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有關成長勵志優秀故事

有關成長勵志優秀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必須經歷種種考驗。因爲只有這種挑戰才能促使我們更負信心,能更好的成長。爲大家分享了成長的勵志故事,歡迎閱讀!

有關成長勵志優秀故事

成長勵志故事1

永遠不要過早地宣判自己,因爲轉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有可能改變,一切都有可能是另一個樣子。

她出生在瑞典,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不得不由她的叔叔來做她的監護人。15歲那年,學校排演了一齣戲劇,長相俊俏的她被選中在劇中演一個角色。她十分高興,認真地排練,演出的那天,她發揮得非常好,受到了全校師生的稱讚,她出色的表演才能被發現了,從那時起,她就在心中爲自己確定了理想,就是要成爲一名優秀的演員。

但她的叔叔不支持她的想法,她的叔叔是個很保守的人,認爲當演員沒什麼出息,正經人家的孩子還是應當找個售貨員或祕書之類的職業。她對叔叔給自己安排的職業不感興趣,在內心深處,她一直嚮往着能成爲一名演員。18歲那年,斯德哥爾摩的皇家戲劇學校招生,她想去報考,便向叔叔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叔叔考慮了一下,對她說:“我只給你這一次機會,如果考不上,你就得按照我的安排去做。”她答應了,在隨後的日子裏,她就開始爲考試做準備。

她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惟一的機會。她精心準備了一個小品,自己在家裏反覆排練,就連睡覺做夢都在演節目。考試那天,她早早地來到了考場,輪到她上臺表演了,她走到臺上,開始表演自己的小品,演到一半的時候,她發現所有的人都在相互議論着什麼,還用手比比劃劃的,根本沒看她的表演,她感覺極度失落,認爲自己肯定沒戲了,一分心,她又把臺詞忘了……正慌亂的時候,她聽到評判團的主席對她說:“停下吧,謝謝你,請下一個上來表演吧。”

她懊喪地走下臺來,傷心極了,因爲她知道自己永遠地失去了這個機會。她一邊走一邊哭,感覺活着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就想一死了之。她來到一條河邊,打算跳下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水是暗黑色的,閃着油光,發着臭氣。她想,這水多髒啊,我就是死也不能這麼死啊。於是她便離開了河邊,考慮用別的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天晚上,她寫好了遺書,並把自己的東西都整理好了。她打算第二天去商店買一種可以致命的藥水,用它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第二天早上,她起來後正打算出門,郵差忽然來了,遞給她一封信,她打開一看,是皇家戲劇學校寄來的,竟是錄取她的通知書!她簡直有點不敢相信,拿着錄取通知書就跑到了學校,親自找到了昨天那個評判團主席,對他說:“我昨天表現得那麼差,你們對我那麼失望,可爲什麼今天還錄取了我呢?”評判團主席說:“你昨天的表現相當出色啊!在昨天所有的考生中,你的表現是最好的,所以你上來演了沒幾分鐘,我們大家便在下面紛紛議論,都認爲你有出色的表演天賦,都爲你高興。當時,有個評委說這樣的能力就不用再演了,直接錄取吧,於是我就讓你停下,換下一個上來……”

就這樣,她順利地進入戲劇學校學習,畢業後到電影廠工作,成爲了一名電影演員,在此後的演藝生涯中,她先後出演了《卡薩布蘭卡》《愛德華大夫》《東方快車謀殺案》等影片,先後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成爲光芒四射的國際巨星,她就是英格麗·褒曼。

很多年以後,已經是大明星的英格麗·褒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起了當年險些自殺的事,她深有感觸地說:“這件事給我的啓發是,永遠不要過早地宣判自己,因爲轉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有可能改變,一切都有可能是另一個樣子!”

