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馬雲南華早報2016年中國年會演講稿:當東方遇見西方

馬雲南華早報2016年中國年會演講稿:當東方遇見西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2016年12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香港出席南華早報中國年會時,暢談“一帶一路”、全球化和東西方文化融合,面對逾300位中外商界領袖、政策制定者及投資者,馬雲表示,一個企業要走向全球,必須基於本國強大的文化連綿不斷地成長起來,一個國家也一樣,中國要真正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我們必須分享東方的文化,尊重西方的文化,去任何國家都帶着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帶着愛商(LQ)去幫助別人。

馬雲南華早報2016年中國年會演講稿:當東方遇見西方

馬雲在2016年年底南華早報中國年會上的演講稿整理給大家:

當東方遇見西方

演講時間:2016年12月2日

——馬雲在南華早報中國年會的勵志演講稿

下午好,我用中文講,因爲有些觀點,我早上在矛盾是用中文講還是用英文講,但是後來看看這裏華人多,我就用中文講,我覺得翻譯會比較難翻譯,我自己也不知道有些話怎麼翻譯。我還是想表達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儘量講得慢一點,如果有問題也可以Q&A(問答),謝謝大家來參加SCMP(南華早報)的論壇,我坐在下面,對“一帶一路”我也考慮了很久,自己想了不少辦法,一直在努力,特別是在杭州的G20期間,我們也推出了自己想的eWTO(網上世界貿易組織)一系列的想法。

關於“一帶一路”,我的理解,中國人跟美國人有的時候有很大的差異,東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美國人把自己想幹的事情說成是全世界的事情,我們中國人給世界做成了很多事情說成是我們家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是吃虧在這裏,我有時候跟美國人講話,他有時候就是自己想幹這個事情,但說得很偉大似的,人類必須這麼幹,不這麼幹就不行。我們中國人做事情覺得應該爲人類做很多貢獻,但是我們說着說着說得不行了,“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擔當,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對中國是有期待的。原來中國的經濟非常落後,國家的經濟實力都比較差,所以大家對中國沒有什麼期待。但隨着中國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對中國是有巨大的需求,也有巨大的期待,世界希望中國擔當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

我個人認爲,“一帶一路”是中國擔當起世界責任的機會,也是中國希望爲全人類做一些事情。但是“一帶一路”根本不是什麼轉移中國過剩生產力,如果這麼講我們玩完了,如果這麼想,我們更麻煩了。我給朋友的東西一定是自己最好的,你不能把家裏用不了的東西分給別人,麻煩就大了。所以我覺得中國其實很了不起,在300年以前,東方文化是世界上最繁榮的,這300年來西方文化做得不錯。中國發動的第一次全球化是什麼時候?第一次全球化,中國發動的絲綢之路。過去三五十年是美國化,是工業時代,美國作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作爲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國家,他用了自己的方式方法進入了全世界,把工業化推到了鼎盛。

但是到了今天,世界經濟貿易的不平衡,新技術的產生,新的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必須要做一些對世界有貢獻的事情。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把我們“一帶一路”當作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當作中國參與制定更加公平、更加開放、更加透明,如果是這麼做的話,“一帶一路”就會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而我個人覺得這就是“一帶一路”的初衷。如果以前的全球化,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是以獲得資源,廉價勞動力,搶佔更多的市場爲主的話,那麼我肯定相信未來的“一帶一路”所發動的,所引起的全球化,應該是爲當地創造就業,爲當地做一些他們做不到的事情,爲當地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如果我們這麼去思考,我相信“一帶一路”纔是真正21世紀了不起的,中國分享經濟成長的經驗,中國更要分享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中國要挑起世界的擔當。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這麼做“一帶一路”,我們這一代的人,我也不小了,但是我覺得年輕人會以此爲驕傲,我們也會像美國人一樣真正爲人類做事情,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好處。我們千萬不能爲自己做事情,但說是爲人類。

東西方的文化是有巨大差異的,我認爲“一帶一路”更重要的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交流,纔有可能帶來經濟的交流。東西方文化是有巨大差異的,大家也知道我們東方人,中國人見面是問你吃飯了嘛,西方人是問天氣好不好,這個原因是中國人餓太多了,最關心的是你飯吃了沒有,農業社會的問題。但是西方人說天氣好不好,你們想過沒有,這個在中國,在亞熱帶地區善於種糧食,西方北溫帶一帶是打獵爲主,打獵很重要的一點,天氣好才能打獵,所以他們對天氣很關心。第二,打獵是需要團隊合作的,種田是不需要團隊合作的。所以種田不能說王家和李家很好一起種田,沒有這種機會。所以東方人的團隊合作歷史上相對來講差一點。我們的作戰能力也差一點,西方打獵,遊牧民族爲主,我參加以後才明白打獵,整個作戰能力,從打獵到後來搶奪,到今天發展成爲足球的發展都很有道理,是團隊。我們國足連香港隊都踢不過,想想看就是有問題的。人家是11個人踢得像1個人一樣,我們是1個人踢得像11個人一樣。東西方文化還是有差異的。

