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80後“名人故居迷”走訪50多個北京故居

80後“名人故居迷”走訪50多個北京故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這個80後是個“故居迷”

  專門建了“名人故居”網 照片如實記錄北京故居

80後“名人故居迷”走訪50多個北京故居

瘦高個兒,戴副眼鏡,這個80後喜愛的不是網遊、網聊,而是有些深沉的名人故居。

他是馮燁,一個專愛用相機真實記錄北京名人故居的80後。

近日,他的“名人故居”網上線,裏面50多個名人故居,不加一點兒後期製作,原汁原味。

拍名人故居緣起老舍作品

馮燁接觸名人故居時間不長,從今年初纔開始。當時正好看了老舍先生的作品,他突然就萌生去老舍故居看看的想法。

一個週末,他拎着自己的小單反,騎着自行車去了老舍故居。

一座看似普通的四合院,門口掛着“老舍故居”的認證牌子,硬山隔檁,純木結構,整個院落佈局緊湊,還有個紅色的福字。這一切讓馮燁覺得,都是文化,應該留住。“其實就是爲了留住人的文化,但人故去了,只能留下屋子了。”於是,馮燁開始蒐集身邊的名人故居,並且親自去探訪每一個,還拍下照片傳到自己的網上。

從今年3月份開始實地探訪,靠着自行車、電動車和公交車等各種交通工具“混搭”,再拎着小單反,一走就是一天。至今,馮燁已經走過了50多個名人故居,而關於名人故居的照片,他也照了3個G的數量。

用照片記錄一點後期不做

馮燁平時在一家學校做網管工作,主要負責維護學校的網絡。

一次在搜索資料時,他發現還沒有一個專門記錄名人故居的網站,“所以我想試試,哪怕是以後別人寫論文,能搜到我的網站並且引用我的資料也挺好的”。

記者在馮燁的網站上看到,名人故居的照片很簡單,基本都是認證牌匾、院落大門,若是能進去的名人故居,他還會拍個院落裏的場景。所有照片都沒有藝術片中的光影講究,只是很實在很清晰。

馮燁解釋說,雖然他很愛拍照,而且平時也會進行一些藝術創作,但在名人故居的照片上,他從來都是如實記錄,“保證沒有一點後期加工”。

  前輩:記錄也是一種保護可做5年規劃

在記錄過程中,他發現有一些在網上能查到的名人故居,到實地探訪後卻發現已經完全消失不存在了。

“我甚至還問過當地的老住戶和居委會,但得到的答案是,早拆了。”這讓馮燁覺得,自己接觸名人故居“還是太晚了。”

下一步,他計劃在一些論壇上找在校大學生或者同好者,去拍攝全國各地的名人故居。

今天上午,十多年堅持用“拍記”記錄北京歷史、人情風貌的老北京網創始人張巍表示,用照片記錄名人故居是很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有意識地去記錄,在將來就是一種保護。”

張巍希望馮燁能堅持下去,“可以按照5年、10年的規劃去做這個事情。前5年先拍現狀,後5年拍變遷,對保護歷史、記錄歷史都是一種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