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如何陪伴孩子成長?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

如何陪伴孩子成長?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如何陪伴孩子成長?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


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

作者:李雪

(科林威思頓教育集團有限公司 心理學專家,心理導師、培訓師)

1、痛苦的中國式和諧家庭關係

父母的經典妄想:你不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飯,我才知道!

客體關係心理學說,關係就是一切。我們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尋找關係。嬰兒若沒有照料者的陪伴,無法存活。成年人若沒有朋友或伴侶,生命黯淡無光。老年人沒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們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義,那什麼纔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對夫妻找我做心理諮詢,雙方都受過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納自己,對自己挑剔;妻子總抱怨孤獨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聽寂寞這個詞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卻總是不滿足,你這是心理有問題!”。妻子非常委屈,卻說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裏。

細細瞭解這個男人的成長史,男人從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沒分離過,父母也幾乎不吵架,更是從來不打罵說教孩子,孩子從小就很懂事,成績優異,從來不給父母添麻煩,長大後也工作體面收入頗豐,孝順家人,家庭關係看上去關係非常“和諧”。

當我問起這個男人,你童年有什麼和家人在一起很快樂很high的記憶嗎?男人低下了頭,想了一會說:確實沒有,家在記憶中總是很清冷的感覺,客人都很少,每個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沒有人氣。

再看看妻子的成長史。她是家裏獨生女,通過姑姑的回憶她瞭解到自己出生後一直是媽媽帶,除了餵奶,媽媽總是把女兒放在牀上,自己在一邊看着,卻不抱不哄,就是面無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孩子沒有任何互動。孩子也變得面無表情,直到其他人過來抱孩子逗孩子,孩子纔會活躍起來,露出笑容。

這一對夫妻的關係,各自完美輪迴了自己童年的劇本。老公就像老婆的媽媽,一直在身邊,卻對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說沒有交流互動。老公對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對待自己,也是不打不罵,物質充分滿足。誰都說他倆是模範夫妻,然而關係中的孤獨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難熬。

這種關係,在中國家庭,絕對不是少數。比如過年怕回家,因爲回到家,除了那些讓人頭疼的提問,如有對象了沒、收入怎麼樣、要保重身體,其他時間在一起也無話可說,氣氛尷尬。很多中國人,並不知道如何與家人創造愉悅的、有情感流動的關係。

這個情況怎麼辦,說實話並不太容易解決。比如這對夫妻,老公並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無意識的重複童年的關係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嬰兒期的痛苦裏,精神上不能獨立存活,總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夠擁有熱情,把自己帶離死寂的孤島,於是不停的想要改造老公,讓老公覺得不勝其煩。

想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雙方得意識到,自己童年的關係模式,複製到今天的親密關係中,不會獲得幸福。

幸福的關鍵,不在於陪伴時間多寡,而是陪伴質量高低。這對夫妻童年都沒有和父母之間親密流動的關係體驗,需要從零開始學習,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覺知力。

2、如何創造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變對方。

 

沒有人喜歡被說教,沒有人喜歡被控制。因爲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時,無論出發點多麼好,道理多麼正確,其實都在傳遞: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你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這個改變對方的能量本身,就會讓對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個有熱情的人,老公的心就關得更緊,覺得妻子根本不接納自己,很傷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幾乎不停的挑剔指揮孩子。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費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髒衣服;孩子自己吃飯,嫌孩子吃得慢,指揮孩子多吃青菜。

孩子開心的跑過來要媽媽抱,媽媽卻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媽媽。這種“陪伴”下來,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開心。

爲什麼想要改變對方?因爲看不見對方的真實存在,只能看見我們頭腦中想像出來的、正確的對方應該是怎樣。

頭腦想像是最可怕的東西,因爲頭腦會造出一萬種理由,證明自己的想像就是真理。比如,看見孩子彎着腰玩ipad,頭腦立刻會說,這樣會把眼鏡搞近視,這樣對身體不好,所以我要糾正他。當父母去糾正孩子,結果必然是,孩子不開心,和孩子關係進一步疏遠。

看到這裏,有人可能會說,難道我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錯了嗎?長時間彎着腰玩ipad,就是對身體不好,這個還有疑問嗎?

問題是,人不是機器,人是不能拿來糾正的。問問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從來不晚睡?

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侶在旁邊不停教育你:晚睡對身體多麼多麼不好,這樣有助於你安然入眠嗎?

如果伴侶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輕聲聊天,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變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愛你。

同理,看到孩子彎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麼讓他這麼聚精會神,有興趣的話可以一起玩。

心疼孩子弓背彎腰,那麼去愛撫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愛的灌注下,自然會挺直。這就是真正的陪伴:關注,但不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