但這個差異並不妨礙其他事情。中國的文化從資本投資上也一樣,中國人花錢爲自己買東西非常小氣,但是買股票很大方,沒腦子地衝進去,但是爲自己買點東西特別小氣。西方人剛好相反,買股票極其小心,但是爲自己買東西大手大腳。這就是我們之間是有很大差異的。

美國人老是擔心萬一中國搞大了會不會有一天也來控制世界,其實這中間有很大很大的文化差異。我前段時間在美國跟一個西方比較大的媒體高管們交流,大家談論關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他們講得特別有道理,這點挺佩服,我看佛經看不懂,但是看《聖經》非常懂,我聽得非常有道理。最後我問他們一句話,請問在座所有的高管,有誰看過中國的儒釋道,道家的一篇文章?儒家的一篇文章?《論語》有沒有看過一篇?沒有。《道德經》有沒有看過一篇?沒有。我說我看過《聖經》,看過之後我懂得了尊重,我懂得西方文化跟我們的差異,他們的強項和我們的弱項。如果你都不瞭解其他人的文化,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從哪來,你憑什麼說人家一分錢不值。黑白相爭,東方思想道家黑白相融,黑不一定是壞的,白也不一定是好的。東方講究迴避衝突,我小時候只要在外面打了架,不論我是否打贏,我爸都先把我打一頓再說,這是中國曆來以來教育的東西。而西方是講究衝突中解決問題,所以看足球,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的個人技術都很好,不講團隊,只講個人技術不錯,但是到了禁區的時候,進不去了,射不進,原因是我們怕衝突,一撞就退。所以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孩子在衝突中解決問題,怎麼可能這個世界有不衝突呢?所以我們民族除了團隊意識中需要在衝突中解決問題,“一帶一路”怎麼可能不衝突?全球化怎麼可能不衝突?

中國的運動很有意思,我們的大球,球越大沖突性越強,小球就搞得很好,中間有一張網我們搞得更好。所以只要有規矩中國人還是做得不錯的,連排球都搞得很好,只要人與人之間不碰撞,這中間沒有對錯,只是我們怎麼看這些問題。中國的道家哲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是講究改變自己,中國的儒家思想講人改變自己適應這個社會,中國佛家講究改變自己的行爲順應內心的發展。儒釋道三家哲學並沒有出現對抗的思想,或者是一定要當領導。當然儒釋道不是爲了領導,如果你做企業要講領導力那就要道家無爲思想,請記住無爲思想不是不作爲,而是明知道沒有結果仍爲之,儒家思想講究規矩,講究社會階級的管理,所以管理大型企業必須以儒家思想的體系,如果你企業做得非常大,你沒有佛家思想四大皆空思想你怎麼做得大?我可以講企業越大麻煩越多,我以前一直認爲老闆做大了以後每天就是抽雪茄和沙灘,沒有這麼一回事。唯一雪茄和沙灘是在佛家思想裏面去享受。西方的拳擊以打倒對方,中國的太極哲學思想以不傷人而致勝,太極把人打傷了是低手,所以在商業競爭中如何讓人家知難而退,我們真正的競爭很有意思,對抗性的競爭已經是下策,而讓對手根本不知道怎麼殺進來那叫高手。

所以中國的儒釋道思想我受益匪淺。我十幾年前跟日本的企業家交流才發現,他們講得頭頭是道,後來因爲學語言的關係,我看了《聖經》之後,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銷售書,條理之清晰,講得你特別感動,其他的不聽,聽上帝的就行了。我們佛家講究悟就麻煩了,每個人的想法、境界和能力不一樣。所以我的看法,有些東西我們是很有道理,中國的文化裏面,所謂文化自信是不能自負,要自信,滿清倒塌之前是文化自負,太自負了,被打垮以後我們又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啥都不是,西方啥都很好,其實也未必。我覺得上兵伐謀,作戰之前必須要想清楚你的戰略是什麼,決戰於廟堂之下,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幾個決定,當年有幾個重要的決定我是到寺廟去開的,在菩薩下面講打打殺殺,講賺錢,講多少利潤多庸俗,想想怎麼去幫助別人,超度世界,幫助更多人,做事情就會好很多。但是打打殺殺,出戰之前你必須要明白爲什麼去做,你必須想到中國擔當起責任,你這個企業到其他地方去能夠做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