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舌尖上的春節初中作文

舌尖上的春節初中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舌尖上的春節初中作文(一)

舌尖上的春節初中作文

昨晚看《舌尖上的中國》之餃子和年糕篇,看到爺爺奶奶們在爲春節兒孫團聚手工準備年貨時,不由想起小時候,每到春節前,媽媽爲全家人準備花生糖、炒米糖、芝麻糖、肉圓、藕圓、蛋餃、糖醋魚、蘿蔔絲的情景。

小時候住大平房,還算寬敞的廚房裏有兩種爐子,一種蜂窩煤爐,平常生活使用;另一種竈臺,平時都是冷的,只有過年前纔會點燃。那時候媽媽總會提前很多天準備各種材料,雖然家庭不算富裕,但媽媽對食材還是相當挑剔的,這一習慣一直持續到今天。偶爾到我家來燒飯,就會對我們買的各種調料和原料,鄙視一番。扯遠了……

然後媽媽會選擇一個完整的休息日,從一大早開始忙起,趕着當天把一個品類全部完成。竈臺的火通常吃完午飯後點燃,爲了第一時間吃到新出爐的各種稀奇貨(因爲只有過年才能吃到,小時候覺得很稀奇),放了假閒得慌的我,自告奮勇的去幫忙燒柴火。點火當然不用我,因爲技術含量太高,我只要保證燃起來的火焰不滅,再根據媽媽的要求偶爾加柴減柴控制火量就可以了。看着熊熊的柴火,和星星點點紛紛往煙囪裏擠的小火星,聽着柴火被燒得啪啪作響,腦子裏浮現着即將出爐的美食,儘管小臉被烤的通紅,也心甘情願。

第一天通常先做春節零食——糖果子,可以趕在年前送些給長輩朋友,也讓貪吃的小傢伙們提前飽飽口福。熬糖稀是製作糖果子的第一步,先把大量糖和水融合,然後用大火燒開,後改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稀淡黃有一定粘度時,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花生米或是炒米、芝麻一類,攪拌均勻收收幹,整體撈起來,稍稍冷卻後,放在大桌子上擀平、切條、切片,等到完全冷卻後,就變成香脆可口的花生糖、炒米糖或是芝麻糖了,不過一次只能成一種哦,做幾種就要幾次以上完整的過程。

猴急的我,常常等不及每鍋糖果子完全冷卻就要下手,忙着把微熱柔軟還有點粘牙的甜點往嘴裏塞。就這樣一鍋一鍋一種一種品嚐下來,肚子徹底飽了,晚飯也不用吃了,然後藉口困了,就提前撤退了。至於媽媽後來搞到幾點才收工,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第二天通常還會看到一種叫百脆的零食,應該是在薄薄的一段一段的面外面撒上芝麻再油炸而形成的。有甜味有鹹味,相當酥脆。

還有一種好吃的糖果子是花生酥,這個應該算是糖果子中的戰鬥機,我認爲是最好吃的一種。不過自己家沒法做,除了上面的步驟外,還需要捶打這一過程,這通常由兩個壯漢完成,他們掄着手中的大木槌此起彼伏的捶打那些熬好的花生米糖稀混合物,嚴寒的冬天,雖然只穿着一件單薄的圓領衫,頭上仍然茲茲冒着熱氣。在“咚咚”的捶打中,暗紅色的花生糖逐漸變成白色,糖稀完全喪失了本色,壯漢們把它撈起來,擀平切條切片冷卻,它就由原先香脆的花生糖,變成酥脆的花生酥了。

再一天起鍋就輪到春節菜餚了。這些用大鍋油炒(炸)過的食物,可以儲存很長時間,這樣春節那幾天,既可以保證頓頓豐盛,也不用那麼忙着準備了。炒蘿蔔絲是唯一需要提前準備的蔬菜,用油炒過的幹蘿蔔絲,到吃的時候拿出來,加上黑木耳,糖醋麻油一拌,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肉圓藕圓糖醋魚這些,炸完還只能算半成品,到吃的時候需要簡單再加工才能出類拔萃,所以做這些食物時,我是基本都要溜出去玩了。有時候炸肉圓時,被香味吸引過來,纏着媽媽炸幾個全熟的吃,就很滿足了。

