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正能量語錄 > 窮人爲什麼窮?

窮人爲什麼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窮人爲什麼窮?

窮人爲什麼窮?通常我們認爲有五種原因:1、無機會 2、無能力 3、無資金 4、無背景 5、欠勤奮無機會?您從沒遇上過機會?80年代初的“個體戶”、90年代初的股票熱、後期的房地產、下崗潮,不是個機會嗎? 只要同一年代同一社會同一地域,機會基本是一樣的,只是每人對它的認識和把握不同而已。要說真的沒遇上過,也只說明是您見識少或閉關自守罷了。 (爲什麼說下崗也是個機會?此話一點不假。凡是人生轉接都是一個契機,不然,您一定會安於原狀,不想尋找機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當然不能一概而論,那些不懂得或不願意尋找和接受機會的人,肯定就不會認同我的說法。)無能力?試問,有幾個教授、工程師是富翁。而亞洲首富李嘉誠只是小學文化、全球首富彼爾.蓋茨大學還未畢業。所以,窮人並非沒能力,只是他的能力被人利用了或自己“努力”在錯誤的路線上。飛機若飛反了方向也不見得比車快,汽車在田裏跑也不見得比牛快。人生價值: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體現,比如同樣一瓶礦泉水,分別放在小商店、酒樓、和夜總會,它的價值就截然不同。無資金?世上沒幾個人是含着“金鎖匙”出生的?再說:假如有人現在借您一百萬來創業,您敢說一定會贏嗎?一定就富起來嗎?改革初期,不少擺地攤的,十多年後大多數成了大老闆。但今天,就算您投資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十多年後,也未必成得了大老闆。無背景?除極個別外,大多數人的社會背景和家庭背景都是大同小異,且背景與貧富的因果關係甚微。相反“逆勢出英雄,順境多敗兒”。這道理相信人人懂之。欠勤奮?我認爲最勤奮的是窮人,因爲他爲了生存不得不勤奮,只是窮人“努力”在一個錯誤的選擇上。所以,“努力一定有結果,但未必是個好結果” 因而,以上五點都不是致貧的根源,只是些輔助因素而已。致貧的主根究竟是什麼?貧窮的真正根源是--------思想貧窮“一個人貧窮,主要是腦袋貧窮,想過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腦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所指非學歷、文憑)古語云:“窮則思變” 但指的不單是方法思變,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變”。您還記得80年代初,有多少人對“個體戶”避而遠之,但當“萬元戶”的出現,才追悔莫及的日子嗎?您又曾記得90年代初,竟有人把企業灘派下來的原始股賣給別人,結果白白斷送了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教訓嗎?難道這不正是由於思想貧窮的一個典型例子嗎。 由於思想的貧窮,就無法知到外面世界有多精彩,將來會怎樣,更談不上高瞻遠矚,只能機械地遵從傳統模式來生活,因此安於現狀,墨守成規(“虧”)。另外,由於思想貧窮心胸必然狹窄,對事物總是小心翼翼、戒心重重,形成一種“自卑”或“自大”的心態。他哪會想到,這種自以爲是、固步自封的行爲,卻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更加貧窮,形成惡性循環。 而一些在生意上小有成就的人,卻又沾沾自喜,自以爲是,無法再吸收新思想新事物,使本應不算不窮的思想變得貧窮起來。這些人又怎能富得長久窮人的人生觀有一種消極的人生觀,甚至是一種“奴隸式”的人生觀。每天只知:爲生存而工作、爲溫飽而工作,認爲只要有工做、拼命做生活就有着落,因此,當一份工失去又想再找一份,周而復始。滋生一種龍生龍、鳳生鳳的消極思想,充當了一個金錢奴隸的角色,甚至樂於這種金錢奴隸的生活。從不思考,也不願去思考這樣的思想有否欠妥?這樣的模式能否真正解決問題?結果,當能力或機會一旦失去就一片茫然。另外,他還死抱老觀念不放,從不會跟着時代不同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觀。窮人的思維怎樣的想法就過怎樣的生活,想法影響做法(選擇),做法影響結果。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會賺錢不如會花錢”,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可以爲省錢搞盡腦汁,但不會爲賺錢廣開思路。(我不是反對精打細算,而是不贊成過於依賴它 )窮人的思維總是讓人消極,沒有半點創業精神,他只強調回避風險,而不是積極去學會應對和管理風險。還有一種思維:就是“損人不利己”。喜歡計算別人從中得到多少,而不是考慮自己能得到多少。只要發覺別人從中有利益,就認爲他居心不良,自己就寧願不要。 看問題!窮人總喜歡用“放大鏡”而不用“望遠鏡”;總喜歡用眼睛而不用思想。盲目強調“眼見爲實”,但當遍地是事實時,它還是個機會嗎?窮人的心態庸人心態喜歡妒嫉別人的優點,願涼自己的缺點。喜歡拿弱過自己的來比較,不拿強過自己的來追求。喜歡顯耀過去的輝煌,不肯檢討目前的不足。喜歡看別人做“戲”,做得好就跟,做不好“彈”。把自己的命運和成敗寄放在別人身上,沒有半點個性和創造精神。消極心態 對人生總強調:“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對生活總是強調:“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事業“總爲失敗找理由,不爲成功找方法”。自卑心態 由於自卑必然心胸狹窄,喜歡用妒嫉或抗拒別人來掩飾自己的不足。結果,爲掩飾一個錯誤而製造出更多的錯誤。“面子”得到了,機會卻丟掉了。自大心態 爲了掩飾自卑便強作自尊,因而用拒人於千里以示“骨氣”、置事於度外以示“聰明”這種自以爲是,閉關自守須知雖然換取一時的“自尊”,但卻失去了更多的利益。 窮人的圈子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環境,而環境和人生之間互爲因果。窮人大多數生活在窮人中間,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是窮人的模式。每天談論着打折商品、節約技巧、一生把自己的智慧用在“精打細算”上,久而久之把雄心壯志都消磨掉。 時間是一種資源,是一種比金錢還寶貴的資源,且是人人平等。但窮人從不會珍惜這個資源,他可以爲買幾斤白菜多花一毛錢爭個不休,卻不會爲虛度一天而心痛,他可在麻將桌上24小時戰個不停,卻不會爲工作8小時以外多幹一個鐘。窮人總爲多餘時間找“節目”,從不爲多賺金錢找時間。

窮人的“事業”

2013年的《羊城晚報》一篇題爲“有多少人一夜之間致貧”的文章,真令閱者心寒。爲什麼窮人工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一場大病便令他一貧如洗?又爲什麼窮人總是擔心自己的收入來源會出問題?因爲他的舞臺是別人給的,隨時會給人抽走。 又因爲他用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去成就了老闆的事業、烘托了領導的輝煌。他只能得到一份“按力取酬”結果。 又因爲他自始至終幹着手停口停的“提桶式”工作,不能將一生的努力凝聚成“管道式”的“現金流”。不能持續性地享受您曾經努力過的結果。收入就沒有保障性。

推薦閱讀;

窮人和富人的思維方式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