成長勵志故事2

他,1946年出生,出生時,命懸一線。還在孃胎時,醫生就建議孩子不宜保留,並斷言即使生下來也是個殘疾,活不過二十歲。可他母親偏要把他生下來。

當醫生用助產鉗把他從孃胎裏夾出來時,他的腦部神經已受到損傷,導致他左半邊的嘴、眼下垂,口齒不清。十五歲之前,他桀驁不馴,轉學十二次。他的父母親經常惡鬥窮吵直至離婚。父母離婚後,法院把他判給父親撫養。從小,他就夢想自己能當大導演,當主角,做一位成功的人。

在他二十歲出頭時,母親見他顏值不堪,讓他進入娛樂圈從事幕後工作。他從父親那裏要了一點錢報了瑞士一個戲劇培訓班學習編劇、導演。學成後,他從紐約轉到百老匯,由於沒什麼資歷,只能跑小龍套。感覺前途渺茫無期,之後,他從紐約殺到洛杉磯再轉戰到好萊塢,幾年下來,一樣混得不好,寫劇本沒人要,演主角沒人看得上。那時,公園、地鐵站成了他最好的露宿之地。

總算熬到了1975年,眼看三十而立還一事無成。有一天,他被電視裏直播的拳王比賽深深吸引,十五個回合下來,對手被阿里打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還不肯放棄。這一幕徹底將他震撼,他決定以拳擊爲題材寫一部劇本,自導自演。

寫好劇本後,窮困潦倒的他開始尋找投資方。當時的好萊塢有500多家電影公司,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逐一拜訪,500家電影公司全部走遍,卻沒一家相中他。

他不相信這麼勵志的劇本沒有人賞識,於是又從頭到尾一家一戶毛遂自薦了一遍,得到的依然是使他不得開心顏的全盤否決。倔強的他並沒有就此灰心喪氣,他不相信世上有二十年不開門的生意。他拿着劇本開始了第三輪的轟炸式拜訪。拜訪完畢,他得到了最令他寒徹心骨的鄙視:“什麼破爛玩意兒,這也叫劇本,滾開,請以後別再來搗亂!”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一蹶不振,他能做的只是擦乾眼淚,調整身心。兩個月後,他咬緊牙關,開始了第四輪“飛蛾撲火”式的拜訪。這一次,當他走入第350家時,遇上一位同樣愛好拳擊的老闆。老闆覺得劇本不錯,表示願意投資,可他提出要讓自己當主角,老闆用懷疑的態度說,就你這模樣,嘴歪眼斜的,說不準這投資就被你搞砸,你就別指望了,我得請名角任男一號才能保證票房收入。他說,我當不了主角,您別想拿到劇本,老闆看準了劇本的潛在價值,只得依他,給了他150萬美元,拿着經過千辛萬苦得來的資金,他總算在1975年勉強把片子拍完。

誰也沒想到,1976年由他編導與主演的這部電影一舉獲得了三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獎。票房收入高達11700萬美元,比如今的《泰囧》還牛,這部電影就是《洛奇》,編導兼主演的就是一夜之間紅遍天下的史泰龍。

“有機會的時候,你不去嘗試將會後悔一生……”

因爲有夢,他的生命總是積極向上,充滿着熱情和鬥志。自己不放棄自己,別人也難打倒你。夢想讓他激情滿懷,不計成敗,而腳踏實地的卓絕奮鬥一步步助他美夢成真。

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只有被命運打倒站不起來的人。

成長勵志故事3

這是被吉尼斯譽爲“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的喬·吉拉德的職場故事。儘管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他卻憑自己的本事和毅力取得成功。

1937年的一天,美國底特律的街頭,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小男孩站在寒風中,哆哆嗦嗦地拿着一疊報紙向沿途的路人不停地叫賣着:“賣報紙咯,買一份報紙吧,先生。”半天過去了,偶爾有一兩位路人停下腳步,他立刻送上一個大大的微笑,熟練地將報紙遞上。

傍晚時分,終於賣完了報紙,他數了數口袋中的錢,拿出幾個鋼鏰,買了點吃的,朝東郊貧民窟的家中走去。

辛勤的工作不僅沒有使家裏的情況好轉,還經常遭到父親的辱罵和鄰居的羞辱。因爲經常捱打,他患上了嚴重的口吃,幸運的是,儘管遭受了許多苦難,他始終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一邊做着各種兼職,一邊艱難地維持學業。

幾年裏,他做過餐廳侍者、廚師、送報員、油漆工等40多種職業,“只要有工作幹,我都會全力以赴”,他的這種態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個建築工地工作時,他認識了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是一名建築商,因爲欣賞他的勤奮以及永遠積極進取的精神,於是將他招到麾下。在亞伯拉罕的帶領下,他學會了蓋房子,成了一名合格的建築師。幾年後,已經退休的亞伯拉罕將生意全盤交給了他。