蛋餃製作是用不上大竈的,用小爐子小火煎就可以了。蛋皮通常是買現成的,肉餡媽媽自己調,有時候忙不過來,就叫我來幫忙看爐子,給蛋餃翻身,這些工作也會換來幾個成品蛋餃的獎勵,嘻嘻。


  舌尖上的春節初中作文(二)

在響徹天空的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春節,一個令人嚮往的節日,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但在我這個“吃貨”眼中,便是舌尖上的一塊肥肉。

大清早, 外婆外公正在做糰子,我一個名副其實的大閒人,也是該露露手了,便趕過去幫忙。我摩拳擦掌,把時時刻刻不離手的手套都脫了,洗洗手,隨手抓一個粉團,學着外公的樣,轉轉捏捏,往裏頭添餡,最後像變魔術一樣捏了一個尖尖的頂,餡就老老實實地“躺”在了裏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糰子上會出現“皺紋”。我趕忙開始“加工”了起來,越捏越糟,適得其反,還破了一個洞,豆沙餡都漏了出來。我把糰子扔給外婆,想讓外婆幫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住了我,“剛剛某人還說……”我的臉瞬間得的像滴出血來,一把抓過糰子,連聲道:“看好了,我會!我是清白的!”“清白?我看你的臉色是青一塊白一塊!” 哥哥調侃我道。我冷哼一聲,學着外婆的樣,把糰子放在米粉裏滾來滾過去,一個光滑無比的糰子響噹噹地誕生了!我轉頭向爸爸看去,他卻站在不遠處笑吟吟地看着我,頓時明白他用的是激將法,向他投一個堅定的眼神,我便繼續埋頭苦幹。

“撮得好我我就捏得好,捏得好我就填得好,填得好我就做得好……”帶着絲絲春意的風飄入屋內,伴着小曲,在小屋裏來回地迴盪。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吳大師的手下,白白嫩嫩的糰子花樣百出,改頭換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狀,愛心的形狀,“吳氏創意米團組”新鮮出爐啦!

“蒸糰子咯!”一聲大喝,籠子來了,我們把糰子一個個放進去,白嫩嫩的糰子便一個挨一個擠在了籠裏。

盼着,盼着,“新出爐的糰子來咯!”衆所期盼的時刻終於到來,一籠冒着白霧的糰子出現在衆人面前。我抓起一根筷,給糰子“化妝”,點紅。不等霧氣散盡,衆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魔爪伸向籠子,狼吞虎嚥。我也不例外,辛苦了這麼多時辰,就坐等這一刻了,一手一個,吞了下去,兩個都不夠塞牙縫,便捅了捅老姐:“看!灰機!”趁姐姐的目光在天空中飄蕩,我抓住機會,奪過她的蘿蔔絲糰子,迅速往嘴裏一送,滑溜溜地進了我的肚子,等老姐發現手中一空,我早就兜着兩個糰子逃之夭夭了。

外婆家的蒸團沁人心脾,香香濃濃,軟軟粘粘,有種清香直達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環繞在舌尖上,更有種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春節初中作文(三)

在我看來,年味是凝結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們就在這樣的年味中,慢慢長大了。

“進了臘月門,就是過年”老話雖是這麼說,但在現在,過年的熱鬧喧騰,似乎是從小年開始的。在小年這個春節的盛大開始中,餃子第一次揭開了她的面紗。

餃子永遠是過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餃子寓意着更歲交子,無論這一年過得怎樣,春節的餃子永遠是一家人的年終盛宴。“舒服不過躺着,好吃不過餃子。”餃子美味,餃子餡更是變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厭。

在我的老家,餃子餡總是經典的韭菜豬肉餡。韭菜是新下的,鮮嫩多汁,剛買來摘來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地上鋪着幾張報紙,一起摘韭菜,年味與家的味道就在這裏,慢慢昇華。豬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豬肉的肥而不膩與韭菜的鮮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對年味的最完美詮釋。

