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星際穿越》觀後感大全

《星際穿越》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星際穿越》觀後感大全

《星際穿越》觀後感大全

導語:似乎是爲劉慈欣的《三體》在2015年席捲一系列國際獎項作鋪墊,2014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可謂真正帶起了一股全球硬科幻熱潮。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星際穿越》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星際穿越》觀後感大全

篇一:

2014年年底依舊是電影賀歲,不同的是今年引發熱議的不是名導演與名演員,愛情片與溫情路,而是科幻片氣勢洶洶,原本被視爲"偶爾幻想"的科幻片,竟因前沿的物理理論做支撐,引發一波科普熱。

這廂呂克貝鬆的《超體》剛下線,對大腦智力開發的探討還未落幕,諾蘭的硬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就帶着相對論與萬有引力,將電影提升到宇宙的衝擊力上,還特邀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加盟,只爲科幻的更"真實"。

硬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的科學精神

曾經拍攝過《記憶碎片》《記憶迷局》《盜夢空間》等令人"腦洞大開"電影的英國導演與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一貫的作風就是紮實的理論功底與縝密的思維邏輯。在《盜夢空間》裏,他把弗洛伊德關於夢的解析帶入現實層面,將真實夢境與半夢半醒之間的關係在縝密的敘事與完美的畫面呈現裏,讓人沉醉不已。如今,他又聯手自己的編劇弟弟喬納森·諾蘭,邀請蒂芬·霍金的好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加盟,只爲把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打磨得更真實。

電影講述的是,未來,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無法生存的威脅。名爲"拉撒路"的人類拯救計劃正在實施,宇航員庫珀、物理學家艾米莉等被選中前往宇宙尋找新"地球"。在此之前,已有一波科學家被送往太空……途中他們將穿越蟲洞、黑洞、感受到黑洞潮汐力、時空扭曲,當庫珀穿越時空醒來,發現自己的女兒墨菲最終拯救了地球,將人們帶到了木星……

如此大量的前沿物理學理論,着實被觀衆贊爲硬科幻電影。所謂硬科幻,其核心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以追求科學細節或準確爲特性,着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特邀加盟的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曾對理論蟲洞和時間旅行的潛在可能性做了令人驚奇的研究,在《黑洞與時間彎曲》第十四章"蟲洞與時間機器"裏,他提到一本科幻小說叫《contact》,女主角居然掉進黑洞然後時空穿越了,後來真被拍成電影《超時空接觸》。

針對電影中模擬的大量前沿物理學理論,人們紛紛吐槽,科普知識儲備不足,明顯感到費腦。

除卻理論,影片從拍攝技術和舞美都體現了過硬的實力。爲再造宇宙實景,諾蘭在攝影棚中打造冰川,以便讓演員置身實景,真實感受冰凍之寒冷。在洛杉磯原先打造《黑暗騎士》三部曲蝙蝠洞的地方,諾蘭製作了一個完全密閉的太空艙,靈感源自NASA設計。片中出現的三種飛船:徘徊者號、登陸號和耐力號,是團隊研究了國際空間站的紀錄片,並參觀了太空技術公司後製作的。

而最重磅的乃是其作爲電影史上最後一部使用70mm膠片拍攝的IMAX電影。諾蘭將IMAX攝影機綁在了一架小型飛機前方,這大膽的嘗試或許會對昂貴的設備使用造成一定的風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觀影效果着實震撼,"很遺憾的是不能觀看膠片IMAX版本,但觀看數字IMAX版本時,仍依稀看到膠片特有的顆粒感,特別是當蟲洞、黑洞、多維空間呈現在碩大的銀幕上時,宇宙的神奇與深邃非3D技術、電腦特技所能媲美。"一網友在微博上貼出了他的觀影感受。

"末日"情懷:無論你信仰什麼,愛是唯一的答案

美國好萊塢一向擅於把握觀衆心理,多數末日主題電影票房、口碑上佳,這些電影的廣泛流行有着深厚的社會背景,西方宗教觀念和文明循環論是最主要兩個方面。

"我們的地球曾經存在過高度文明,因爲各種原因(大洪水或其它災難)被毀滅。現今的文明是重新發展出來的,也會隨着災難的來臨而毀滅。"文明循環論在世界各地的民族和宗教中都有所反應,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末日情結"就帶有明顯的宗教意味。

