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學會花錢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學會花錢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學生,作爲尚未取得經濟獨立的一個消費羣體,消費情況一直以來是大家關注的話題。現在的95後、00後對生活的質量和品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消費行爲超過自身承受能力的問題也時見報道,比如,近年來一直沸沸揚揚的各類“校園貸”事件。

學會花錢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但是,綜合各項數據以及實例來看,大多數學生絕不是“花錢如流水,天天高消費”。個別學生的盲目消費、奢侈消費和超前消費決不能代表整個學生羣體的消費狀況,大羣體依舊保持着理性、健康、積極的消費方式。

購書年超萬元後

我曾在青春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叛逆時光,機緣巧合讀了一本書,才逐漸開始迴歸好學生的隊伍。現在回頭再看當年讓我洗心革面的這本書,雖然不是什麼驚天之作,可當年它確確實實給了我不少觸動和共鳴,成爲了我人生中第一個轉折點——當然,這也成爲了我瘋狂買書和讀書的起點。

從高中到大學,買書幾乎每年都是我除了吃飯和繳納學費之外最大的一筆開銷。每次最激動的莫過於中午時分收到快遞師傅發來的取件短信,也忘不了拆開包裹時的那種喜悅。大一那年,我僅靠着買書便成爲了噹噹網的鑽石會員。除了專業課程所需的教材教輔,令我愛不釋手的散文、小說,以及各種人物傳記、中外歷史、西方哲學,甚至還有偶爾爲了湊單而買的地圖冊,都被我收入囊中。

我不吝惜花錢買書,因爲這筆開支所帶來的精神食糧早已與每日的一蔬一食比肩。儘管每年購書近萬元我都不會心疼,但這並不意味着我不在意書的價格,貨比三家不吃虧。出於節約,我會尋找最合理的搭配和最大力度的優惠,爲了用最少的錢買到最滿意的組合而逛到凌晨兩三點才入睡也早已是家常便飯。

當買書成爲癖好,有時即使沒有特別想買的書,可但凡趕上網站的滿減和折扣活動也總是會“手癢”一下,早早地買好下個禮拜、下個月或者下個季度需要看的書,在ToReadList上列出一長串密密麻麻的文字,享受着另類“超前消費”的快感。

除了網購書籍,偶爾閒下來,我也會去實體書店逛逛,買幾本時事週刊、旅遊雜誌或是地理雜誌……閱讀幾乎填滿了我所有的課餘生活,每次翻開新書時心中的期待之情都讓我無比舒心。

隨着大學期間的成長,讀書的意義也從大一時單純爲彌補高考時期貧乏的精神生活變成了後來的培養創新思維、增加知識儲備。偶爾看書入了迷我甚至會忘記吃飯。至今不能忘記的是有一次急性子和強迫症攜手作祟,逼迫着我通宵看完了叔本華的《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白天課堂上的我昏昏欲睡,腦海裏卻還盤旋着“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的命題。

已經忘記是在哪裏看到的一句話了:“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雖然我也喜歡旅行,但厭倦奔波勞頓又囊中羞澀,只能乘着書籍的翅膀去感受另一番飛翔的滋味——腦洞大開如我,讀過十幾本歐洲國家的列國志,“走遍”了歐羅巴——讀歷史、聞時事,纔可感受古今之變換,閱漢語、賞英文,方能品味中外之風騷。在自己的大腦裏用文字鋪開一張宏偉的知識和精神版圖,何樂而不爲呢?

當然,不得不承認,本科期間我看的最多的書是專業書籍,印象最深刻的是考研備考期間精讀的十幾本專業課經典原版著作(這些書至今都擺在我的案頭)的過程,它第一次讓我認識到了自己作爲個體在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面前的渺小。可正是因此,我爲即將深入探索這個領域而倍感激動和興奮,也更加領會到了“書山有路勤爲徑”的真諦。總之,我所閱讀的每一本書都讓我成爲了一個與昨天不一樣的我,它一直都是我智慧和靈感的來源。

買書買得多花錢花得狠的時候,我並不會“剁手”,只是偶爾會因此而過上一陣子拮据窘蹙的生活,嚐嚐“吃土”的滋味。不過,直到大四臨近畢業需要清理宿舍時,我才真正意識到買書太多給生活帶來的另一番苦惱:牀上用品、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的整理已讓我精疲力竭,然而這些物品的重量真是不及我的書本重量的十分之一。除了大部頭的經典著作、昂貴的英文原版外,我把教輔材料在畢業生跳蚤市場上擺了兩天攤才基本處理完畢。但即使如此,後來往家裏寄的五個包裹中,還是有三個特大號的紙箱滿滿當當都是書,其中有很多都是寫上了名字而沒有來得及閱讀的。

儘管因爲學業、學術的壓力,我在課下讀“閒書”的時間不多,但買書無止境。可是看着堆在宿舍書桌上和牆角里等着被閱讀的書堆得越來越高,我的心是慌的——我不得不提高做科研的效率,從而預留更多的時間去一本本啃掉它們。而與此同時,各種網上購物車或是收藏夾裏也幾乎每週都會添上那麼幾本寶貝圖書,就等着它們降價時我立即下單。

每年一筆巨大的購書花銷讓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讀書和購書習慣……明人謝肇淛在《五雜俎》曾提到過好書者的三個“壞毛病”:“其一,浮慕時名,徒爲架上觀美,牙籤錦軸,裝潢炫曜,驪牝之外,一切不知,謂之無書可也。其二,廣收遠括,畢盡心力,但圖多蓄,不事討論,徒洗涴灰塵,半束高閣,謂之書肆可也。其三,博學多識,矻矻窮年,而慧根短淺,難以自運,記誦如流,寸觚莫展,視之肉食麪牆誠有間矣,其於沒世無聞,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運,古人猶難之,況今日乎!”用現代漢語來解釋,這三病即是:爲裝飾而好書,徒求虛名;爲佔有而藏書,不事閱讀;爲讀書而讀書,不懂運用。

仔細思忖,這三種病或多或少我都有,我意識到,除了在讀書治學方面端正自己的態度之外,購書過於頻繁但讀書又思考不夠的毛病我也要改正。我從自己的ToReadList上劃掉了十幾筆,開始不再執着於購書,而是往圖書館跑,享受在那裏看書、借書的過程,另外,我也逐漸學會多運用電子版的書籍資源,這樣一來,“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尷尬便開始不再有了。其實,看書最重要的是與作者對話,讀懂書本的內涵和精華,並儘可能地將其運用到學習、生活中,於我而言,一味貪圖購買新書其實不過是盲目的佔有慾在作祟。好書不爲虛名,讀書只爲治學。

從購書到借書是我的一大轉變,今後,我的賬單中購書所花費的錢財必然會減少許多,但這並不意味着我讀的書也會變少。我十分清楚,有了理性的消費、去圖書館借書和運用電子資源以及合理讀書的習慣,我的閱讀的體悟也只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