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三篇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8K 次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三篇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三篇

導語:看過這部電影以後,感觸很大,一是戰爭真的很殘忍,二是瑞恩最終能夠獲救就是因爲上尉的執行力強,三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所承受的痛苦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三篇

篇一:

觀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後,驚歎於斯皮爾博格深厚導演功力的同時,一些東西似乎壓在心頭,用一個誇張些的句子來說就是——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紅色電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記得小時候,一些電影,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厭的。更後來些,有了大決戰系列,更是讓人大呼過癮。同時,一種非常不好的觀念也油然而生,記得高中時,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說,“真希望現在有場戰爭,那樣咱可以大展拳腳”當時大家也隨聲附和。在我們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有領導人的英名決策,有戰士們的奮勇殺敵,有敵人的狼狽不堪,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們最困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遊刃有餘的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們的電影中至少缺乏了一個戰爭中必有的元素——殘酷。

從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歷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當絕對的主角。在經典的古典戰爭名著三國演義中,如果從另一種層面考慮,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說。在主人公們談笑間牆壚灰飛湮滅的同時,是千萬生靈的塗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六出祁山……哪一場不是數萬甚至十萬的死亡。記得有一段,諸葛亮把司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燒,我相信諸葛的腸胃應該是很好,因爲這根本就是一個人間的修羅場。在我們的古典文學中,從來沒有一部是以一個士兵的角度來描寫一場戰爭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經有過兩次,戰士臨死時痛苦的喊着“媽媽!”,這大概是整部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鏡頭,在一個正常人臨死時,想到的一定會是自己最親的人。當然英雄在臨死時總會喊出些偉大的口號的,如勇敢的心中,華勒斯被行刑前那聲雄壯的“FREEDOM”。在我們的電影中,每一個戰士都是英雄,因爲他們臨死時都會喊着“爲了新中國,爲了共產主義……”。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有着本質的差別,西方人從很早時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們心中人的生命、權利、財產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出現最多的大概是服從了,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忠、孝、仁、義,所有這些都是對別人的,自我這個概念,在傳統文化中,是被摒棄的。 有了這種文化傳統,我想就不難解釋,電影中爲了什麼,什麼獻出生命言語了。

西方戰爭電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連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電影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拯還是兄,其實是一種羣像的塑造,他們是從不同的士兵的角度來反映這場戰爭,這些人人中有心腸軟弱,膽小萎縮的新兵,有經驗豐富,視殺人如家常便飯的老兵。無疑,這種手法使得兩部影視,對於戰爭的描寫有了種立體式的洞察。在我們的大決戰中,我們只看到了領導者的決勝千里,深謀遠慮,與士兵同甘共苦,而戰士們也都是一樣的英勇無畏,最多也只能算是兩個層面吧。

總言之,我們的戰爭電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起着政治宣傳的作用,而美國戰爭片,則在揭示真實戰爭方面把我們遠遠甩在了後面。隨着國內的電影商業化逐漸普及,也許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兩種電影被觀衆接受的程度了。

篇二: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紅色電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記得小時候,一些電影,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厭的[]。更後來些,有了《大決戰》系列,更是讓人大呼過癮。同時,一種非常不好的觀念也油然而生,記得高中時,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說,“真希望現在有場戰爭,那樣咱可以大展拳腳”當時大家也隨聲附和。在我們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有領導人的英名決策,有戰士們的奮勇殺敵,有敵人的狼狽不堪,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們最困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遊刃有餘的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們的電影中至少缺乏了一個戰爭中必有的元素——殘酷。

從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歷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當絕對的主角。在經典的古典戰爭名著《三國演義》中,如果從另一種層面考慮,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說。在主人公們談笑間牆壚灰飛湮滅的同時,是千萬生靈的塗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六出祁山……哪一場不是數萬甚至十萬的死亡。記得有一段,諸葛亮把司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燒,我相信諸葛的腸胃應該是很好,因爲這根本就是一個人間的修羅場。在我們的古典文學中,從來沒有一部是以一個士兵的角度來描寫一場戰爭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經有過兩次,戰士臨死時痛苦的喊着“媽媽!”,這大概是整部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鏡頭,在一個正常人臨死時,想到的一定會是自己最親的人。當然英雄在臨死時總會喊出些偉大的口號的,如《勇敢的心》中,華勒斯被行刑前那聲雄壯的“FREEDOM”。在我們的電影中,每一個戰士都是英雄,因爲他們臨死時都會喊着“爲了新中國,爲了共產主義……”。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有着本質的差別,西方人從很早時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們心中人的生命、權利、財產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出現最多的大概是服從了,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忠、孝、仁、義,所有這些都是對別人的,自我這個概念,在傳統文化中,是被摒棄的。 有了這種文化傳統,我想就不難解釋,電影中爲了什麼,什麼獻出生命言語了。

篇三:

戰爭總使人聯想到史詩,史詩十有八九會描寫戰爭。

二戰是人類歷史到目前爲止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首宏大史詩,而諾曼底登陸,則是這詩章中堪可與《伊利亞特》相比肩的段落。

對這一段落人們有理由念念不忘,透過它我們還能觸摸到往日熾烈的氣息,藉以使浸淫於安寧中麻木許久的神經恢復激烈的搏動。但那千帆競進、萬炮齊鳴的恢宏場面畢竟沒有太大意義,畢竟震懾人心的永遠是阿喀琉斯和帕里斯們而非特洛伊木馬或是戰船。

電影被選擇重現史詩是明智之舉,只是終成史詩的又有幾部?

作爲“二戰片質量保證”的斯皮爾伯格導演顯然深諳其中玄機。所以他老人家雖然大把大把銀子燒着,一茬一茬特技使着,一片一片血漿潑着,在電影最該出彩的地方絲毫沒落窠臼。全片169分鐘跨度雖大,但他沒浪費一分一秒,抓住時機,三兩個鏡頭換位,幾句活靈活現的對白,一個不經意間的手勢,一曲經典的戰爭絕唱一氣呵成。觀影中,心緒先是從肅穆的諾曼底美軍公墓陡然轉到人間地獄--奧馬哈灘頭,經歷一番痛苦煎熬後降臨畫一般的諾曼底小鎮和原野,幾多生死流轉好不容易定格在瑞梅爾的廢墟中,靈魂得到昇華瞬間再重回故地。故事結束時就彷彿戰爭結束,如釋重負卻又有一絲難言的悵惘,不合實際的念頭不復存在,“一個和八個”的命運傳奇卻常駐心間。抓住了人心並讓人無暇打哈欠的電影絕不多見,無怪乎有人說《拯救大兵瑞恩》後除了斯皮爾伯格自己無人再敢拍二戰,誠哉斯言!

只因戰爭乃是人的戰爭,戰爭電影也是人的電影。大師讀懂了這一點,所以他的電影是活的史詩;庸才沒明白過來,於是就只能套在“搖晃機位”和“武器裝備”上瞎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