此外,令人感到恐懼的還有人類社會的異化和墮落。

電影《2012》便以史前瑪雅人的末日預言作引題展開敘述,而全片的心理基礎卻是人類對當今世界自然環境的認識,當片中洪水、地震、海嘯、颶風、岩漿來襲,所有標誌着地球文明的建築物如豆腐一般被輕易地摧毀,人類的渺小和脆弱不言而喻。

末日電影以衝擊性的視覺呈現方式宣泄出人們平日被壓抑的慾望和焦慮,釋放現代社會與日俱增的恐懼,片中的超級英雄以超能力和人性對抗異形與災難,讓觀衆虛幻地獲得安全感和社會歸屬感,從而對自己的生存境遇進行反思。

有人稱《星際穿越》爲"難得的電影",不乏溫情感動,不乏視覺衝擊,不乏科學探討,不乏哲學深思,也不乏戲劇性。"160分鐘的電影,稍眨眼,就會錯過精彩。"

更有人說,這勢必是一部偉大的科幻作品,它迴應了一個尖銳現實:人們渴望冒險與新奇,但最終也渴望着安慰。

當死亡來臨,諾蘭依舊拋出了一貫的"雄心壯志"。在聖經故事裏,上帝再現神蹟救活了"拉撒路"。而影片的結尾,那個原本有着壞名字的"墨菲"利用萬有引力拯救了人類,恐懼沒有成實。

就像過去那些偉大的太空史詩一樣,諾蘭的《星際穿越》將地球人生存的焦慮與雄心壯志求索向浩瀚星空,並稱那裏有"他"在幫助和關注着我們。

"他"是誰?

在宇航局研討會上,他們認爲"他"是進化的高靈,將蟲洞放在那裏,引領人類穿越時空去尋找"未來"。而影片最後,當庫珀掉落五維空間,發現時空平行存在任何一個地方時,他醒悟,原來"他"就是自己,"我不是用來改變歷史的,而是創造新歷史的。"最終,他利用萬有引力打出摩斯電碼,協助女兒墨菲完成了公式驗算,成功地拯救了人類。

電影迴應着人類亙古的主題——愛。當人類命運岌岌可危,人情悲歡顯得異常珍貴:父與子恩重如山,傳承有繼、父與女的信諾與守候、男與女的大愛與追隨,在浩瀚的宇宙和神祕的多維空間裏,人類儘管渺小,卻最終以引力,以愛的引力來穿越一切。

果殼科學吐槽記與中國的《三體》之殤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誕生於1902年的法國,由喬治·梅里愛拍攝的默片《月球旅行記》被認爲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片長14分鐘。跟現今發展成熟的科幻片相比,僅僅依靠其中運用了當時創新的動畫效果爲觀衆呈現了魔術般的"月球之旅",正是因爲這種"不真實"性,調動起觀衆對未知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那些超出當下人類正常行爲能力的畫面,逐漸發展成爲類型片的一個門類——科幻電影,科幻電影誕生之初的市場在於,部分觀衆愛上了觀看不真實,電影技術又能將這種不真實最大化地"真實化",充滿誘惑力[]。

看完《星際穿越》,彷彿人人患上"科普強迫症"。在社交網站上到處有網友吐槽腦儲備知識不夠,電影裏很多地方看不懂。

而果殼網這個自稱科學小助手的網站着實火了一把,關於《星際穿越》的吐槽貼滿了近日的頭條。

文章處處充滿娛樂性,"不妨逆流而上,在衆人紛紛爲《星際穿越》點贊時這樣寫:離《2001太空漫遊》還有幾萬光年的距離,即使諾蘭本人在科幻圈子裏,也排不上前三;最愛的還是《致命魔術》和《記憶碎片》,說到科幻,再好的科幻電影終究是形而下,有工夫看看伊薩克阿莫西的《基地》,實在不濟看看中國的《三體》……"

據說,《星際穿越》與中國最著名的小說《三體》驚人相似,原本《三體》的電影去年就立項,卻遲遲未拍。作者劉慈欣也很擔憂,據說版權已經幾經易手……有三體粉表示,如果從商業角度來說,《三體》格局更大,《星際穿越》只能算番外篇。

中國的《三體》怎麼拍?這部被稱爲中國第一科幻,許多網友對中國電影市場並不看好,集體發帖求"好萊塢製作"。上個月,"遊族影業"宣佈已獲得《三體》的改編權,CEO孔二狗表示,未來可能會"中美合拍"。