韭菜豬肉餃子本是最佳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時要吃的餃子卻是素餡。老一輩人說這象徵着來年樸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對這種說法不太相信,但素餡餃子的確也別有一番風味。

把胡蘿蔔、粉條、豆腐切碎,攤一個蛋餅切成小塊,有時加些木耳,素餃子餡基本上脫不了“這一套”,但就是這幾味簡單的食材,卻能調出美味的餡兒。素餡沒有了肉餡的那種濃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覺,也可以對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起到一個很好的調節作用。不過令我疑惑的是,有時素餡裏也加些海米蝦仁,這還叫素餡嗎——也許素餡只是人們的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寄託與嚐鮮的滿足罷了。

餃子皮也頗有講究。必須要用死麪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變成煮包子了。這幾年新出了一種“餃子粉”,據說是專門用來做麪皮用的,其實味道嚼勁與一般的餃子皮沒什麼差異。擀麪皮真是門手藝,擀麪皮講究中間厚,邊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現在,肉店裏有賣機器壓的餃子皮,兩片皮之間撲上點麪粉,顯得死氣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當吃完餃子,總要喝上一碗煮餃子的清湯,說是“原湯化原食”。其實拋開營養不講,清湯的味道品相還是不錯的:清湯的色澤是有着穀物氣息的淡黃色,味道既有一種餃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餡餃子肉餡的鮮美——所以煮餃子時,露餡餃子還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湯,感到周身熱乎乎的,寒冷驅散殆盡,也沖淡了剛纔吃餃子的鹹味。

在吃餃子時,總少不了幾個翠綠色的身影,那就是臘八蒜。吃一口餃子咬一口臘八蒜,感覺那種辣味在鮮味裏散開的感覺,緩解了肉餃子的油膩以及臘八蒜的辛辣,可謂是兩全其美!米醋、綿白糖、大粒蒜,把它們種在玻璃瓶子裏(原來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時便可收穫一瓶翠綠臘八蒜。今年我家的臘八蒜是翠綠色的,可醋卻成了草綠色,沒達到老舍先生“色味雙美”的標準啊。

說到小年,似乎還有一種沉寂已久的習俗:祭竈、吃關東糖。在濟南城區裏,祭竈的習俗早已無影無蹤,關東糖、糖瓜也越來越少。不過我今年有幸尋覓到了桿狀的關東糖。關東糖很脆、很酥,有時咬一口還會迸濺出許多渣渣,不過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與廚房裏柔弱無骨的綿白糖是沒法比的,多了一層過年的香氣,讓人很是舒暢。

我在福建吃過一回白年糕:味道雖不錯,可口感是單一至極,好像在咬糯米糰子。山東的黃米年糕就不一樣了。原材料是黃糯米麪,和麪時直接把洗淨的大棗整顆放進去,正好隨着和麪被絞碎一部分,進到黃米麪裏面,捏成窩窩頭狀,上鍋蒸熟。吃黃米年糕時,離大棗越近,棗味越濃,還要時刻提防着,別被棗核咯了牙,多麼有趣!

說到年糕,就不能不說豆包了。豆包講究心裏美,其實也是餡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紅棗以及紅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燜。第二天上午餡料已燜得差不多,甜糯軟香,直接吃更是美味無比,即刻用發麪包了放進蒸籠裏,還要一同做些饅頭。蒸出來的豆包外表普通,裏面卻是紅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後要介紹的,也是我最爲喜愛的,就是酥鍋了。酥鍋這手藝,我的親人裏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卻不會。酥鍋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歡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種香料燉吧。最後收了汁,放涼以後,每種食物既保存了些許原味,也有一種互相聯通的不可名狀的香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酥鍋涼了纔好吃,可地凍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適意,也是春節美食中的特色一員了。我們小區來了個賣酥鍋的,掀開鍋蓋,冒出的竟是陣陣熱氣,這算什麼酥鍋!他那酥鍋還有哩啦的湯水,味道一般,竟然還有人買!於是我便決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鍋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魚酥雞酥豆角酥海帶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麼都可以往裏放,我最愛的是酥海帶。

過年,其實不僅是一個盛大節日,也是億萬中國人的心靈寄託。我衷心希望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傳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