有了一門手藝和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生活似乎終於出現了曙光,可是,因爲一次失敗的投資,不僅公司倒閉,還留下了6萬美元的債務,他再次變得一無所有。這一年,他35歲。

那一天,天特別冷,想着家中已快無米下鍋,他深吸了一口氣,硬着頭皮走進了一家汽車銷售店。因爲口吃,更因爲緊張,他說話更結巴了,出於同情,經理留下了他。或許是因爲口吃,他非常善於聆聽,總能在與對方的交談中獲取對方的需求,工作第一天,他就成功賣出了一輛車。當天晚上,他用預支來的薪水買了一袋食物,看着興奮的妻女,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未來的方向——成爲一名汽車銷售員。

一個電話、一支筆、一本電話簿就是他全部的客源。只要有人接電話,他就記下對方的職業、嗜好、買車需求等,並將它們編輯成冊。辛勤的工作換來的是豐碩的回報。第二個月他賣出了18輛車。可是,突出的業績遭到了同事的嫉妒,不久後,他以口吃爲由再次遭到解僱。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暗暗對自己說,你已經沒有退路了,一定要改掉口吃這個毛病。從那天起,他每天站在鏡子前,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對自己講話,幾個月下來,他竟奇蹟般地克服了跟隨了他30年的口吃。

他信心倍增地成爲雪佛蘭汽車的銷售員。在他的努力下,第三年他就賣出了1425輛汽車,一舉打破汽車個人零售的世界紀錄,並連續十年保持汽車零售第一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這一切都是與他的優勢分不開的,從進入汽車銷售這個行業開,他建立人際關係的腳步就從未停止過——派對、看電影、吃飯、散步,只要有機會,他就向周圍的陌生人分發自己的名片。不僅如此,每個月,他都會向客戶寄出一份精美的卡片,他甚至還自創了一個“250定律”,意爲“你只要趕走了一個顧客,就等於趕走了潛在的250個顧客。”

他就是被吉尼斯譽爲“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的`喬·吉拉德。1978年,47歲的吉拉德急流勇退,轉而成爲一名演講家,向全世界的人們傳授他的銷售經驗,2001年,他進入“汽車名人堂”,成爲其中唯一的汽車銷售員,並受到時任美國總統福特的接見。

成長勵志故事4

有個人很喜歡繪畫,小時候被人稱爲神童畫家,他的心裏便有了當畫家的夢想。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先是忙於考理想的大學,又在大學畢業後忙於找一個好的工作,工作後爲了發展還要忙於業務和人際關係,每天忙得焦頭爛額。一天,他找一份資料時,不經意間發現了小學時參加繪畫比賽得的一摞獲獎證書。看着褪了色的證書,想起年少時的夢,他的心不由得一陣悸動。最後他無奈地嘆道:我沒有時間啊!要不我一定會成爲畫家的。

有一天他在街上偶遇一個老朋友,那是他小學時美術班的同學,雖然多年沒見,他還是一眼認出了他。因爲這個昔日的同學早已成了聞名全國的國畫大師,他曾在無數報紙上看過他的照片。聊了一些當年的事後,他們都很有感觸。然後這個年輕的國畫大師便告辭了,說:我要回去畫畫了,沒有時間和你多聊了。這些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就是因爲沒時間去做別的事啊!看着朋友遠去的背影,他怔在那裏。當年在美術班裏,他的成績遠遠比這個同學好,可是時過境遷,他已成爲一個太普通的人了。

命運真是捉弄人,他沒有成爲畫家的理由是沒有時間,而他的同學成爲國畫大師的理由也是沒有時間。只是前者是沒有時間去爲了夢想而努力,後者卻是沒有時間去做夢想以外的事情,這樣就造成了迥然不同的結局。哲學家費爾德曾精闢地說: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麼5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對於理想來說,只有把它變成腳下的路和生命的一部分,你才能用全部的時間去奔向它,如果你爲了眼前的利益而把夢想擠遠,那夢想只能是你悵然回首時一個遺憾的夢。無論道路有多坎坷,只要你在不停地走,就一定能達到夢想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