美國是一個由各種外來人口組成的國家,有着各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這樣一個國家中,誕生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的科幻電影導演和科幻電影編劇是不足爲奇的。雖然現在的中國科學技術也在迅速的發展,但幾千年積累下來的農耕文化, 使得幾千年來,"世界"對於很多中國人、中國知識分子來說也許只意味着一個狀態,中國文化的想象力依然被侷限在"中國"範疇內部的圖景之中。也正是這種想象力的缺失,導致了科幻電影在中國的缺失。

提及中國的科幻電影,就不能不提中國的科幻小說。雖然中國的科幻電影處於一個冷淡的階段,但中國的科幻小說幾十年來卻一直是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狀態。但由於大的人文環境,文化導向的影響,這些小說是很難進入到中國的這些導演的視野之內的。

篇二:

影片是以一種極其樸實的方式展開敘述的,最開始是幾位老人對着鏡頭回憶過往,如一部深沉的紀錄片,於是畫面跟着回溯到老人們的回憶中,漫天的黃沙、破舊的車子,鬱鬱蔥蔥的玉米田……然後,一架無人機掠過。

於是我們通過這些細枝末節的刻畫,瞭解到這個反智主義近未來,爲何反智?因爲「連飯都吃不上了,還要傾一國之力登月」——這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主人公庫珀,作爲一名前航天員,不得不退休回家種田。

諾蘭曾在一個訪談中提到,他希望藉由此片,重新燃起人們探索太空的熱情。

於是在似乎是被命運安排的一次異像的啓示下,庫珀被引向了這個世界不爲人知的祕密——一個名爲「拉撒路」的拯救計劃。計劃負責人告訴庫珀,地球已經危在旦夕,要麼出去尋找生路,要麼困在這裏等死。

庫珀說,我還有孩子。老頭告訴他,離開地球,才能救你的孩子。

不像以往太空題材的科幻電影,火箭升空倒數十秒時,影片沒有給出類似助推器點火,指揮室如臨大敵的場景,而是庫珀開着卡車離開家門,漸行漸遠。

他對女兒說,不要讓我就這麼離開。後視鏡中,家園慢慢縮小,最終變成一顆不可見的光點,宇航員心中帶着萬千思念,飛向了未知的空間。

這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調,勇氣,信念,以及愛。

篇三:

最近,我看了一部英語原版大片《星際穿越》。它講述了在人類的未來,地球上的環境十分惡劣,植物無法存活,人類無法生活。

在這危急關頭,主人公庫珀接受美國航天局的命令,帶着機器人和其他幾名宇航員到外星系考察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他們駕駛飛船,連接上了一個空間站,通過“蟲洞”來到了一個奇特的星系,這裏所有星球上的一個小時就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

他們脫離空間站,開着飛船來到了第一個星球。他們發現整個星球表面充滿了水,但只過了幾十分鐘就會有一個幾百米的大浪降臨。於是他們馬上撤離了這個星球而繼續前往下一個星球:以還休眠在那裏的曼恩博士的名字命名的星球。但到了那裏他們才發現這裏根本不適合人類生活,之前曼恩博士說“這裏很好”只是他的一個詭計。他這麼說是因爲他的飛船燃料已經不夠了,但他怕死,就想讓別人開飛船過來,趁機弄走飛船,開回地球。但是聰明的機器人沒有讓他的計劃得逞,曼恩博士的飛船發生了爆炸。

宇航員們和機器人決定前往埃德蒙多星,但由於飛船燃料有限,只能靠“蟲洞”的引力產生彈弓效應,使飛船彈射向埃德蒙多星。但飛船還是太重了,所以無奈之下庫珀只能把他和機器人乘的飛船駛入“蟲洞”。飛船着火了,庫珀被彈射了出來,無意中進入了一個五維空間,在這裏他看見了他女兒小時候的樣子。

他讓女兒手錶的指針振動成某種規律,女兒發現後馬上根據摩爾斯電碼知道了五維空間……

庫珀醒來後發現他已經來到了一家醫院,外表四十多歲其實一百二十多歲的他在八十多年後又一次緊緊抱住了自己九十多歲的女兒。

這一部電影讓我懂得,人類想要尋找其它星球作爲自己移居的目的地,機會十分渺茫。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地球纔是我們人類可依靠的家