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基石》觀後感

《基石》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基石》觀後感(一)

《基石》觀後感

本週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黨員遠程教育片《基石》。《基石》系統介紹了各行業在黨工委的領導下,圍繞宗旨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幹部羣衆零距離接觸、知民情解民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營造了“齊心、氣順、勁足”的和諧局面。《基石》給全體黨員展示了各行業基層黨建工作者的風采。它爲我們今後如何搞好教育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特點。中國共產黨正是靠着一個個像牢固基石的基層組織,帶領廣大人民羣衆從戰爭歲月走向和平年代,從封閉落後走向繁榮富強。專題片突出宏觀敘事與微觀描述相結合,突出地域特色與時代特徵相結合,選取典型的、有影響性的事件和人物作爲切入點,展現新時期機關、農村、社區、國企、非公企業、教育、服務窗口、社會組織等各行各業基層黨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和黨員的帶領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闡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選題以小見大、以點帶面,主題立意高遠,創作思路新穎,表現形式生動活潑。通過“走前頭作表率――機關黨建”、“把方向謀發展――農村黨建”、“求創新促和諧――社區黨建”、“當示範作引領――國企黨建”、“當示範作引領――國企黨建”、“當示範作引領――國企黨建”、“強作用助發展――非公黨建”、“提質量強水平――教育黨建”、“重服務樹行風――服務窗口黨建”、“問冷暖解民憂――社會組織黨建”等8集內容,採取實景拍攝與歷史還原結合的方式,展現人物、事件的特點和亮點。本部專題片既是一部視角獨特、內容豐富、史料翔實的電視紀錄片,也是一部融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視性於一體的黨員教育的好教材。

在工作上,我要不斷的勤奮努力。當今社會處於一個以信息作爲重要生產力的時代,誰掌握的知識,誰就擁有了進步的階梯。因此,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教育領域的精深程度,爭取做到獨當一面,保證高效率地完成任務。我還將及時認真地爲自己充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把最前沿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使自己不會在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中落伍,以便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更大的潛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基石》觀後感(二)

今天上午,我進入廣東省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點擊專題片《基石》,觀看片中內容,接受黨的羣衆路線教育。該片以翔實的史料,生動講述了血雨風腥的革命戰爭年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與南粵兒女生死相依、血肉相連的動人故事。

使我心靈震撼的是,身體柔弱的母親,爲了紅軍、爲了革命、也表現出強大、堅毅的勇氣。李淑桓從香港回來,先後送三個兒子參加東江縱隊和八路軍,在與日軍的戰鬥中,三個兒子不幸先後壯烈犧牲,她懷着悲憤的心情,也毅然加入了組織參加革命,直到犧牲。李梨英送三個兒子參加紅軍,並不顧個人安危,以堅貞不屈的氣節,照料潮汕紅軍傷員,贏得紅軍阿姆的稱號。何麗清,爲了保護紅軍不被敵人發現,爲使僅出生幾個月沒有奶吃的兒子不發出哭聲,捂住了兒子的嘴巴,致使兒子夭折,爲了革命,她成了悲痛而又偉大的母親。這一個個生動的歷史再一次告誡我們:沒有人民羣衆的傾力支持,沒有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就沒有共產黨領導事業的偉大勝利,是人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鑄就了黨的銅牆鐵壁,是人民,用他的對黨的信仰和忠誠,爲黨的事業奠定了強大的基石。

使我思想敬佩的是,他們有着富裕的家境,爲了革命的理想,取大義,放棄了家業,甚至親人,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雖壯烈犧牲,卻永垂青史。彭湃,大地主的兒子,日本留學歸來,看到佃戶食不果腹,自毀田契,他領導的海豐農民運動,贏得當地農民的支持,爲了革命,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33歲。陳鐵軍,追尋理想和光明的少女,原本出生於佛山的一個富商家庭,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爲了逃避婚姻的束縛,從佛山走到廣州,從此,走上了追尋革命的道路,最後,與革命伴侶周文雍舉行刑場上的婚禮。這一幕幕悲壯的歷史警醒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敬畏他們,他們爲了大多數人民追尋明天的太陽,而把自己永遠留在暗夜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們如星光匯聚,照亮我們追尋光明的道路。

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黨的偉大目標,亦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聲。實現夢想,就要實行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路線圖,我們要深入領會,要認真開展第二批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刻認識“密切聯繫羣衆,是黨的事業的生命線”,懂得“大樹紮根於沃土,高樓立足於基石”的哲理。作爲一名農業工作者,直接與農民羣衆打交道,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農民羣衆,我們的工作成效,亦會關係到農村社會穩定。因此,我們農業工作者,要轉變工作作風,要密切聯繫羣衆,要爲民辦事問民意,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服務好“三產”中的以現代農業爲特徵的第一產業,促進“三化”中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共同實現“高要夢”、“中國夢”。


  《基石》觀後感(三)

近日,我校組織黨員幹部,在多媒體階梯室集中收看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專題片《基石》。該片全長約40分鐘的《基石》由四個小故事組成,分別反映了陳鐵軍、李卡等革命烈士先進事蹟,以及新時期各基層黨組織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闡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深刻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羣衆觀與黨的羣衆路線的豐富內涵。

該片讓我重溫了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廣東地區人民羣衆用生命、熱血和忠誠支持革命的一個個感人故事。深刻體會到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切實增強貫徹落實黨的羣衆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加深了密切聯繫羣衆的宗旨意識,進一步明白只有永遠與人民羣衆在一起,黨的事業纔會有堅不可摧的基石。

作爲一名黨員,我深刻意識到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一名老師,我要全心全意爲我的學生和家長服務。平時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孩子的心靈健康。課後多跟孩子談心,多鼓勵孩子,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平時多跟家長溝通,和家長分享教學經驗。自己要多積累,多看書,提升自我,爲我國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