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名人語錄 >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本文是小編摘抄的魯迅經典語錄,希望你們喜歡。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1

1. 那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2. 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3.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4. 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爲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5. 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6.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爲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

7. 讀書應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8.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9.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10.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11. 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12. 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穢和血,決不是如詩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現實的故事,需要各種卑賤的,麻煩的工作,決不如詩人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當然有破壞,然而更需要建設,破壞是痛快的,但建設卻是麻煩的事。所以對於革命抱着浪漫諦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進行,便容易失望。

13.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14. 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5. 從來如此,便對嗎?、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16. “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病綁雜談之餘》

17. 只有孔乙己來了,纔可以笑幾聲。

18. 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衆。──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未有天才之前》

19.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幹爲孺子牛。

20. 幼稚對於老成,有如孩子對於老人,決沒有什麼恥辱的,作品也一樣,起初幼稚,不算恥辱的。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2

1.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

2. 無論從那裏來的,只要是食物,壯健者大抵就無需思索,承認是吃的東西。惟有衰病的,卻總常想到害胃,傷身,特有許多禁例,許多避忌;還有一大套比較利害而終於不得要領的理由,例如吃固無妨,而不吃尤穩,食之或當有益,然究以不吃爲宜云雲之類。但這一類人物總要日見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氣了。——《看鏡有感》

3.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 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5.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成正比例,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

6. 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7. 中國人的雖然想了各種苟活的理想鄉,可惜終於沒有實現。但我卻替他們發現了,你們大概知道的罷,就是北京的第一監獄。這監獄在宣武門外的空地裏,不怕鄰家的火災;每日兩餐,不慮凍餒;起居有定,不會傷生;構造堅固,不會倒塌;禁卒管,不會再犯;強盜是決不會來搶的。住在裏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訊》

8.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52、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53、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54、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55、明言着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9. 從來如此,便對麼?

10. 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並不見得好。

11. 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後,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12.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題)

13. 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後。——《中國語文的新生》

14. 教育植根於愛。

15. 凡是總須研究,纔會明白。

16.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17. 疑並不是缺點。總是疑,而並不下斷語,這纔是缺點。

18. 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餘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

19. 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20.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21.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

22.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23. 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

24. 造化常爲庸人設計。

25.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26. 所寫的事蹟,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者聽過的`緣由,但決不會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髮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見爲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27. 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28.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29.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30.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3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 魯迅

文人作文,農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麼“荷鋤帶笠圖”;農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類,就要令人肉麻。 —— 魯迅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 —— 魯迅

時間,就象海棉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 魯迅

教育植根於愛。 —— 魯迅

時間對於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用經濟學的眼光看是一種財富。 —— 魯迅

戰士的日常生活,是並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相關聯,這纔是實際上的戰士。 —— 魯迅

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魯迅

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 魯迅

“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後,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 —— 魯迅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爲錢而賣掉。 —— 魯迅

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 —— 魯迅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爲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和事業。 —— 魯迅

學習專看文學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爲這些都無足輕重,後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 —— 魯迅

生命是以時間爲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 魯迅

我很早就希望中國的站出來,對於中國的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 —— 魯迅

魯迅經典語錄摘抄4

1、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娜拉走後怎樣》一九二三年。

2、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苟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填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祕製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一九二五年。

3、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牆』一般,使你隨時能『碰』,能打這牆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勝利者。《碰壁之後》一九二五年。

4、中國人的官癮實在太深,漢重孝廉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且夫』『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有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學界的三魂》一九二六年。

5、專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權時無所不爲,失勢時即奴性十足。《諺語》一九三三年。

6、其實,中國人並非沒有『自知之明』的,缺點只在有些人安於『自欺』,由此並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腫,而諱疾忌醫,但願別人胡塗,誤認他爲肥胖。《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7、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孩子們在瞪眼中長大了,又向別的孩子們瞪眼,並且想:他們一生都過在憤怒中。《雜感》一九二五年。

8、酷的教育,使人們見酷而不再覺其酷,例如無端殺死幾個民衆,先前是大家就會嚷來的,現在只是如見了日常茶飯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沒有感覺的癩象一樣了,但正因爲成了癩皮,所以又會踏殘酷前進,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還是毫無辦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9、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爲人道主義;一種是甚麼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甚麼都是冷酷,便流爲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10、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人自己是不肯動彈的。《娜拉走後怎樣》一九二六年。

11、羣衆,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看剝羊,彷彿頗爲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後走不幾步,他們並這一點也就忘了。《娜拉走後怎樣》一九二六年。

12、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於舊狀況那麼心平氣和,於較新的機運就這麼疾首蹙額;於已成之局那麼委曲求全;於初興之事就這麼求全責備?《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13、誰說中國人不善於改變呢?每一新的事物進來,起初雖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會改變。不過並非將自己變得合於新事物,乃是將新事物變得合於自己而已。《補白》一九二五年。

14、我有時也偶爾去看看學校的運動會。這種競爭,本來不像兩敵國的開戰,挾有仇隙的,然而也會因了競爭而罵,或者竟打起來。但這些事又作別論。競走的時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個人一到決勝點,其餘的便鬆懈了,有幾個還至於失了跑完預定的圈數的勇氣,中途擠入看客的羣集中;或者佯爲跌倒,使紅十字隊用擔架將他擡走。假若偶有雖然落後,卻盡跑、盡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爲他太不聰明,“不恥最後”的緣故罷。

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恥最後”的人的民族,無論什麼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15、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爲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