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自我軸心”的竅門——注意提問時的主語

“自我軸心”的竅門——注意提問時的主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假如這裏有一副我正在用的眼鏡。

“自我軸心”的竅門——注意提問時的主語

  如果我拿着這副眼鏡對你說“請用吧”,你也不一定會用吧。可如果要是問這副眼鏡是不是“能用的眼鏡”,答案顯然是“能用”,也就是說它是可以被使用的。同樣是可以用的東西,對它的判定卻是因人而異。這也就是說,能用的東西,和我用的東西是不同的。

  那麼,在你的家裏,單單只是因爲能用就留在那裏的東西,是不是有很多呢?

  比如說,便利店裏的一次性筷子。如果問能不能用的話,答案顯然是能用。可如果要是問我用不用的話,那答案就會是我不用——“我纔不願意用那種東西呢!”儘管如此,這種一次性筷子還是不知不覺地就填滿了你的整個抽屜,只是因爲能用就難以丟掉,因爲丟掉會很可惜。我們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心理不是嗎?

  這就是讓物品當了主角的狀態。還是拿眼鏡和筷子的例子來說,物品原本是因爲“我用”纔有價值。可多數人都說“眼鏡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當了主語。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讓給了物品,把焦點聚在物品上的狀態。

  帶着這種觀點再回來看看我們的房間,你就會發現,只要是能裝東西的地方,就全都塞-滿了買蛋糕時送的保溫袋、已經乾透了的--溼--紙巾、免費贈送的圓珠筆、住旅館時送的小毛巾之類的雜物。這些東西很難說是“經過精挑細選才留下來的”。也就是說,收納這些東西,只不過在做垃圾分類。如果大量累積類似這樣的東西,就說明自己已經進入了對物品的品質和數量毫無知覺的狀態。這些在居住環境裏放了好幾個月,甚至放了好幾年的東西,只不過因爲不是生鮮食品所以纔沒有爛掉。但是如果從機能上來說,它們早已經腐爛了。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就幾乎等於是住在一個垃圾暫放室。

  電視新聞裏經常會把一些人稱作是“垃圾屋的住民”。那些人住的地方已經超越了垃圾暫放處的狀態,成了一個真正的垃圾場。真要是到了這個地步,那對物品的品質和數量就不是毫無知覺,而是徹徹底底“沒感覺”了。我覺得他們多半是刻意讓自己變得沒感覺的,雖說不能一概而論,但生活在這種環境裏的人,多數都曾經經歷過強烈的孤獨感,比如家人離散、失去所有財產等等。寂寞、悲傷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加痛苦,所以他們乾脆封閉了感覺的閘門,讓自己麻木不仁。不過,與此同時,快樂和舒適的感覺也一併喪失了,他們只是隱隱地覺得自己被什麼東西包圍着,這多少能減輕一些寂寞感。這種人會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的“沒感覺”吧?不過,大多數人都還沒到這種程度,所以請放心,我們還是可以改變思考模式的。

  主語到底在哪裏?主語到底是“我”還是“物品”?請養成經常如此自問的習慣吧。如果能養成這樣的習慣,就會有意識地注意到物品的品質與數量,就能做出需要或不需要的判斷。在毫無知覺的時候,即便是空了的打火機,你也不會扔掉它,而且還

  可能當寶貝似的留着。不能用的話,就扔掉!這樣,才能開始形成“是因爲真的能用,所以我纔在用的”這樣的思考模式。

  在考慮物品是否應該被留下時,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