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我在故宮修文物》作文素材大全

《我在故宮修文物》作文素材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我在故宮修文物》作文素材大全

《我在故宮修文物》作文素材大全

導語: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我在故宮修文物》作文素材,歡迎閱讀。

《我在故宮修文物》作文素材大全

篇一:

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

故事總要有個開頭,文章總要有個開始,但若到了不知如何言語之時,棄就棄了,何故那麼世俗。

王津老師看着相隔一層玻璃的鐘表,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比面對那件珍貴的維多利亞懷錶的淡然,更讓人心折服,那一件件珍貴的古董鐘錶,跟大多數的古董一樣,在修復之前他們就被安放在故宮最黑暗、破舊的倉庫裏,任由歲月腐蝕,當他們落入這羣匠人手裏,猶如馬遇伯樂,玉遇卞和,他們的價值才真正被開發出來,王津老師熟悉那一件件修復過的鐘表,不僅看見過他們奢華的外表,還研究過裏邊最複雜精緻的工藝,修復一件物品的難度並不比創作他簡單,所謂的修復過程,更多的是一種瞭解的過程,那種跨越時空和古人對話的感覺,使他們感嘆前人多能之時,又附帶着對歲月的敬畏,就是這份對傳統的敬重之情,漸漸的使他們懂得了細心、耐心、責任心。

然而那一件件經手過的物件,現在卻又那麼的陌生,和那塊維多利亞懷錶一樣陌生,擺放在展櫃中的他們,世人在讚美他們精美的同時又給他們定義了一個世俗之價,這份陌生更多來自於對他們價值的理解,對這羣平和的修理匠來說,當手中的物件完成修復之後,那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遠遠要比物件本身的世俗價值高的多,就像那件黃花梨大櫃子,世人也許更在意的是他的用料是珍貴的四大名木,他的使用者是乾隆的生母,而無人關心製作櫃子上精美雲龍紋的工匠會是誰,像這羣故宮師傅一樣,當完成製作的一瞬間,木匠已經明白櫃子已經不再是自己一雕一刻的朽木了,他的價值將被更多的人賦予,但不管櫃子的價值高低,那份造物的成就會一直跟隨木匠一生,這纔是來自於古代匠人的精神傳承,既熟悉又陌生。

天育萬物,龍生九子,人對“格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字畫,一些人看到了歷史、一些人看到了技藝、一些人看到了情懷、一些人看到了名利等等,物件本身的價值,是人內心塑造出來的,雖不說是一面鏡子,但也能反映出其身的一些人生價值,若放以前,我定論出個孰是孰非,但現在我只想借蘇東坡的一句話“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篇二:

只有3集,完全不夠啊。

曾在故宮的神武門展廳,參觀過故宮文物修復展覽。這次通過紀錄片,更詳細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認識諸位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專家,倍感親切。正是有了這些樣貌普通,猶如掃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於寂寞,苦心技藝,才能使千年的中國燦爛文明,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才能讓後世子孫,有幸能瞻仰古人的傑作。

文物修復,惠及萬代;殘破腐壞,改頭換面;巧奪天工,舊貌新顏;精絕技藝,代代相傳。

文物修復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除了技藝之外,此紀錄片重點是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身處深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日復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寬鬆的工作氛圍,以及故宮修復技藝傳承有序的堅守。整個紀錄片,生動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復技術人員們沿襲師徒傳承製度,工作上嚴謹認真,也可以看到他們閒暇時,種花植樹,養鳥鬥貓,歡鬧地打杏接杏,收穫果實。

這羣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牆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很喜歡古畫修復的組長楊澤華,工作休息時,彈着吉他,貌似和故宮、古畫以及他的工作性質並不協調,但卻感到了他的特立獨行和個性。當古畫修復完成之後,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給人介紹畫中人物,那個像趙本山,那處曾經被一個技術拙劣的前人修補過,發現了畫中的小祕密……那份得色和驕傲,溢於言表,個性分明而可愛;喜歡第三集的一段真實記錄,裱畫的老專家,在裝裱完工後,對不完美處的遺憾;喜歡木器組屈峯組長有關格物的那段話,喜歡他在遼金代觀音木雕像修復完成後,讓旁人尋找修復痕跡時,那份可愛的炫耀;當觀音像被搬走時,全體木器組的人們站在門口,依依不捨送別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感動漆器組的年輕的小閔組長和夥伴們,忍受大漆的味道和過敏,堅守着最傳統的技法。讚歎之前殘破不堪的古瑟,舊貌換了新顏之後的驚豔;絲織品組的陳楊組長,爲了職業使命,忍受枯燥,自己親手緙絲,令人稱道。

因爲故宮禁菸,有煙癮的王有亮老師傅,坐在乾隆生母寢宮壽康宮的炕上,審視、檢查剛就位的紫檀大櫃,然後畫風一變,忙騎着車,跑到故宮院外抽菸過癮。

還有鐘錶修復組、鑲嵌組、青銅組、瓷器組等等,普通、默默無聞而又身懷絕技的專家們,他們擔當着承上啓下的重任,每天觸摸歷史,是一羣令人羨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們。

當然,在紀錄片中也暴露出故宮管理的嚴重不足[]。看到修復辦公室裏工作場地的雜亂,就體現了中國人的粗糙和不講究,和管理的落後。工作室裏沒有專業的修復臺,真擔心誰走路不小心,掛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損壞。辦公室裏沒有恆溫恆溼裝備,沒有專業冷光照明,這些溫度溼度自然光對紙張、絲織物都是嚴重損害;尤其看到歷經千年的遼金木雕觀音像,在精心修復完工後,放在一個鐵架子推車上,沒遮沒擋,由一幫非專業的搬運工,送去慈寧宮的雕塑館。當時真想穿過屏幕,來到現場,最起碼,在捆紮繩帶底下墊塊海綿,哪怕一疊厚紙呢,也不能繩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擔心在故宮坑窪的路上,一個顛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壞,或者,綁紮的繩子、帶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宮裏面,文物的運送,不應該有修復組專業人員隨行嗎?

還有,織物組的美女們在清理珍貴屏風時,邊幹邊笑,其樂融融。但你們是不是應該戴上口罩呀,飛沫裏的蛋白質和有機物,落到絲繡品上,容易滋生黴斑,也容易產生蟲蝕吧。

看來,故宮的技術管理還是遠遠不夠。真希望他們夠吸取損壞宋代哥窯盤子的教訓,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歷經千年倖存下來的文物,在我們這代損壞。

篇三: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絡,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着清風,看着樓下疾步的人羣,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着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爲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爲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衆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衆耳朵裏時,李健又重新爲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身爲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項目,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項目做成了。

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着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着“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纔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