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人民日報:中國春節越來越有國際範

人民日報:中國春節越來越有國際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人民日報:中國春節越來越有國際範

春節在全球越來越熱 春節時間成世界時間

來源:人民日報

對世界而言,春節正從樂一樂的新鮮事兒,逐漸變成一種文化形態、一種生活方式,激發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國文化的願望

“萬水千山,哪怕在地球的頂端也要趕回來。”

這是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的紀錄片《中國春節》中的一句解說詞。這部近期成功刷屏的紀錄片中,老外主持人走訪中國各個角落,從哈爾濱到香港,從通都大邑到偏遠小城,介紹各色春節傳統,體驗不同年俗,只爲讓世界走近這場“全球最大的盛典”。

曾幾何時,春節是華人專屬的文化標識。今天,當中國與世界的“近身接觸”越來越頻繁,春節在十幾個國家成爲法定節假日,各國商家競相將春節促銷作爲“保留曲目”,出境遊的中國人也時不時聽到各種外國口音的“新年快樂”。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年爲什麼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今天的世界變小了,心靈的交匯就變多了。在世界的解讀中,春節背後是“和合爲貴”“萬象更新”“團圓和睦”等價值追求,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能溫暖現代社會每一個人的心。紀錄片《中國春節》中,零下30攝氏度環境下用冰雪修建“長城”的中國人,北京新發地菜市場售賣年貨的中國人,香港黃大仙祠爲新年祈福的中國人……每一個人的故事背後都是中國特色的家庭觀、人生觀。

同強調個體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國文化顯然更加註重家庭概念,春節永遠和“回家”聯繫在一起——即使身不能至,心也要和家人在一起。現代社會,全球範圍,“疏離症”好似沒有國界,而春節蘊含的團聚和美主題,卻能慰藉異國他鄉的心靈,傳遞溫暖親切的情愫。現在,越來越多外國人開始明白中國人從各地跋山涉水、赴一場年度團聚的執著,理解春運回家路上“痛並快樂着”的心情,羨慕一家人圍爐夜話、共享天倫的圓滿。如同加拿大一位國會議員所說,“中國春節總是伴隨着濃濃親情,當然還有熱鬧的鞭炮聲和絢麗的焰火”,春節的內涵,彷彿春風化雨,進入更多人的認知。

春節在全球範圍越來越熱,也反映出中國日益向世界開放的胸懷。開着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對世界而言,春節正從樂一樂的新鮮事兒,逐漸變成一種文化形態、一種生活方式,激發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國文化的願望。不久前,中國冰糖葫蘆首次登陸俄羅斯聖彼得堡,意外走紅,被最愛甜食的俄羅斯人評爲“新年最受歡迎的外國零食”。有網友開玩笑問:“俄羅斯居然沒發明出糖葫蘆,明明什麼條件都具備啊?”答案當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文化通過交流收穫理解與欣賞。

中國傳統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也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擦出了新的火花。各國慶祝春節的方式不盡相同,同一張雞年海報在各地的呈現方式也有差異。全球各地的春節慶祝方式,從傳統的舞獅子、猜燈謎,衍生出新春音樂會、環球春晚等形式,爲中國年的古老傳統注入了新內涵。

當然,春節熱也是中國熱的一部分。今天,中國的一言一行備受外界關注,讀懂中國言行背後的文化心理,也成了一門受歡迎的學問。在《中國春節》這部紀錄片中,春運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春晚是“全球覆蓋範圍最廣的電視節目”。由此看,讀懂春節,讀懂中國,也是讀懂當今時代許多“世界級”現象的關鍵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說,“春節時間”越來越成爲“世界時間”,也是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