評論家已經不多。尤其是對近現代、當代的書畫人物進行品評,緣於人事、人情等諸多方面因素,所作評論滿紙好話,卻非由衷。

陳傳席先生是當代藝術界一位難得的說真話的學者,真正具備批評家的修養素質和審美眼光。陳先生的研究批評註重史料性,用事實說話,展現出批評家應有的胸襟與人格。

陳傳席曾坦言:“罵我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善意的。即使是惡意的我也不計較,一笑了之。我沒時間就不看了。不看不是因爲人家罵我,而是水平太低下,浪費時間。一個人沒人罵也是寂寞的。有時反駁一下也是稿情難卻。有的讀者看了我的文章說,陳傳席敢講實話,我覺得講實話是基本素質,在中國卻成了大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朋友問我,怎麼講話才能使人相信?我說很簡單,講實話就能讓人相信,他又感到不可理解。”

所以說做批評家比做藝術家難,不着邊際的胡吹亂捧,令人生厭;不負責任的謾罵攻訐,缺少水準。臧否人物、評騭得失,既要有公正之心,又要有正確的審美準則,這是批評公正準確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